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三寶是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若能以清淨心供養,不僅能放下內心的慳貪與執著,更能藉由恭敬供養來長養恭敬心、慈悲心與平等心,生生世世與三寶結清淨善緣,功德無量無邊。《佛說布施經》中提到,供養三寶可得五種殊勝利益:身相端莊、氣力增盛、壽命延長、快樂安穩、成就辯才。
以下這則發生在佛陀時代的公案,生動印證了供養三寶的功德,作為大家在學佛過程中的借鏡,跟學照做,成就屬於自身的功德福報。
有一位年幼失怙的長者子,生活困苦,全靠自己胼手胝足維生。一日,他聽聞若能至誠供養三寶,死後可往生忉利天,永離人間苦難。這個訊息讓他心生歡喜,便積極打聽供養所需費用。得知需要三十兩金時,他雖然一時難以籌措如此巨款,但想到自己此生境遇,仍決心不論如何艱辛都要完成這份供養。
他來到一位富有長者家,請求為其工作三年,只為換取三十兩金的酬勞。這位長者見他意志堅定,便應允了他的請求。這位長者子不僅品行端正,做事認真負責,還為長者賺取豐厚利潤,因此不到三年就得到了約定的酬勞。當主人詢問他用途時,長者子道出心願,富有長者聞言歡喜,表示願與他一同供養佛陀及僧眾。
供養之日恰逢城中節慶,許多人都準備了食物供僧。當僧眾到訪時,因已接受他人供養,只食用了少許齋點。長者子見狀悲傷落淚,以為自己三年心願將成空,便前往稟告佛陀。佛陀開示他說:「你已發心立願,縱使僧眾不食,願亦可成。何況僧眾已受用些許,你無需憂慮。」長者子聽聞此言,頓時煩惱消除,歡喜而歸。
此時,有五百商人來此經商,因鬧饑荒求食無門。有居民告知他們長者子家中可能還有剩餘的供僧食物。商人前來求助,長者子慈悲心生,願意與他們結緣。商人感激不已,每人欲贈送長者子一顆寶珠和一個銅盔。長者子心存疑慮,便去請示佛陀。佛陀告訴他:「此乃你發心的福報,可以接受,不必煩憂,將來必得生天果報。」
那位富有的長者因膝下只有一女,見長者子品行端正,樂善好施,便將女兒許配給他,並交付家業。如此,這位長者子竟成為舍衛城中最富有的人,娶得嬌妻。
此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四──長者子客作設會獲現報緣》。學佛修行欲解脫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必須具足福慧資糧。而供養三寶,正是積集福慧資糧的首要修持。此公案中長者子至誠供養的故事,不僅展現了供養的殊勝功德,更告訴我們──以清淨心行善積福,必能感得善果。願我們都能以此為鑑,在修行路上精進不懈,累積解脫所需的福慧資糧。
──────────────
✦除障祿位/超薦蓮位/護持薈供供品▸ https://bit.ly/3w8Yx3w
──────────────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