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業三福

含有「淨業三福」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淨空法師講述的《淨業三福講記》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一段經文。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講解修淨土的方法、理論、因果,就是講三樁事情 — — 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佛對我們懇切的告誡,所以我們必須遵守,發菩提心,真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Thumbnail
能念之心是始覺,所念的佛號是本覺;念佛就是歸依覺,就是歸依正,歸依淨。原來一句佛號,三歸依統統具足了;不但三歸依具足了,眾戒也具足了,菩提心也具足了。整個大乘佛法統統歸納到最後,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所以「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就是佛弟子尊師重道的信條,就是尊師重道、孝順父母具體的修行方法。
Thumbnail
淨空法師講述的《淨業三福講記》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一段經文。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講解修淨土的方法、理論、因果,就是講三樁事情 — 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佛對我們懇切的告誡,所以我們必須遵守,發菩提心,真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Thumbnail
淨空法師講述的《淨業三福講記》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一段經文。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講解修淨土的方法、理論、因果,就是講三樁事情 — — 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佛對我們懇切的告誡,所以我們必須遵守,發菩提心,真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Thumbnail
今生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會很難嗎?​說容易不容易!說難也不難!佛陀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開示往生淨土之法,當修淨業三福。 本文摘要 淨土三經是哪三部佛經?淨業三福的出處 何謂淨業三福? 如何實修淨業三福? 如何累積淨業三福中「勸進行者」的功德? 淨土是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是清淨功
Thumbnail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沒有恭敬就學不到東西,所以所學習的成果與恭敬心絕對是成正比例。世間人的劣根性太嚴重,恭敬心生不起來,對父母、尊長不知道恭敬,對善知識不知道恭敬,於是遇到善知識當面錯過,不知道向善知識求道、求學。由此可知,並不是阿彌陀佛不歡迎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對佛不恭敬,所以去不了。
Thumbnail
佛告訴阿難及韋提希, 凡生西方極樂國, 有九品人。分為上中下三個品位, 每個品位並各分上中下, 合共九品。此九品蓮花圖說, 以下文字是摘錄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第十五觀。 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
Thumbnail
佛告訴阿難及韋提希, 凡生西方極樂國, 有九品人。分為上中下三個品位, 每個品位並各分上中下, 合共九品。此九品蓮花圖說, 文字是摘錄自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第十四觀, 第十五觀, 及第十六觀。
Thumbnail
同歸向淨國,皆共成佛道。 —釋道綽撰 唐朝的道綽禪師(562-645)撰寫《安樂集》一書,上下二卷,是繼承龍樹菩薩,曇鸞大師之自力難行、他力易行的思想。道綽禪師把佛的教法分為聖道、凈土二門,指明聖道門非末法鈍根眾生所能悟證,有凈土門簡要易行,乘佛的本願力即能往生凈土。所以他一生宣揚凈土法門。
Thumbnail
命欲終時,佛自來迎。 —釋道綽撰 唐朝的道綽禪師(562-645)撰寫《安樂集》一書,上下二卷,是繼承龍樹菩薩,曇鸞大師之自力難行、他力易行的思想。道綽禪師把佛的教法分為聖道、凈土二門,指明聖道門非末法鈍根眾生所能悟證,有凈土門簡要易行,乘佛的本願力即能往生凈土。所以他一生宣揚凈土法門。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