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職管筆記#44|你有聽過慢慢來比較快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年假前就服員就預告了等過年後比較有空時,要跟我討論如何不急著回應個案的問題,又能讓個案照著我們所想的方向做出自以為的決定,願意往這樣的方向行動。

其實訣竅很簡單。


慢回應、先連結

那天跟就服員A討論起我目前合作中的一位個案,就服員A說

「之前服務這位個案時,他對我們超不客氣的,常常語帶威脅說如果我們不服務他了,他就要去哪裡投訴」

「他跟你的互動有禮貌多了」

「他之前只想從事自己想要的那種工作,根本不會成功,你怎麼有辦法讓他接受其他工作選項?」

在就服員A的經驗中,服務議題存在緊張的服務關係、不合宜的互動、以及固著於不適切的職業期待。但同樣的議題如果來問問目前跟我一起合作服務這位個案的就服員B,應該會得到不一樣的體驗。

這位個案目前成功就業的關鍵在於我在服務中談出了他對職業期待的彈性,但比起分享「如何將固著的職業期待談出彈性來」,我最先跟就服員B分享的是與這位個案合作的兩個要領「慢回應、先連結」。

請就服員與我一起用同樣的服務節奏:

在個案拋出任何問題,看似在尋求一個解答或解決時,不急著回應問題給答案,而是緩一步,先給回饋及提問

在他拋出任何想法時,不急著給建議,同樣先給回饋及提問

當個案做出任何不利於就業的決定或行為時,都是如此,並且「不帶評價」。

這麼做容易嗎?

我只能說我們都經歷了刻意練習。


慢不是等待放棄

所謂的慢,以問題解決而言,拉長路徑跟對話的過程,不急著直接給答案,以服務關係而言,透由提問多一些對個案的理解,讓個案多一些被理解,建立連結與支持的服務關係,不至於走向劍拔弩張。反觀容易造成服務關係緊張的場面,往往看到的是服務提供者太急於立刻導正,希望立即解決問題,反而易讓服務對象感到不被理解與支持,需要戰鬥捍衛自己的權益。

然而多數的情況下,助人工作者確實容易陷入快速問題解決的情境中,特別是就服員夾在職場與服務對象雙方的衝突下,需要將狀況快速排除,讓個案回到工作的正軌上,職管員在為個案連結資源時,也會遭遇到類似的情境,以至於在團督個案研討提出狀況尋求策略時,常聽到這樣的回饋

「個案都不急了,你急什麼呢?」

「個案都不擔心了,你擔心什麼呢?」

「個案都無所謂了,你在意什麼呢?」

督導與夥伴會提醒我們要想想看主體是個案,當定義問題的關鍵因素在個案本身,督導會建議我們不要太快給策略、不要太快下處遇、不要太快連結資源、不要太快為個案做點什麼,建議等待個案行動,甚至會建議需要時暫停或結束服務。

「有的時候,不服務就是對個案最好的服務」

往往等待不到預期的行動,有些服務就因此邁向終止。

我常在想,在服務走到一翻兩瞪眼之前,應該還能做點什麼,應該還要再做點什麼,助人工作的專業應該是積極介入,而不是等待個案自行覺悟。所以除了那些「不要如何如何」的建議外,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呢?

我想還是可以回到建立連結。


結語

慢慢來真的比較快嗎?以結果而言真的有比較快!然而結果是服務更快有進展,或是更快邁向結束,端看你將力氣花在哪裡,花在建立連結,還是等待覺悟。

最後我想說的是,服務節奏因人而異,這個因「人」而異,是繞著服務人員轉,還是以個案為中心,需要不斷地覺察。在我看來這是職管員很重要的功課,為了啟動一段有效的服務,一方面要了解個案的特質、本能需求、決策模式以及所處生態的影響,一方面還需要洞悉職重服務其他工作者的特質偏好、價值觀與服務節;覺察並從中作爲潤滑劑或促進劑調節服務節奏,讓服務盡可能以案主為中心。

回到最開始就服員想問的問題「如何不急著回應個案的問題,又能讓個案照著我們所想的方向做出自以為的決定,願意往這樣的方向行動。」

我想看到這裡,聰明的你應該知道重點在於連結了吧!沒錯,除了前面提到的連結,我們也在跟個案討論的同時,將我們的建議與想法與他創造連結。想知道我們如何是創造連結嗎?你又是如何創造與個案的連結呢?

我是小職管,我還在陪伴就業的路上,如果你有與個案建立連結的好方法,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職管@職重宇宙
17會員
52內容數
小職管的實務工作反思與隨筆,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願我們能溫柔以對。
2025/04/23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職重服務中的角色與成就感,說明職管員透過建立良好關係,驅動服務對象積極參與就業服務,並與就服員等其他服務人員合作,協助服務對象順利就業。職管員雖然鮮少被服務對象銘記,但其對服務對象的職業重建具有關鍵作用,帶給職管員獨特的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職重服務中的角色與成就感,說明職管員透過建立良好關係,驅動服務對象積極參與就業服務,並與就服員等其他服務人員合作,協助服務對象順利就業。職管員雖然鮮少被服務對象銘記,但其對服務對象的職業重建具有關鍵作用,帶給職管員獨特的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4/14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資源連結時,如何考量個案需求、KPI、CP值與效率等面向,並以職評資源為例,說明職管員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最大化效益,滿足個案需求。文章也點出職管員與其他專業人員在CP值認知上的差異,強調職管員需清楚自身考量,以保障個案權益。
Thumbnail
2025/04/14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資源連結時,如何考量個案需求、KPI、CP值與效率等面向,並以職評資源為例,說明職管員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最大化效益,滿足個案需求。文章也點出職管員與其他專業人員在CP值認知上的差異,強調職管員需清楚自身考量,以保障個案權益。
Thumbnail
2024/09/09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身障者職業服務中可能拒絕合作的原因,包括期待落差、支持需求認知不清、對障礙身份的接受度以及過度保護等問題。透過實務案例,提供了促進家長合作的策略。文章最終呼籲瞭解家長和服務對象的困境,以更好地協助他們。
Thumbnail
2024/09/09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身障者職業服務中可能拒絕合作的原因,包括期待落差、支持需求認知不清、對障礙身份的接受度以及過度保護等問題。透過實務案例,提供了促進家長合作的策略。文章最終呼籲瞭解家長和服務對象的困境,以更好地協助他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關於一位帶有情緒與多項議題困擾的服務對象,在服務中我們花時間處理的不是情緒,而是別的。
Thumbnail
關於一位帶有情緒與多項議題困擾的服務對象,在服務中我們花時間處理的不是情緒,而是別的。
Thumbnail
第一個例子 前陣子,我看到有個心理師在臉書分享他收到一個私訊,內容如下: 「我兒子很沒禮貌,隨便插話、要人家幫忙也不懂得加上『請問』兩個字,你有什麼教法?我很急,盡快回覆。」 第二個例子 有個同時有在經營IG的podcaster分享他曾收到網友私訊他一個問題,還在文中明言寫要「期限內」回覆……
Thumbnail
第一個例子 前陣子,我看到有個心理師在臉書分享他收到一個私訊,內容如下: 「我兒子很沒禮貌,隨便插話、要人家幫忙也不懂得加上『請問』兩個字,你有什麼教法?我很急,盡快回覆。」 第二個例子 有個同時有在經營IG的podcaster分享他曾收到網友私訊他一個問題,還在文中明言寫要「期限內」回覆……
Thumbnail
「小職管」這個詞,是我在某一次想要轉介個案給某單位的就服員時深刻的感受,當時覺得真是「大機構」啊!在專業合作間,從原本被拒絕走到無條件接案,職管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小職管」這個詞,是我在某一次想要轉介個案給某單位的就服員時深刻的感受,當時覺得真是「大機構」啊!在專業合作間,從原本被拒絕走到無條件接案,職管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曾有個案在家長的強烈請託下,孩子帶著不情願的心情去工作,但後來卻從工作中體驗到了工作的好處和意義,最後居然也穩定就業了。所以真的是要試了才知道,然而「試試看的過程」就是一門藝術,步調太快會引起個案的反彈,太慢又會擔心沒辦法保持求職熱度,而失去就業動機。
Thumbnail
曾有個案在家長的強烈請託下,孩子帶著不情願的心情去工作,但後來卻從工作中體驗到了工作的好處和意義,最後居然也穩定就業了。所以真的是要試了才知道,然而「試試看的過程」就是一門藝術,步調太快會引起個案的反彈,太慢又會擔心沒辦法保持求職熱度,而失去就業動機。
Thumbnail
在對方不那麼友好的溝通氛圍中,如何給予積極回應呢?我的答案是,學會「四個換」 換口徑是指,對方問你的是 A 問題,但你偷換個概念,用另外的口徑來回應他。 換時間,就是為自己爭取機會,主動製造一個時間窗口。 換場合,不同場合有不同的人設,在私下的場合就比較好商量。 換角色,最好把問題拋給那些更專業的人
Thumbnail
在對方不那麼友好的溝通氛圍中,如何給予積極回應呢?我的答案是,學會「四個換」 換口徑是指,對方問你的是 A 問題,但你偷換個概念,用另外的口徑來回應他。 換時間,就是為自己爭取機會,主動製造一個時間窗口。 換場合,不同場合有不同的人設,在私下的場合就比較好商量。 換角色,最好把問題拋給那些更專業的人
Thumbnail
本集三個主要的議題探討 一、那些重複就業,又一直失敗的個案:是個案自己的問題 V.S. 還是專業人員的問題? 二、求職者自身要有工作動機很重要 V.S. 還是動機有賴於專業人員引導他促發? 三、顧客導向式的服務精神 V.S. 還是無愧於心、公私分明的服務關係?
Thumbnail
本集三個主要的議題探討 一、那些重複就業,又一直失敗的個案:是個案自己的問題 V.S. 還是專業人員的問題? 二、求職者自身要有工作動機很重要 V.S. 還是動機有賴於專業人員引導他促發? 三、顧客導向式的服務精神 V.S. 還是無愧於心、公私分明的服務關係?
Thumbnail
議題二、三: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能力? 這邊關於讀者關於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提問拆解成兩個議題,分別討論關於職管的服務本質及是否開案的角度:【職管服務的本質是甚麼】開案並非服務的起點、服務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否開案的角度】人有往好的方向改變的動機、能力的門檻相對較低、一些我在服務時使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議題二、三: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能力? 這邊關於讀者關於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提問拆解成兩個議題,分別討論關於職管的服務本質及是否開案的角度:【職管服務的本質是甚麼】開案並非服務的起點、服務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否開案的角度】人有往好的方向改變的動機、能力的門檻相對較低、一些我在服務時使用的小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