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一起》:在旅行中重拾自我與生命的美好

《和自己一起》:在旅行中重拾自我與生命的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輩子,陪伴自己最久的就屬自己,但是你真的有《和自己一起》嗎?


記得單身時,總有大把的空閒時間可供消磨,但當時,只覺得無生活無趣,一心想往外求。或找人聊天,或找事來做,卻從沒有發現「自己」的存在。


然而,歷經多年的全職照顧生活,在孩子們陸續上學,當我再次擁有獨處機會時,我才驚覺「自己」的存在!也才真正感受到,和自己一起的美好!


在出門前,你會先和自己整隊嗎?《和自己一起》的作者李瑾倫會!


我從沒這樣想過,但這個概念,好像在某本書中看過。看風景時,記得叫上自己;吃好吃的東西時,也要叫上自己。對了,那應該是指我們的內在小孩!


李瑾倫,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傳達設計學系碩士,主修插畫,曾任美術及童書編輯,榮獲2023年德國IF設計獎以及2024日本Good Design Award獎。


她是一位熱愛動物,且熱衷於創作圖文書和文創商品的人。出版的作品包括《子兒,吐吐》、《怪叔叔》、《一位溫柔善良有錢的太太和她的100隻狗》、《寶寶喜歡吃》、《寶寶不想睡》以及《呼喚我的貓》等。


她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年一個人出國旅行,並沿途拜訪朋友。認為這樣的旅行,不但可以讓自己遠離熟悉的環境,更可以藉機讓自己沈澱。旅行期間給自己的功課,就是每天回到旅宿後畫一張圖。而《和自己一起》這本書,就是如此誕生的!


和自己一起》是本圖文書,裡頭穿插散文、詩、插畫,還有照片。在封面、封底和書中,最常出現的動物就是狗狗。 翻閱這本書的時候,小女兒也好奇地,跟著我一起閱讀。識字還不夠多的她,還把傑赫先生,唸成傑嚇先生。(笑)


作者在國外旅行期間,從一個家,移動到另一個家。不斷更換居住的房間,和不同的房東相處。這樣的旅行,好新奇、好特別,完全不同於一般的自由行和跟團的行程。


書中提到,她住在凱旋門就像自己家院子的地方、旅途中遇到的兩位天使、頂樓上的風景、十二世紀的小莊園...等等。每一張照片,每一張圖,每一個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感覺上,就是悠哉悠哉的,把生活的腳步放慢,四處觀察、作畫。只是安安靜靜的,專心的跟自己在待在一起!


原來作者認為,「畫圖也是一種休息的方式,邊畫邊想著這一天的發生,自我對話也是一種整理和療癒」。而旅行時,因為「和自己一起」, 所以也成了一場,動態式的自我追尋饗宴。


透過作者的視角,我們也能細膩的觀察旅途中的微小事物。在她眼中,不管是行李、巴黎鐵塔、石頭,甚至是家、耳朵,都是有生命的。


閱讀時,總感覺書中散發出一股悠閒、舒適、自在的氛圍。彷彿自己在進行一場心靈之旅,也學著更珍惜眼前的人、事、物。


讀畢後,赫然發現,原來,和自己一起,就是活在當下!


💕寫在最後


前陣子朋友出遊,旅途中在群組裡,跟大家分享,一路上遇到的人、事、物。雖然只是隔著手機,看著朋友簡短的文字和風景照,卻讓我擁有一種,好似跟著朋友一起去旅行般,那種溫暖和舒心的感受!


而《和自己一起》這本圖文書,給我的感覺,除此之外,還更多了一份,陪伴自己的貼心感。讓人能夠找到重新與自我對話,以及重新理解自己的方式。


然後,還想與大家分享,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當忘記方向的時候 
只要再次往前方凝視 
在眼角餘光中 
就可以找到那個最棒的自己 
那個永遠和你 
往相同方向前進的 自己 
相愛著 一起走著 
每次出發  都在一起 
和相愛的自己 在一起」


每天,我最喜歡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刻,就屬早上的閱讀時光,和睡前的泡澡時光。


早上的閱讀時光,能豐富我的心靈,讓我透過書本,展開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而睡前若能泡澡,則表示當天,我已經提早搞定了孩子們,那是對自己忙碌一天的犒賞。這些時光,就是我愛自己的時刻。


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跟著李瑾倫的書《和自己一起》,學會愛自己,直到世界末日!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5本

@大田出版



《和自己一起》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product.mchannles.com/3IwS8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avatar-img
塔妮雅的沙龍
164會員
243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塔妮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分享《治癒之書》的閱讀心得,從「社恐的自由」、「樹洞的喘息」和「懂事非美德」三個面向出發,闡述書中啟發人心的觀點,並推薦讀者閱讀此書療癒身心。
總覺得壓力山大,生活若能完全沒有壓力最好嗎?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那就錯了!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認為,人生如果真的完全沒有壓力,就糟糕了!因為,壓力有存在的必要,適度的壓力可以活化大腦功能,鍛鍊專注力並提高記憶力,是人生不可缺乏的刺激。
本書分享《治癒之書》的閱讀心得,從「社恐的自由」、「樹洞的喘息」和「懂事非美德」三個面向出發,闡述書中啟發人心的觀點,並推薦讀者閱讀此書療癒身心。
總覺得壓力山大,生活若能完全沒有壓力最好嗎?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那就錯了!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認為,人生如果真的完全沒有壓力,就糟糕了!因為,壓力有存在的必要,適度的壓力可以活化大腦功能,鍛鍊專注力並提高記憶力,是人生不可缺乏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