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付費限定
台灣中油的新能源挑戰:10GW地熱發電填補電動車損失?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40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麥斯產業前瞻分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xwell 陳世芳的麥斯創業服務
149會員
148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用來出版我的前瞻產業分析,目標讀者為企業主、中高階主管、證券投資人,以及關心產業發展與社會創新的朋友們。我的產業分析已經不受產業別限制了,只要是我覺得有價值的資訊,就會在這個專欄出版。具體來說,包括能源、電力、循環經濟、電動車、生物製藥、醫療器材、ESG、半導體、電子、電機、電力、分子免疫、AI。
Maxwell 陳世芳的麥斯創業服務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家提供能源市場和政策分析的組織,最近發布了《地熱能的未來》報告,預測到 2050 年全球地熱發電容量可能達到 800 GW。這一預測基於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IEA 的預測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技術進步:新技術如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和先進地熱系統(A
2025/04/09
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家提供能源市場和政策分析的組織,最近發布了《地熱能的未來》報告,預測到 2050 年全球地熱發電容量可能達到 800 GW。這一預測基於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IEA 的預測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技術進步:新技術如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和先進地熱系統(A
2025/04/02
前言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語音識別、圖像生成到自然語言處理等各種應用已逐步滲透至我們的日常生活。過去,這些高負載計算任務主要依賴數據中心或桌面級平台來實現,但由於用戶對隱私保護、低延遲以及離線運算的需求日益提高,將 AI 運算推向移動端成為了技術革新的必然趨勢。
本文探討的是一

2025/04/02
前言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語音識別、圖像生成到自然語言處理等各種應用已逐步滲透至我們的日常生活。過去,這些高負載計算任務主要依賴數據中心或桌面級平台來實現,但由於用戶對隱私保護、低延遲以及離線運算的需求日益提高,將 AI 運算推向移動端成為了技術革新的必然趨勢。
本文探討的是一

2025/03/26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演進與應用場景的逐步擴大,AI 系統在語言處理、圖像辨識、數據分析等方面展現了驚人的效能,並在眾多產業中引發深遠變革。然而,無論技術多麼先進,人工智慧依然存在不少固有局限,同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面臨著複雜的技術和市場挑戰。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探討:人類相對於 AI 的
2025/03/26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演進與應用場景的逐步擴大,AI 系統在語言處理、圖像辨識、數據分析等方面展現了驚人的效能,並在眾多產業中引發深遠變革。然而,無論技術多麼先進,人工智慧依然存在不少固有局限,同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面臨著複雜的技術和市場挑戰。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探討:人類相對於 AI 的
你可能也想看
















本文探討歐盟與中國電動車貿易的最新發展,從高關稅政策轉變為「價格承諾」機制,並分析此一變革背後的地緣政治與產業策略考量。文章並以作者親身經歷,闡述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崛起、其在歐洲市場的拓展策略與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趣聞,以及臺灣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與發展機會。

本文探討歐盟與中國電動車貿易的最新發展,從高關稅政策轉變為「價格承諾」機制,並分析此一變革背後的地緣政治與產業策略考量。文章並以作者親身經歷,闡述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崛起、其在歐洲市場的拓展策略與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趣聞,以及臺灣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與發展機會。

本文探討全球貿易、電動車產業及主要企業財報表現。重點包括美方對中國太陽能電池課徵高關稅,中國企業產能轉移,中美貿易脫鉤趨勢,全球電動車競爭激烈,中國電動車品牌崛起,以及多家企業財報表現與分析。

本文探討全球貿易、電動車產業及主要企業財報表現。重點包括美方對中國太陽能電池課徵高關稅,中國企業產能轉移,中美貿易脫鉤趨勢,全球電動車競爭激烈,中國電動車品牌崛起,以及多家企業財報表現與分析。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前言
全球能源市場正經歷劇烈變革,電動車的崛起、國際油氣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地緣政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前言
全球能源市場正經歷劇烈變革,電動車的崛起、國際油氣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地緣政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在當今社會,能源轉型正成為一個重要話題,尤其是隨著電動車的興起。許多人面對電動車仍有里程焦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電動車續航將會更穩定。在本文中,我們探討臺灣對於能源的需求預測,從電價上漲到企業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提出七類綠能開發投資的方向。
在當今社會,能源轉型正成為一個重要話題,尤其是隨著電動車的興起。許多人面對電動車仍有里程焦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電動車續航將會更穩定。在本文中,我們探討臺灣對於能源的需求預測,從電價上漲到企業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提出七類綠能開發投資的方向。

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在風起雲湧的快速發展中,但在高利率經濟放緩的同時,也出現了由特斯拉降價帶動的激烈價格戰,在不同的市場呈現了非常不同的格局。在最激烈群雄並起的中國市場,是特斯拉降價和補貼福利最積極的地方,因為中國的對手比歐美市場都強悍許多。

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在風起雲湧的快速發展中,但在高利率經濟放緩的同時,也出現了由特斯拉降價帶動的激烈價格戰,在不同的市場呈現了非常不同的格局。在最激烈群雄並起的中國市場,是特斯拉降價和補貼福利最積極的地方,因為中國的對手比歐美市場都強悍許多。

前言
曾經讀過〈世界金融史〉,印象中裡面有提到……
每一次的能源轉型,都表示了新能源技術市場的活絡。
2021年7月1日(IN)
電動車ETF掛牌,這一抱就是2年。
科技面:電動車勢在必行。
對這項科技產物的應用,市場有更加完善的配套,當然仍有待市場考驗。
2023年8月7日(OUT)

前言
曾經讀過〈世界金融史〉,印象中裡面有提到……
每一次的能源轉型,都表示了新能源技術市場的活絡。
2021年7月1日(IN)
電動車ETF掛牌,這一抱就是2年。
科技面:電動車勢在必行。
對這項科技產物的應用,市場有更加完善的配套,當然仍有待市場考驗。
2023年8月7日(OUT)

大綱:
1.研究目的
2.電價新聞觀察
3.電價漲,經濟部說明
4.中油台電虧損嚴重
5.電價真相
6.本次研究心得
這篇創作的時間是2022/08/07,現今已2023/07/30,市隔一年,台電跟中油的狀況真的有改善嗎?歡迎讀者閱讀後可以再做延伸思考。
研究目的
最近工業用電調漲,

大綱:
1.研究目的
2.電價新聞觀察
3.電價漲,經濟部說明
4.中油台電虧損嚴重
5.電價真相
6.本次研究心得
這篇創作的時間是2022/08/07,現今已2023/07/30,市隔一年,台電跟中油的狀況真的有改善嗎?歡迎讀者閱讀後可以再做延伸思考。
研究目的
最近工業用電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