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哪些朋友常跟你在一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看到一則報導指出,我們是與自己相處時間最多的五個朋友的平均值。

    什麼的平均值?我們的財富,成就水平,價值觀、興趣喜好、性格……等等。

    其實這個研究只是普通常識的包裝,自古以來,老祖宗不就跟我我們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過,看到報導,也趁著整理過去一年的行事曆與資料,準備歸檔以迎接新的一年時,順便看了一下過去一年常常一起出遊、一起聚會聊天的朋友,大家的個性真的差不多吔!

    朋友們都是專業工作者,沒有靠爸靠媽靠祖先遺產的人,都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在職場上一步一步往前行,然後直到現在大伙都將屆退休年齡。

    每個人都很低調簡樸,不會訴說自己在職場的豐功偉業,更有趣的是,幾乎每個人退休後都為社會公益在忙,不是投入基金會,協會等團體,不然就是擔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繼續以自己的專業貢獻社會。

    或許在職場認真慣了,現在連出去旅行也都會事先作功課,不是辦相關的讀書會,不然就是先請專家來場小型的座談。旅行當中除了要有知性的學習之外,也要求盡量走路,畢竟大家也都體會到,到了這把年紀,能走路就是福氣。

    隨遇而安也是我們這群朋友的共同特徵,在旅行 與活動過程中,沒有人會抱怨或挑剔行程中不順遂之處,彼此相處比物質享受重要多了,我想也是大家都能體會與珍惜彼此可以健健康康開開心心一起活動的緣分。

    其實除了跟朋友相處要開開心心之外,也要提醒自己跟家人相處也要當個隨和慈祥的長輩,開口就一定要說好話,即便晚輩有些我們看不順眼的習慣,一定要忍住、絕對不要批評。

    快過年了,不管過去一年過得如何,在歲末年終之際,請嶄露笑容,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刻。

 

友誼的本質與條件

 

    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

                                       -溈山老人

 

  有沒有好朋友相伴,在我們這一趟生命之旅是否美好,是關鍵性的決定因素,甚至於比我們的配偶與家人還要重要,有人說,家庭會傷人,因為家人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但是交多少朋友,與朋友的關係,是我們可以主動創造的。

  最近英國甚至有一個調查研究發現,年收入增加新台幣五萬元,可以提昇○.○○○七點的幸福感,而與好友相聚可以增加○.一六一點的幸福感,差二百三十倍。換句話說,靠著與好友相聚就可以達到收入增加一千一百萬同樣效果的幸福感。

  也記得曾經看過一則報導:據說有某家航空公司曾舉辦字數不拘的徵文比賽,題目是「去日本旅遊,怎樣最好玩?」想不到得到第一名的居然是個小學生,而他只寫了一句話:「跟好朋友去旅遊最好玩!」

  看來除了金錢比不上好朋友之外,連休閒旅遊少了朋友都要失色許多。

  那麼到底曾與我們接觸過的人,要達那些標準才能稱為朋友?要有多少交情才能晉級為好朋友?如果問一個人:「你有幾間房子?幾輛車子?」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不假思索立刻回答,但是若是問:「有多少朋友?有那些好朋友?」恐怕所有人都會沈默不語,難以回答了!

  我們每星期遇見的人,或與我們有所往來的客戶、同事…恐怕比古人一輩子所見過的人還多,但是這些人當中那些算得上是朋友呢?

  曾昭旭老師曾經描述過友情與愛情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他認為,朋友相聚一定要有事,要有個具有目的性的事,因為朋友乃屬因緣聚合,有事相聚,無事則散。至於情人之間相聚,就算無所事事、言不及義,也有意義存在,因為情人就是以相聚為最大目的。

  由此,而反觀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要交些工作同事,與往來客戶之外,能稱得上生活上的朋友,機會並不多。就算是你在以前學生時代擁有許多同甘共苦、披心瀝膽的好伙伴、死黨,依照曾昭旭因緣聚合定理,老實說,你有多少年沒有遇見過他們了,就算有,是不是一年半載才在西餐像一般客戶般,彼此《應酬》一番?

  年輕時候的我們,都很忙,為了生活、為了賺錢,在奔波、在應酬,沒有時間、心力去寂寞,去想到這些事情。因為生活上的朋友只有年紀愈大才愈顯得可貴,但是老朋友要在年輕時就認識,彼此一起成長,共享生活的點滴,才更顯得珍貴。

  不過也不能一昧只重老朋友而輕忽新的朋友。傅佩榮老師曾經有個評估標準。拿出紙筆,在左邊寫上最近這一年最常往來的朋友名單,列出排行榜前十位,然後在右邊,也就是名字後面標注這位朋友認識多少年了。如果整份名單沒有超過十年以上的朋友,表示自己喜新厭舊,無法長期與人交往;如果名單沒有最近三年內新認識的朋友,表示自己也許有點孤僻,把心門關上了。

  傅教授的建議是,最好的狀況,也許是以自己的年齡一半為標準,十位中有二、三位是超過這個年數,同時也有二、三位是最近三年內認識的,其他總數的一半就在這之間。他認為,這樣會有源遠流長之感,並且具備開創的契機。

  我自己對於與朋友之間的往來,有三種看法。

  第一,朋友乃屬因緣聚會,有事相聚,無事則散。

  因此,孔夫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雖然有點功利取向,但也多少點出,朋友相聚無事,難免流於酒肉朋友之譏。所以,如何創造出朋友相處之間的「事」,是現代繁忙人際往來、應酬寒喧之餘,必需思考的,或許這也是我習慣號召朋友一起參與一些公益團體,創造為理想而努力的機會。

  第二,直線關係與網狀關係。當我們認識一個朋友,久沒聯絡,很容易斷線而失去訊息(直線關係),但是若我們認識的是一群彼此都相互認識的朋友,就不會失去其中某些人的訊息(網狀關係)。在學生時代,同班同學彼此是網狀關係,社團伙伴也是網狀關係,可是進了社會呢?機會不多。這也或許我這些年在私人生活裏,也設法創造一些非正式團體的網絡,讓一群一群的好友不必耗費心力去維繫個別朋友間的往來。

  第三,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我覺得朋友是一輩子的,與其整天黏膩在一起,不如彼此留一些空間。相知相重、喜悅自在的友誼毋寧是比較「淡如水」的。

  前些年有一本暢銷書,談到我們必須要有八種朋友的類型,分別是推手、支柱、同好、伙伴、中介、開心果、開路者與導師。

  老實說,以這麼多面向的功能來期待朋友們,未免太沈重了,倒是有許多人認為在這複雜又高壓力的現實社會中,最好能交到三種職業的好朋友-律師、醫師與會計師,以便有任何疑難雜症,可以隨時求援。

  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彼此是不是能夠變成好朋友就看緣份,那能這麼工具性的去設計呢?心理學家黃光國老師卻這麼提醒,人際關係其實總含有工具性與情感性。完全純感情,現世難覓,完全純工具,別人也不可能如此被你利用,人與人之間總是混合著這兩種。不過工具與感情各有其行為規範,否則關係就不容易持久。例如「情感性」就著重要忠實,不能背叛,至於工具性則要求要信守承諾。

  我覺得隨著年齡愈大,自己對朋友的需求會明顯偏向情感性,而且從朋友晉升到好朋友的關鍵,就是彼此能分享自己內在感受和秘密。因此,有人說,若是一個人跟你聊了一小時,你們只能談天氣、談報章雜誌的八卦,那些事不關己的新聞,那麼你們就不可能變成朋友。

  因此,身居高位者或有錢有勢者很難交到真心的好朋友,因為自我防衛已成了他們的本能,怎麼可能跟其他人分享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或秘密呢?

  若沒有真心的好朋友,那麼有再多錢,再有權勢,恐怕也很難增進生命的幸福感。

  因此,我從來不會羨慕那些媒體所報導的成功者,因為他們失去的比真正能享有的更多。

  我很慶幸從年輕時就有一群彼此沒有工作上的利害關係的好朋友,一起為社會公益而付出,一起成長,當然,也適時不斷有新的朋友加進來,所謂老幹新枝。

  當身旁有這麼一群人可以一起在人生路上同行,一起老去,應該是很幸福的,這樣的幸福很確定,也很讓人安心。

raw-image

我們是與自己相處時間最多的五個朋友的平均值。 什麼的平均值?我們的財富,成就水平,價值觀、興趣喜好、性格……等等

 

avatar-img
7會員
7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妖怪及推理作家京極夏彥的幾本大部頭著作,如「魍魅之匣」、「姑獲鳥之夏」我很喜歡,推理故事中涵藏了大量有關宗教民俗及文化的知識,看了非常過癮。 原本以為學問淵博的他會很嚴肅,但是從他對學生的演講中,發現他其實是個很有趣的人。 他鼓勵學生盡量多多閱讀,而且最好什麼題材都看,有多少本書就有多少人生
 過年前通常是一年一度大掃除的時刻,以往只看重在清理平常不會特別去碰到的死角或閒置空間,但是這幾年「斷捨離」風潮盛行,大掃除就會加上將多餘的物品處理掉的任務。     但是要丟掉還好好的東西,總是心疼捨不得,使得大掃除成了一件耗費心神、令人逃避的事。     最近看到日本著名作家京極夏彥給學生的
今年2025年,台灣也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民眾已達百分之二十,而台灣新生兒的人數近幾年也年年創新低,連續三年,台灣每年死亡人口高於出生人口,而且這些數字無法改善,恐怕會持續數十年。 雖然十多年來,政府與民間都有「少子化」是國家安全問題的共識,但是想方設法地呼籲以及祭出各種福利措施,結果卻是
雖然騙子自古就有,但是挾著網路及通訊普及而來的新形態詐騙,二十來年前已經開始肆虐台灣。 早年政府及相關單位很消極被動,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實質的行動來防堵,直到這些年民怨四起,各種相關單位總算將詐騙防治視為重要工作項目,訂定各種措施防堵漏洞。 可惜的是,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詐騙手法不停在翻新,技巧
1995年6月25日是荒野保護協會舉行成立大會的日子,我雙胞胎女兒也在同年11月出生,因此,1995年成為我記憶各種重要生命事件的mile stone,應該也可以算是我個人生命歷程的節點,後來回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就以荒野成立前或荒野成立後來區分。 今年2025年,距1995年剛好滿30年,古人
近年來只要有朋友在聚會中消失,十之八九是假日須替代外傭照顧失能的父母。     其實這些有辦法請外傭的人還算幸運,據估算台灣每年有超過十三萬原本在職場工作的人,因為要照顧失能的家人而離開職場,而照顧者回到家,平均照顧的年數高達九點九年,將近十年,等到長輩過逝時,這些已離職多年的人通常沒有能
日本妖怪及推理作家京極夏彥的幾本大部頭著作,如「魍魅之匣」、「姑獲鳥之夏」我很喜歡,推理故事中涵藏了大量有關宗教民俗及文化的知識,看了非常過癮。 原本以為學問淵博的他會很嚴肅,但是從他對學生的演講中,發現他其實是個很有趣的人。 他鼓勵學生盡量多多閱讀,而且最好什麼題材都看,有多少本書就有多少人生
 過年前通常是一年一度大掃除的時刻,以往只看重在清理平常不會特別去碰到的死角或閒置空間,但是這幾年「斷捨離」風潮盛行,大掃除就會加上將多餘的物品處理掉的任務。     但是要丟掉還好好的東西,總是心疼捨不得,使得大掃除成了一件耗費心神、令人逃避的事。     最近看到日本著名作家京極夏彥給學生的
今年2025年,台灣也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民眾已達百分之二十,而台灣新生兒的人數近幾年也年年創新低,連續三年,台灣每年死亡人口高於出生人口,而且這些數字無法改善,恐怕會持續數十年。 雖然十多年來,政府與民間都有「少子化」是國家安全問題的共識,但是想方設法地呼籲以及祭出各種福利措施,結果卻是
雖然騙子自古就有,但是挾著網路及通訊普及而來的新形態詐騙,二十來年前已經開始肆虐台灣。 早年政府及相關單位很消極被動,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實質的行動來防堵,直到這些年民怨四起,各種相關單位總算將詐騙防治視為重要工作項目,訂定各種措施防堵漏洞。 可惜的是,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詐騙手法不停在翻新,技巧
1995年6月25日是荒野保護協會舉行成立大會的日子,我雙胞胎女兒也在同年11月出生,因此,1995年成為我記憶各種重要生命事件的mile stone,應該也可以算是我個人生命歷程的節點,後來回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就以荒野成立前或荒野成立後來區分。 今年2025年,距1995年剛好滿30年,古人
近年來只要有朋友在聚會中消失,十之八九是假日須替代外傭照顧失能的父母。     其實這些有辦法請外傭的人還算幸運,據估算台灣每年有超過十三萬原本在職場工作的人,因為要照顧失能的家人而離開職場,而照顧者回到家,平均照顧的年數高達九點九年,將近十年,等到長輩過逝時,這些已離職多年的人通常沒有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筆者有些朋友,可能認識也有10年以上,有好些群體裡的朋友更是以15、20年了。而這些群體,當然也不是沒見面或者人數龐大的,其實很多反而是人數不多,都很親密的。 很親密的,曾經是......
Thumbnail
好友多久聯絡一次呢?有人說每周至少一次,有人說半年一次也無仿,也有人說久了但了就算了,代表緣分盡了。如果500天只連絡一次,能繼續保持友誼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只要有接觸社會,多多少少都會交到朋友,只是數量多寡而已,若以曲線圖來看,以幼兒園為起點,歷經求學階段,曲線會一直往上增加,出社會工作那些年達到顛峰,然後隨著退休年齡的到來開始急速遞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職場友誼與普通友誼的差異,強調在人際關係中的邊界與信任的重要性。在職場中,友誼需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利益衝突和過度分享私事,以維持專業性和工作效率。
時間距離非常的久 9位社團的大小夥伴 終於要見面了 當然是開心到不行 只是過程中 我發現大家的落差 有些人還是單純美好容易滿足 有些人是一針見血的談話搞笑 有些人依然堅持他自己的形象 只是太太總是私下告訴我們 根本不是這樣~哈 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係 的確會有區域性的影響 冷
Thumbnail
  全世界76億人之中,有多少人我們稱得上朋友?你會說這76億人之中,真正跟我輩子有交集的可能不到760人(千萬分之1),那就算在生活有交集,每天朝夕想處的求學階段,全班35人又有哪些人在當時成為朋友,甚至友誼持續到畢業後、出社會後呢?朋友是都變成臉友?還是朋友因為時間的考驗,生活逐漸沒了交
朋友的功能 之於安慰、陪伴、成長、包容 真的是很重要的角色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 長大後的友人越來越有限 留在生命裡的人數不如以前 或許也因為這樣的「有限」 可以看到更深沉的珍貴 還有一路跟著彼此扶持的人 謝謝會主動約我出來的朋友們 每次想到他們都會暖暖的心流過 這些隱形的牽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朋友之間的情感連結,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好奇。作者以自言自語的方式訴說著自己的心情,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和關心。
Thumbnail
結交朋友對於投資和許多其他事情都至關重要。單打獨鬥固然有其好處,但若過於孤立自己,可能會脫節市場,使目標越來越遠。朋友可以分享智慧、經驗和未來洞見,互相支持,並在我們需要時提供幫助。透過結交朋友,可以看到更寬廣、更豐富的世界。
Thumbnail
對於自己身邊充滿這麼多的善意與真誠,除了充滿感激,同時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當中,有好多人都讓我覺得,是那種很值得一直維持良好關係甚至應該多投入更多時間與之互動的才是,否則好可惜。不管他們是前同事啊、外部合作夥伴,或者單純是朋友的朋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筆者有些朋友,可能認識也有10年以上,有好些群體裡的朋友更是以15、20年了。而這些群體,當然也不是沒見面或者人數龐大的,其實很多反而是人數不多,都很親密的。 很親密的,曾經是......
Thumbnail
好友多久聯絡一次呢?有人說每周至少一次,有人說半年一次也無仿,也有人說久了但了就算了,代表緣分盡了。如果500天只連絡一次,能繼續保持友誼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只要有接觸社會,多多少少都會交到朋友,只是數量多寡而已,若以曲線圖來看,以幼兒園為起點,歷經求學階段,曲線會一直往上增加,出社會工作那些年達到顛峰,然後隨著退休年齡的到來開始急速遞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職場友誼與普通友誼的差異,強調在人際關係中的邊界與信任的重要性。在職場中,友誼需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利益衝突和過度分享私事,以維持專業性和工作效率。
時間距離非常的久 9位社團的大小夥伴 終於要見面了 當然是開心到不行 只是過程中 我發現大家的落差 有些人還是單純美好容易滿足 有些人是一針見血的談話搞笑 有些人依然堅持他自己的形象 只是太太總是私下告訴我們 根本不是這樣~哈 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係 的確會有區域性的影響 冷
Thumbnail
  全世界76億人之中,有多少人我們稱得上朋友?你會說這76億人之中,真正跟我輩子有交集的可能不到760人(千萬分之1),那就算在生活有交集,每天朝夕想處的求學階段,全班35人又有哪些人在當時成為朋友,甚至友誼持續到畢業後、出社會後呢?朋友是都變成臉友?還是朋友因為時間的考驗,生活逐漸沒了交
朋友的功能 之於安慰、陪伴、成長、包容 真的是很重要的角色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 長大後的友人越來越有限 留在生命裡的人數不如以前 或許也因為這樣的「有限」 可以看到更深沉的珍貴 還有一路跟著彼此扶持的人 謝謝會主動約我出來的朋友們 每次想到他們都會暖暖的心流過 這些隱形的牽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朋友之間的情感連結,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好奇。作者以自言自語的方式訴說著自己的心情,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和關心。
Thumbnail
結交朋友對於投資和許多其他事情都至關重要。單打獨鬥固然有其好處,但若過於孤立自己,可能會脫節市場,使目標越來越遠。朋友可以分享智慧、經驗和未來洞見,互相支持,並在我們需要時提供幫助。透過結交朋友,可以看到更寬廣、更豐富的世界。
Thumbnail
對於自己身邊充滿這麼多的善意與真誠,除了充滿感激,同時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當中,有好多人都讓我覺得,是那種很值得一直維持良好關係甚至應該多投入更多時間與之互動的才是,否則好可惜。不管他們是前同事啊、外部合作夥伴,或者單純是朋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