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小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濱海小徑〉

〈濱海小徑〉


【濱海小徑】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56.5 X 83 cm
年份:2003年後
NT$ 180000 X 0.8

香山海邊蹲伏著一列漁夫小屋,
尾端房間曾遭火災而廢棄不用,
右前方停憩著一艘木船,
那是前往海的方向。 

※ 形式:
空間粗分四層——
右前方木船、中下方小屋、中後方木麻黃,
以及掩映間通往村莊的小徑。
全張羅列各種物件,
卻於其間適當留白而不覺窒塞。


〈濱海小徑〉局部-小屋

〈濱海小徑〉局部-小屋

〈濱海小徑〉局部-木麻黃

〈濱海小徑〉局部-木麻黃

〈濱海小徑〉局部-木麻黃

〈濱海小徑〉局部-木麻黃

〈濱海小徑〉局部-小徑

〈濱海小徑〉局部-小徑

〈濱海小徑〉局部-小船、落款

〈濱海小徑〉局部-小船、落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汪聞賓 - 渰雲齋的沙龍
10會員
152內容數
2003年所創作的膠彩、水墨、素描。
2025/01/23
【龍洞潮騷】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56 X 83 cm 年份:2003年後 NT$ 180000 X 0.8 台灣東北角的龍洞, 撥開險峻的海岩, 便見一片闊然。 
Thumbnail
2025/01/23
【龍洞潮騷】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56 X 83 cm 年份:2003年後 NT$ 180000 X 0.8 台灣東北角的龍洞, 撥開險峻的海岩, 便見一片闊然。 
Thumbnail
2025/01/23
【海風】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41.5 X 62 cm 年份:2003年後 NT$ 100000 X 0.8 鄰近新竹香山的海邊, 一排被風拂亂的木麻黃, 緊依著通往海邊的小徑。
Thumbnail
2025/01/23
【海風】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41.5 X 62 cm 年份:2003年後 NT$ 100000 X 0.8 鄰近新竹香山的海邊, 一排被風拂亂的木麻黃, 緊依著通往海邊的小徑。
Thumbnail
2024/11/29
【香山薄夜】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70 X 180 cm 年份:2003年 如紗披襲的海灘, 駝著婆娑款擺的木麻林, 在微爍星點的淡紫夏暮中, 柔軟入眠。
Thumbnail
2024/11/29
【香山薄夜】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70 X 180 cm 年份:2003年 如紗披襲的海灘, 駝著婆娑款擺的木麻林, 在微爍星點的淡紫夏暮中, 柔軟入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基隆正濱漁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港灣,如今已經成為台灣北部極具代表性的海港景點。走在港邊,一陣陣鹹濕的海風撲面而來,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魚腥味,這是漁港特有的氣息。 在港口邊,一艘碩大的漁船靜靜地停泊著,船身塗著鮮豔的藍色與白色,象徵著大海的遼闊與純淨。紅色的字跡寫著船名,顯得格外醒目。船體上的斑駁
Thumbnail
基隆正濱漁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港灣,如今已經成為台灣北部極具代表性的海港景點。走在港邊,一陣陣鹹濕的海風撲面而來,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魚腥味,這是漁港特有的氣息。 在港口邊,一艘碩大的漁船靜靜地停泊著,船身塗著鮮豔的藍色與白色,象徵著大海的遼闊與純淨。紅色的字跡寫著船名,顯得格外醒目。船體上的斑駁
Thumbnail
【濱海小徑】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56.5 X 83 cm 年份:2003年後 NT$ 180000 X 0.8 香山海邊蹲伏著一列漁夫小屋, 尾端房間曾遭火災而廢棄不用, 右前方停憩著一艘木船, 那是前往海的方向。 
Thumbnail
【濱海小徑】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56.5 X 83 cm 年份:2003年後 NT$ 180000 X 0.8 香山海邊蹲伏著一列漁夫小屋, 尾端房間曾遭火災而廢棄不用, 右前方停憩著一艘木船, 那是前往海的方向。 
Thumbnail
【夏墅晨曦】 媒材:鳥之子紙設色 尺寸:90 X 180 cm 年份:2018/ 08/ 11 1995年左右, 浯江口在微微晨光的退潮時, 幾艘破船從中國沿海順著颱風漂來, 擱淺於潮水洄環間。
Thumbnail
【夏墅晨曦】 媒材:鳥之子紙設色 尺寸:90 X 180 cm 年份:2018/ 08/ 11 1995年左右, 浯江口在微微晨光的退潮時, 幾艘破船從中國沿海順著颱風漂來, 擱淺於潮水洄環間。
Thumbnail
*前言:紅毛港自原有小港後經荷蘭,日治等等幾變到最後只能移村時餘約1750戶;今保存一小塊地成立紅毛港文化園區。展示移置的房舍及有特色的柱樑生活文物等等。園區可近距離賞巨輪如何在引水人及小船推波助瀾調整角度停靠及進出港。紅毛港今稱第二港,主為貨櫃輪裝卸港,進出頻繁。 海水流轉紅毛港 殖民淘洗餘波漾
Thumbnail
*前言:紅毛港自原有小港後經荷蘭,日治等等幾變到最後只能移村時餘約1750戶;今保存一小塊地成立紅毛港文化園區。展示移置的房舍及有特色的柱樑生活文物等等。園區可近距離賞巨輪如何在引水人及小船推波助瀾調整角度停靠及進出港。紅毛港今稱第二港,主為貨櫃輪裝卸港,進出頻繁。 海水流轉紅毛港 殖民淘洗餘波漾
Thumbnail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海岸線旁盤根錯節的抽水管 本是無機物的塑膠管 像生命力旺盛的榕樹根般刺進島嶼的心臟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那座禿了頂的黃土高山 本該是郁郁蔥蔥的坡地上 像那得了皮膚病的可憐老狗一樣醜陋不堪 你說你認不出台灣 從那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霧霾
Thumbnail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海岸線旁盤根錯節的抽水管 本是無機物的塑膠管 像生命力旺盛的榕樹根般刺進島嶼的心臟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那座禿了頂的黃土高山 本該是郁郁蔥蔥的坡地上 像那得了皮膚病的可憐老狗一樣醜陋不堪 你說你認不出台灣 從那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霧霾
Thumbnail
鯨背:借指水面。 虹腰:虹的中部。泛指橋身。 婉轉:隨順變化。 樵蘇:打柴砍草的人。 病夫:多病之人,自嘲之語。 本文 鄭順聰先生有新作品,貼在他的面冊上,我看第一段,有一詞「ka-ia̍h」。真罕見,我小時候也未曾聽過,來寫一篇探討文章。 1.靠港食港 延伸閱讀:
Thumbnail
鯨背:借指水面。 虹腰:虹的中部。泛指橋身。 婉轉:隨順變化。 樵蘇:打柴砍草的人。 病夫:多病之人,自嘲之語。 本文 鄭順聰先生有新作品,貼在他的面冊上,我看第一段,有一詞「ka-ia̍h」。真罕見,我小時候也未曾聽過,來寫一篇探討文章。 1.靠港食港 延伸閱讀:
Thumbnail
賴於彩色屋的浪漫風情,正濱漁港近年的名聲鵲起,彷彿提到正濱漁港,代表符號就是彩色屋。無可否認,彩色屋是正濱漁港現在最吸引人的資產,但正濱漁港留下的不只如此,也更深刻的多……
Thumbnail
賴於彩色屋的浪漫風情,正濱漁港近年的名聲鵲起,彷彿提到正濱漁港,代表符號就是彩色屋。無可否認,彩色屋是正濱漁港現在最吸引人的資產,但正濱漁港留下的不只如此,也更深刻的多……
Thumbnail
基隆「正濱漁港」曾經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大港,現在的漁港雖沒落了,卻有地方的文化工作室與在地商家結盟,聯合以藝術創生的方式,讓地方文化慢慢地轉型。 深耕於基隆的在地文化團隊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沿著海港邊建築了一座無牆無邊界、地域型的永晝海濱美術館,今年以"那些漁港人們的日常故事".....
Thumbnail
基隆「正濱漁港」曾經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大港,現在的漁港雖沒落了,卻有地方的文化工作室與在地商家結盟,聯合以藝術創生的方式,讓地方文化慢慢地轉型。 深耕於基隆的在地文化團隊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沿著海港邊建築了一座無牆無邊界、地域型的永晝海濱美術館,今年以"那些漁港人們的日常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