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愛情中的非自己(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湯瑪莉

湯瑪莉

又來「問世間情是何物」了


我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對「問世間情是何物」這句話有種獨特的情懷。不知不覺,這個話題已經伴我多年,成為交流會、課程討論的核心之一。或許,對於一個太陽神經叢完全開放的我來說,這將是一輩子的探尋之旅:感情、情緒、情懷——這些看似無形,卻深深影響人類能量場的存在,有時對我而言無比重要,有時卻又遙不可及(全開放的中心就是這樣)。情字這條路上的起伏與碰撞讓我逐漸意識到,也許我人生中某條隱藏的支線任務,就是探索人類情感的運作機制。而當這個念頭不斷浮現,我開始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為何在面對緊張情境與正負面激情時,總是習慣性逃避。

如今,我們手中都有各種「人生智慧工具組合包」——無論是人類圖,還是各類結合科學、心理學與玄學的系統——都是在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它們讓我們意識到,情感是如何由內而外地投射,又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軌跡。當我們駐足於感情的場景,望著對面的那個誰,內心又何嘗不曾閃過這樣的疑問:他是命定的靈魂伴侶,還是旅途中短暫的過客?亦或,這一切只是宇宙大導演的一場愛情悲喜劇?

情感、愛戀這些深植於人類 DNA 的設計,究竟承載著什麼更深層的意義?它們是否帶著我們邁向某個特定的方向?在尋找答案之前,或許先讓我們回到起點,思考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喜歡上一個人」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喜歡」的運作機制


人類情感中「喜歡」的產生,往往交織著生物本能、社會需求與心理共鳴等多種因素。這種複雜的情感機制大致涵蓋以下幾個層面:

資源與歸屬

如果我們將生活情境拉回「原始部落」的脈絡場,就會發現「喜歡上一個人」這件事與資源的獲取和分配密切相關。在早期人類社會中,選擇伴侶不僅關乎個人生存,更影響整個群體的穩定。這不僅涉及物質層面(如食物、庇護),更關乎情感支持與社群關係的建立。透過「喜歡」特定對象,個體能夠在社群中尋求聯盟,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

即使到了現代社會,這種機制依舊潛藏在人際互動中。我們常常無意識地「情傾」那些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物質資源的人。這是一種深植於基因的生存策略,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人類「傾慕強者」的擇偶傾向。無論是對智慧、能力或社會地位的欣賞,都可能源自這種演化本能。因此,若想要讓對方喜歡你,首先要激發的,就是對方的安全感與歸屬感。


頻率共鳴

當兩人的互動進入個體性(Individuality)層次,「喜歡」會源於「個體性」頻率同步。Edgar Cayce 說:「我們在靈魂層面上被另一個人吸引,並不是因為那個人是我們獨特的補遺,而是因為透過與那個人在一起,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一種動力,使自己變得完整。」因此,當兩個人在酒酣耳熱的聚會中,在談話間發現彼此對生命的理解不謀而合,就會產生「價值觀共振」;談話時無意識地同步聲調與語速,甚至肢體語言也開始互相呼應時(彼此學習對方的姿勢),就會達到「表達節奏同步」;當一方感受到某種情緒時,另一方能夠立即感同身受,並自然地感覺到對方的感受時,就會產生「情緒波共振」。

研究發現:兩人產生高度共鳴時,他們的大腦活動甚至會出現同步現象。這種同步可能帶來一種難以形容的「靈魂契合」感,並且讓人忍不住心中閃過一絲疑惑:「咦?不是說沒有靈魂伴侶這種東西嗎?那麼對面這位會是什麼呢?」


生物電磁場

替代醫學領域提出「人體生物場(Biofield)」的概念,認為人類的電磁波動會影響健康與人際互動。換句話說,吸引力可能不僅來自外在條件或心理需求,也與彼此的「Aura 能量氣場」互動有關。這與動物透過費洛蒙傳遞訊息的本能類似。雖然因為成天滑手機的關係,人類對其相關的感知能力已經退化,但仍可能因此對某些人產生難以言喻的親近感或排斥感。例如,初次見面時的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可能正是人體生物場的外顯表現。

在人類圖的知識體系中,這種現象被稱為「電磁連結(Electro-magnetics)」。當一個人擁有某條通道(尤其是愛的通道)的一端閘門,而另一個人擁有另一端時,兩者相遇便會產生強烈的吸引或排斥。這也解釋了,為何吸引我們靠近某些人的因素,往往也是讓我們逃離某些人的原因。由此可知,「愛與恨」並非出於理性判斷,而大部分是來自身體能量場的感應。這就是「說不上原因,就是感覺對了」或「我就是不喜歡這個人」的神秘體驗。

raw-image


那麼,「愛」呢?


「喜歡」與「愛」常被混為一談,但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次元的產物。如果將「喜歡」比喻成二次元,那麼「愛」就是多維時空的生命體驗。

「喜歡」通常源於群體關係,我們會因為共同興趣、價值觀或相似的生活方式而與某人親近,這種情感帶來歸屬感與安全感。然而,它往往是可替代的——我們可以找到相似的新朋友、新夥伴,甚至是火辣的新戀人。這種情感像是多巴胺驅動的短暫火花,容易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一項研究指出,65% 的人會因環境變化而降低對一個人的喜歡程度

愛,則是另一回事。 它深植於「與一切合一」。當兩個人達到頻率共鳴,他們的情緒、思維,甚至神經活動都可能開始同步,形成一種不可取代的共鳴。這不只是相處融洽,而是一種量子糾纏般的深層連結,讓彼此成為對方生命中獨特的座標。

愛不只是一切的答案,愛還是一種人與人,甚至是人與萬物深層的「連結」。這種連結蘊含著各種互動模式,如支配、吸引、妥協——愛不只是個人內在的感受,而是在與他人、與世界的互動中展現出來。真正的愛,其實是超越個人層面的:例如愛人類、愛生命、愛存在本身。它是一種整體意識的融合。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或許很難完全體悟這種合一狀態——因為人生一瞬,實在短暫啊!因此,只有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並明白生命如何運作,才可能接近愛的真正樣貌,以及——愛還可以是什麼


raw-image

「愛情」的生成


由於電磁連結的作用,愛往往伴隨著吸引與排斥。這種互動來自於彼此的能量場(Aura)設計,並非自己能夠控制。然而,當我們那顆聰明無比的頭腦介入,試圖用邏輯理解這種吸引與排斥時,就會「生成」千古流傳、被歌頌的「愛情」

我們習慣說:「那兩個人是真愛」,但卻很少聽到「那兩個人是真愛情」。事實上,愛情與愛是不同的東西。愛情的本質,是「愛你越深,恨你越深」——你越愛一個人,就越可能因他受傷。愛情中,雙方經常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彼此的吸引與排斥,於是演變成控制與妥協,這正是靈魂設計層面的吸引與排斥交錯所造成的結果

非自己」狀態,則是我們的頭腦試圖去展示外來制約的結果。當一個人沒有依照自己內在權威來生活時,頭腦會「以為自己是主宰」;這會使人偏離真相,並將自己活在外界的期望之中。當「」從純粹的連結降格為「愛情」時,我們便會開始在關係中面對各種「非自己」的現象,例如:

  • 「這是我從未感受過的愛!」—你的某處開放中心被定義了。
  • 「誰能比我更愛你?」—來自根部的批判以及Ego的競爭。
  • 「你的愛將我淹沒……」—情緒中心對於靈魂的渴求與匱乏感。

我們對愛情的想像,往往受電影與文學作品影響,造作出許多浪漫的情節。這些故事通常都是頭腦「想」出來的,多半源於開放能量中心的投射與渴望,它們並不是真正的愛,而是「非自己」狀態下的愛情。

開放中心「生成」的愛情陷阱


那麼,在哪裡最容易產生「非自己」?答案當然是:開放的能量中心

開放中心是我們最容易受到制約的地方,因為它們會渴望體驗自己所缺乏的特質。而這些渴望,往往讓我們陷入「非自己」的愛情模式。例如,一個開放情緒中心的人,會在愛情中不斷尋求情緒刺激的強度;而開放Ego中心的人,則可能會在關係裡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當我們無意識地被開放中心的渴望驅動時,我們容易誤以為這就是愛。但其實,這只是對「愛情幻象」的追逐。我們在這裡對這些開放中心所生成的愛情幻象,
致上最高的感謝,因為有他們,我們才有這麼多情歌可以聽。

真正的愛,不來自匱乏,而是來自內在的完整。當我們能夠覺察自身的開放中心,理解自己為何會被某些人吸引、又為何會與某些人產生衝突,我們才能穿越愛情迷霧,看見愛的真實面貌。愛,不只是兩個人的親密關係,更是一種對彼此設計的接納與連結。當我們真正理解這一點時,才能從愛情的潮水中抽離,進入愛的廣闊境界。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九大能量中心如何影響愛情中的「非自己」,並幫助你在愛與關係中成為一個醒著的人

(下一篇見唷!)

avatar-img
18.2K會員
162內容數
「墨應系」(墨客創製的人類圖知識應用體系)已經開設多個人類圖應用課程,如讀圖心法、職涯應用零階、人生使命探索工作坊等。「墨應系」沙龍則提供了有關人類圖知識與生活應用的文章,分為「大宗煩惱文章」、「專業知識文章」和「情感關係指南文章」三大類。訂閱者每月可以收到兩篇付費和兩篇免費文章,還可以參加線上QA交流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墨客人類圖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情感與慾望的源頭 本月的方格村,我們來談談該怎麼用情緒來創造(顯化)。每次談到這個偉大的叢(俗名情緒中心),我都不禁心生嚮往與敬畏:太陽神經叢是我們尚未進化完成的能量中心。它涵蓋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各個面向——熱愛的食物、心神盪漾的音樂、情愛的滋味,乃至正在追求的靈性知曉——所有令人的生命愉悅
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其實難以真正理解情緒的本質,因為它那深邃而波動的「穿越感」是無法被量化的。情緒,常常是我們經驗的起點,而非結果。換句話說,我們都是首先感受到情緒,然後才會透過生活中的事件來詮釋這些情緒。情緒如同自身能量的展現,而這種能量本質上充滿著變化與波動。簡單來說,情緒是主體,事件則是我們自
人類圖,可以用來觀察自己,讓我們得以窺見自己這個Bio-Form在自己的人生中刻出了什麼軌跡;也可以做做實驗,看看用與這個世道截然不同的選擇,能開創出什麼人生版本;更可以鞭策自己,引導我們做出更多符合自我設計的正確決定。 人類圖知識現在就猶如一座雲霧繚繞的神秘山嶺,各路人馬紛紛宣稱能帶你入山,
你是那魅力的源頭, 有著迷人的光環, 從小就背負著父母的期望, 但仍不失自我。 適當的距離, 對你而言是必要的, 為了保持這份關係, 你常常選擇退縮。 被你包容的人, 就像被陽光撫摸, 你總是有效地解答問題, 讓人心生敬意。 你是永遠無法被看透的神秘人物, 我知道你對我的情感是真摯的。 我願
隱士中的藝術家, 穩重而不失美麗, 年輕時慢慢成長, 建立關係不魯莽。 身體敏感害羞, 需要時間習慣他人, 高標準緣故撤回, 自己的心安空間。 我懂 你需要身體比較熟, 才能在關係中進一步, 我懂 不是靈魂伴侶, 你就不太會放在眼裡。 而我只想要陪伴, 陪著你一起地老天荒, 珍惜每個晨曦,
如一棵被冬天埋藏的花朵, 隨著年歲的增加而從土中醒來, 讓你一個大器晚成的靈魂在50歲後,迎來生命中真正的光輝。 你對生命有自己的深刻看法, 將一切事物都要經歷一次, 拓展自己 在寬廣的天空中翱翔, 不被任何人拖累 任性地御風而行。 你對愛情思考比較清晰明確, 不需要長久的關係來綁住自
情感與慾望的源頭 本月的方格村,我們來談談該怎麼用情緒來創造(顯化)。每次談到這個偉大的叢(俗名情緒中心),我都不禁心生嚮往與敬畏:太陽神經叢是我們尚未進化完成的能量中心。它涵蓋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各個面向——熱愛的食物、心神盪漾的音樂、情愛的滋味,乃至正在追求的靈性知曉——所有令人的生命愉悅
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其實難以真正理解情緒的本質,因為它那深邃而波動的「穿越感」是無法被量化的。情緒,常常是我們經驗的起點,而非結果。換句話說,我們都是首先感受到情緒,然後才會透過生活中的事件來詮釋這些情緒。情緒如同自身能量的展現,而這種能量本質上充滿著變化與波動。簡單來說,情緒是主體,事件則是我們自
人類圖,可以用來觀察自己,讓我們得以窺見自己這個Bio-Form在自己的人生中刻出了什麼軌跡;也可以做做實驗,看看用與這個世道截然不同的選擇,能開創出什麼人生版本;更可以鞭策自己,引導我們做出更多符合自我設計的正確決定。 人類圖知識現在就猶如一座雲霧繚繞的神秘山嶺,各路人馬紛紛宣稱能帶你入山,
你是那魅力的源頭, 有著迷人的光環, 從小就背負著父母的期望, 但仍不失自我。 適當的距離, 對你而言是必要的, 為了保持這份關係, 你常常選擇退縮。 被你包容的人, 就像被陽光撫摸, 你總是有效地解答問題, 讓人心生敬意。 你是永遠無法被看透的神秘人物, 我知道你對我的情感是真摯的。 我願
隱士中的藝術家, 穩重而不失美麗, 年輕時慢慢成長, 建立關係不魯莽。 身體敏感害羞, 需要時間習慣他人, 高標準緣故撤回, 自己的心安空間。 我懂 你需要身體比較熟, 才能在關係中進一步, 我懂 不是靈魂伴侶, 你就不太會放在眼裡。 而我只想要陪伴, 陪著你一起地老天荒, 珍惜每個晨曦,
如一棵被冬天埋藏的花朵, 隨著年歲的增加而從土中醒來, 讓你一個大器晚成的靈魂在50歲後,迎來生命中真正的光輝。 你對生命有自己的深刻看法, 將一切事物都要經歷一次, 拓展自己 在寬廣的天空中翱翔, 不被任何人拖累 任性地御風而行。 你對愛情思考比較清晰明確, 不需要長久的關係來綁住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當你愛自己,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愛別人, 感受萬物一體,萬物相連, 你是愛,一切如是。
Thumbnail
(微雷)沒有肚臍的果玄,從小就知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更從媽媽的口中認識了更不一樣的自己,但他沒有厭惡也沒有喜歡,而是存在的好奇的心態去探索自己與其他人。他學著去愛這個世界既定的男生、女生,卻發現自己並非在這個分類之中,他便開始思考,為什麼父母會生出我這樣的人,但他又想了一下:「不對,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對的人、對的時間、錯的人、錯的時間,在這個平行宇宙裡有這麼多意外或是原因。 三關一致、長得好看、相處舒服、共同目標.. 一見鍾情、日久生情還是稍微有點感覺就可以 你們呢?怎麼想的?
Thumbnail
 在這繁華的世界中,很多事情很多物品很多人,奪走了我們對自己的注意力,最終我們都是要「回家」的。而在這一片誘惑中,是否能享受又不執著,而是真正愛著你自己,感受自己的心,感受世界的美好。
Thumbnail
我依然在找尋靈魂伴侶的路上 而在經過這1年多的時間,感受了更多情感的流動,慢慢地找回跟自己的連結。看見了跟原生家庭的關係,父母親是如何在潛意識中帶給我需要療癒的課題。我知道愛自己不是口號,不是說出來就能理解就能實踐,但我也在試著以自己的方式去找到真正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原來我一直在用「概念」談戀愛,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探究事物「本質」的人。有時候過度探究本質,我會忘記事物的形式跟當下的樣貌,然後就會流於「概念」。然後就想要跳過所有過程,直達結論跟我在這個本質上所看到的
Thumbnail
只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願意勇於嘗試與體驗,你會發現真正的道路,就藏在所有的熱愛裡面啊🤗
Thumbnail
其實,人在我現在能感受到愛的是只有一個人,也因為他我覺得人變深刻了。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當你愛自己,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愛別人, 感受萬物一體,萬物相連, 你是愛,一切如是。
Thumbnail
(微雷)沒有肚臍的果玄,從小就知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更從媽媽的口中認識了更不一樣的自己,但他沒有厭惡也沒有喜歡,而是存在的好奇的心態去探索自己與其他人。他學著去愛這個世界既定的男生、女生,卻發現自己並非在這個分類之中,他便開始思考,為什麼父母會生出我這樣的人,但他又想了一下:「不對,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對的人、對的時間、錯的人、錯的時間,在這個平行宇宙裡有這麼多意外或是原因。 三關一致、長得好看、相處舒服、共同目標.. 一見鍾情、日久生情還是稍微有點感覺就可以 你們呢?怎麼想的?
Thumbnail
 在這繁華的世界中,很多事情很多物品很多人,奪走了我們對自己的注意力,最終我們都是要「回家」的。而在這一片誘惑中,是否能享受又不執著,而是真正愛著你自己,感受自己的心,感受世界的美好。
Thumbnail
我依然在找尋靈魂伴侶的路上 而在經過這1年多的時間,感受了更多情感的流動,慢慢地找回跟自己的連結。看見了跟原生家庭的關係,父母親是如何在潛意識中帶給我需要療癒的課題。我知道愛自己不是口號,不是說出來就能理解就能實踐,但我也在試著以自己的方式去找到真正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原來我一直在用「概念」談戀愛,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探究事物「本質」的人。有時候過度探究本質,我會忘記事物的形式跟當下的樣貌,然後就會流於「概念」。然後就想要跳過所有過程,直達結論跟我在這個本質上所看到的
Thumbnail
只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願意勇於嘗試與體驗,你會發現真正的道路,就藏在所有的熱愛裡面啊🤗
Thumbnail
其實,人在我現在能感受到愛的是只有一個人,也因為他我覺得人變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