清晨的陽光如利刃斜斜灑入車窗,在城市的公車裡投下一道道刺眼光斑。車廂內滿座,但一片靜默。人們低頭滑手機,或呆望窗外。這趟旅程不是通勤,而像是一場無聲的習慣性漂流——節奏如Andante,慢慢鋪陳,卻藏著不安的前奏。
忽然,一道清脆的呼喊如炸裂音符劃破靜謐:「我的包!我的包被偷了!」那女孩的聲音既急促又顫抖,如同樂章中的驟然強奏——一場動機出現,打亂所有旋律結構。
她指向車門邊的黑衣男子:「他拿了我的包!」訊息明確,危險在眼前,但全車的人像聽不見那個高音符號,Crescendo被硬生生掐掉。車廂內的反應令人寒心:有人略微抬頭,復又低頭;有人調高耳機音量,將世界屏蔽;有人乾脆轉頭,假裝未聞。女孩的求助猶如孤獨的旋律在空氣中打轉,無人願意接奏。
那黑衣男子站在門前,神情自若,嘴角甚至浮起一絲輕蔑——他不是逃,而是表演。門開的瞬間,他如滑音般溜出,句點在不協和中落下。
女孩呆站原地,手指仍指著門口。她的眼神微微顫動,無人回應。最終,她坐回座位,一滴淚水落在車廂冰冷的地板上,那不是悲傷,而是失望的靜音句點。
公車繼續前行,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之後的日子,人們繼續滑手機、工作、吃飯,但有些夜晚,那個聲音與眼神會悄然浮現——他們說服自己:「不是我的事。」
城市的不公與冷漠,不是由惡人主導的,而是由千萬個選擇沉默的人逐漸堆疊而成。真正令人心寒的,不是偷包者的笑容,而是整車人的靜默。
這個城市所需的,不是英雄,而是那一個敢於出聲的人。哪怕只是提醒、回望、或輕聲問候——都足以劃開寒霜,喚醒某個人心底尚存的溫度。
作者備註|田埂邊的敘事旋律
這是一篇用懸疑片節奏與樂曲結構寫成的敘事短文,每段皆對應一段音樂語法:開場鋪陳、主題驟響、和聲斷裂、尾奏警醒。希望讓讀者不只是讀見故事,更「聽見人性的失落與召喚」。哪怕你只是個搭車者,今天也可以成為一道小小的光。

因為我們的沉默而造成壞人的張狂
後記
那天之後,車廂裡的每個人似乎都回到了自己的生活。有人對此忘得一乾二淨,有人會在夜裡突然想起那個女孩無助的眼神,卻用「這不是我的事」安慰自己。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沉默並不僅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縱容。當每個人都選擇沉默時,傷害便能無聲地蔓延,甚至成為某種可怕的常態。
這個城市需要的,或許不是那些擁有力量的英雄,而是更多敢於打破沉默的人。哪怕只是一次提醒,一個眼神,一句關心,都足以成為微弱卻重要的光芒,照亮那片冰冷的車廂。
觀點
因為不公與冷漠的世界,不是由壞人造成的,而是由那些選擇袖手旁觀的人一點點累積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