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尋鯨|花蓮尋鯨之旅—在黑潮中追尋阿抹的身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一直以來,我都知道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存在,也關注著他們的海洋保育行動。而2024年,這個深耕台灣東部海域的團隊,將25年來的研究成果濃縮成一本書—《黑潮尋鯨—遇見嘖風的抹香鯨》。這本書不只是一本賞鯨指南,更是台灣海洋研究與保育的珍貴結晶。

而去年我也有參加他們【尋找.海洋綠洲】展覽,讓我更深入了解這個團隊對於大海的付出與使命,讓人看完非常敬佩與感動。

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一直是我心中最嚮往的海洋巨獸,它們是地球上潛水最深的齒鯨,擁有驚人的聲吶能力,能在黑暗的深海中精準捕捉烏賊。讀完《黑潮尋鯨》,我才發現,原來台灣東部的海域是抹香鯨長年棲息的地方,這片與黑潮共生的海域,藏著牠們世代相傳的記憶。

然而,書中的文字與數據並沒有消解我對阿抹(抹香鯨的暱稱)的渴望,反而讓我更堅定要親身出海尋找牠們的蹤跡。我想親眼見證牠們在浪濤間翻轉的身影,想聽見牠們噴氣的聲音,想感受那股源自深海的震撼。於是,我踏上了前往花蓮的旅程,準備站上船,親身體驗尋鯨的悸動。

站在甲板上,尋找海洋的脈動

raw-image

在台灣東部賞鯨,花蓮港是最重要的出發點之一。這次,我選擇了當地經營多年的「多羅滿賞鯨」,這是一家致力於生態旅遊的賞鯨業者,與研究團隊密切合作,秉持「尊重、保育、教育」的理念,帶領遊客進入鯨豚的世界。

他們的船長與解說員不只是熟悉海象與航線的專家,更是熱愛這片海洋的保育者。

當船離開港口,身後的花蓮山脈逐漸遠去,海面上湛藍的黑潮在陽光下閃爍著流動的光。此刻,我知道自己正在進入一個與陸地截然不同的世界——這裡是鯨豚的國度,我們只是短暫造訪的客人。


尋鯨豚的過程充滿期待與驚喜

我們只能依靠雙眼,尋找海面上微小的異樣一道浪花、一絲波動,甚至是一陣突如其來的寧靜,都可能是鯨豚即將現身的徵兆。突然,解說員興奮地指向遠方:「那裡有魚鰭!」瞬間,所有人都湧向船頭,屏息等待。

raw-image

這個等待充滿了期待,期待著會是哪位海上神秘嘉賓,幾秒後,一道弧形的黑影從水面滑過,那是一隻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牠靈巧地躍出水面,又迅速潛入海中,彷彿在與我們捉迷藏。

raw-image

接著,一整群海豚出現在船側,迎著船首的波浪嬉戲跳躍,這是飛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牠們因為能在空中旋轉而得名。牠們的活力與好奇心,感染了船上的每一個人,笑聲與驚嘆聲交織在海風之中。

raw-image

然而,心裡仍有一絲期待:阿抹,會不會出現?


等待阿抹,學習海洋

賞鯨之旅,不只是觀看,而是一次深入認識海洋的過程

賞鯨之旅,不只是觀看,而是一次深入認識海洋的過程

在解說員的講解下,我們學到,台灣東部是全球少數可以穩定觀察抹香鯨的地點之一,這些來自深海的巨獸會浮上海面換氣、休息,甚至有機會看到雄鯨間的競爭行為。

raw-image

我們也學到,黑潮的流動孕育了這片海域的生命,從最微小的浮游生物,到洄游的旗魚、鬼頭刀,甚至是深海中的大王烏賊,都是抹香鯨賴以為生的食物鏈,海洋的連結是緊密的,當我們關心鯨豚的處境,也是在關心整個海洋生態的健康。

raw-image

這次,阿抹沒有出現。

但這不代表遺憾,而是一種提醒—海洋的邂逅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

返程的時候解說員說:很高興我們在看鯨豚的時候是用眼睛認真看,有一隻飛琁海豚出現在我們船隻前跳來跳去,大家都是很認真的看著他躍出水面,沒有人因為他的躍出而鼓掌,因為他不是為我們表演,所以我們尊重他的存在,而不是把他當成娛樂的表演者,我們只是單純地欣賞這美麗的生物在自然中的自由姿態,讓這場相遇成為一次真正與大自然連結的體驗。


守護海洋,從認識開始

這趟賞鯨旅程,讓我更加確信:海洋的美麗不只是風景,而是一個個生命的故事, 每一隻鯨豚、每一道浪潮,都有自己的軌跡與意義,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更謙卑的心態,去認識、去理解、去珍惜這片藍色世界。

如果你也對海洋充滿好奇,想要親眼見證鯨豚在海上馳騁的風采,那麼我真心推薦來一趟花蓮賞鯨之旅。不只是為了觀賞,更是為了感受這片海域的靈魂。當我們更了解牠們,就會更願意守護牠們。

海洋的保護,不需要從驚天動地的行動開始,而是從每一個小小的選擇做起減少塑膠廢棄物、不隨意干擾海洋生物、選擇有責任感的生態旅遊業者等等這些微小的改變,將匯聚成保護海洋的大浪潮。

而我,會帶著這次航程的記憶,繼續尋找阿抹的身影,
也許,下次就是我們相遇的時刻。

2024日本三宅島與海豚共遊

2024日本三宅島與海豚共遊


如果你也喜歡大海和喜歡這些朋友,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守護這片蔚藍,珍惜與海洋生物和諧共處的每一刻!

海洋保育行動請點擊:藍色微光 Azure Glimmer
深入海洋擁抱請點擊:自由潛水教練 曾龍生



內容總結
多羅滿賞鯨
5
/5
「藍色微光」帶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尤其是對於熱愛海洋的人來說,這個名稱不僅僅是一種視覺的描述,更是精神層面的呼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基隆一日遊懶人包,從基隆火車站出發,帶你玩基隆塔、和平島地質公園、基隆廟口夜市三大景點,並推薦必吃美食與特色體驗,適合情侶、親子、朋友或個人旅行。
2025年第一場淨灘活動在和平島地質公園圓滿結束,感謝慢島旅老師的精彩課程、37位參與者的無私奉獻,以及所有支持者的熱情參與,共清理105公斤垃圾。活動在惡劣天氣下仍順利完成,展現了參與者堅定的環保精神與對海洋保育的決心,也為『藍色微光』活動寫下成功的第一頁。
《四季旅行票》的誕生故事:從2024年10月開始,歷經三個月的努力,終於在2025年1月1日推出。這張票券不只是一張入場券,更是對旅人們的溫柔邀請,希望他們能在和平島感受四季之美,找回內心的平靜。文章詳細描述了設計理念、行銷過程及團隊合作的點滴,充滿著感動與成就感。
在追尋生命意義和使命的路上,作者分享了自己從自由潛水教練到和平島地質公園行銷企劃的轉變。這不僅是一次職涯的重新選擇,更是對於海洋保育的深刻承諾。透過在地文化與永續理念,作者希望喚起更多人對基隆及其海洋之美的關注與珍惜,共同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這篇文章分享了松浦彌太郎的著作《給40歲的嶄新開始》,探討四十歲如何成為人生的轉折點和重新開始的契機。文章強調反思過去,設定未來目標的重要性,鼓勵人們不受年齡限制,勇敢追尋夢想和熱情。內容涵蓋了自我檢視、減輕負擔、個人歷史的價值以及與他人共享知識和經驗的意義,並以積極的心態迎向未來。
ICC淨灘是由海洋保育協會發起的全球性活動,旨在減少海洋垃圾並收集有關垃圾的數據。自1986年以來,全球超過150個國家的志願者每年9月參與活動,透過清潔海灘和記錄垃圾數據,提升公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ICC淨灘的操作流程、環境意義及如何參與,並鼓勵更多人加入這場保護海洋的運動。
基隆一日遊懶人包,從基隆火車站出發,帶你玩基隆塔、和平島地質公園、基隆廟口夜市三大景點,並推薦必吃美食與特色體驗,適合情侶、親子、朋友或個人旅行。
2025年第一場淨灘活動在和平島地質公園圓滿結束,感謝慢島旅老師的精彩課程、37位參與者的無私奉獻,以及所有支持者的熱情參與,共清理105公斤垃圾。活動在惡劣天氣下仍順利完成,展現了參與者堅定的環保精神與對海洋保育的決心,也為『藍色微光』活動寫下成功的第一頁。
《四季旅行票》的誕生故事:從2024年10月開始,歷經三個月的努力,終於在2025年1月1日推出。這張票券不只是一張入場券,更是對旅人們的溫柔邀請,希望他們能在和平島感受四季之美,找回內心的平靜。文章詳細描述了設計理念、行銷過程及團隊合作的點滴,充滿著感動與成就感。
在追尋生命意義和使命的路上,作者分享了自己從自由潛水教練到和平島地質公園行銷企劃的轉變。這不僅是一次職涯的重新選擇,更是對於海洋保育的深刻承諾。透過在地文化與永續理念,作者希望喚起更多人對基隆及其海洋之美的關注與珍惜,共同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這篇文章分享了松浦彌太郎的著作《給40歲的嶄新開始》,探討四十歲如何成為人生的轉折點和重新開始的契機。文章強調反思過去,設定未來目標的重要性,鼓勵人們不受年齡限制,勇敢追尋夢想和熱情。內容涵蓋了自我檢視、減輕負擔、個人歷史的價值以及與他人共享知識和經驗的意義,並以積極的心態迎向未來。
ICC淨灘是由海洋保育協會發起的全球性活動,旨在減少海洋垃圾並收集有關垃圾的數據。自1986年以來,全球超過150個國家的志願者每年9月參與活動,透過清潔海灘和記錄垃圾數據,提升公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ICC淨灘的操作流程、環境意義及如何參與,並鼓勵更多人加入這場保護海洋的運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屏東1936文化基地《FUN玩樂高風》樂高主題巡迴展,超過100件樂高作品,以及全臺唯一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的作品。展覽以七大主題分類,涵蓋「旅行與歷史」、「藝術、設計與音樂」、「娛樂」、「運動與遊戲」、「大自然和動物」、「交通工具」、「科學與科技」,適合親子同遊,一起體驗樂高的無限創意。
草間彌生、蜷川實花、田中達也,3位都是我很喜歡的日本藝術家 其中前2位用色鮮明大膽,超級抓人眼球! 開幕第一天我選了最早進場的時段,手刀衝去看展覽 一直很期待直擊草間彌生作品 距離上一次可是睽違許久
屏東1936文化基地《FUN玩樂高風》樂高主題巡迴展,超過100件樂高作品,以及全臺唯一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的作品。展覽以七大主題分類,涵蓋「旅行與歷史」、「藝術、設計與音樂」、「娛樂」、「運動與遊戲」、「大自然和動物」、「交通工具」、「科學與科技」,適合親子同遊,一起體驗樂高的無限創意。
草間彌生、蜷川實花、田中達也,3位都是我很喜歡的日本藝術家 其中前2位用色鮮明大膽,超級抓人眼球! 開幕第一天我選了最早進場的時段,手刀衝去看展覽 一直很期待直擊草間彌生作品 距離上一次可是睽違許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洋流與晨光 以色彩辯駁 記憶浮顯於黑潮 往事沖散在花東海岸 人心能復活死去的 浪潮協奏海風交響樂 鷗鳥及鯨豚大合唱 冰山遊蕩胸懷當中 鵝卵石礫灘有太多想法失去稜角
Thumbnail
此趟航班是由東華大學社會系的"環境社會學"課堂合作,而「東華BOWL來租」團隊受到邀請,一同參與此次的賞鯨之旅,因為這次的賞鯨之旅和平時黑潮帶領的賞鯨比較不同,有特意繞到位於花蓮七星潭的海邊垃圾掩埋場外,從海上直接看到海邊的垃圾掩埋場,用我們日常無法接觸到的視角,看到海洋廢棄物的震撼現況。
Thumbnail
位於花蓮的"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主要關注「鯨豚與海洋」的相關議題,並且有環境教育、鯨豚解說培訓志工、鯨豚監測、海洋廢棄物等事項。我們邀請到黑潮的執行長林東良分享「島航計畫」,並從中獲取很多山與海視角的能量。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飛行傘俯瞰清水斷崖 翱翔太平洋上空 抹香鯨媽媽帶小孩優游 長吻飛旋海豚輪番躍出水面 虎鯨全家展現美麗身姿 怎麼會有蝴蝶呢 想跟信天翁較量嗎 黑潮如此壯麗 要瞄準甲板了 船上有紅酒跟皮蛋豆腐
07/18/2011 放流   搭著漁船出海尋找海流,放流潛是進階課程中的一個項目。   下水前,教練告訴我們放流潛的一些要注意的事。 只是今天風平浪靜的,下水後也沒有海流。 我們還是靠著自己的雙腿,慢慢踢動著。 想像自己是在海流中流放著   看到了身上有著黑點的河豚,一顆大大的
Thumbnail
海洋為地球之母,臺灣四周環海,是擁有豐富海岸生態系的寶島。然而海洋卻正面臨生態系遭受破壞,漁類資源枯竭、污染、過度開發等諸多威脅。積極響應海洋保育,可以避免海洋酸化造成的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等問題。觀音山與專業機構合作,以正確的方式進行保育放流,維繫海洋生態系的完整,愛護海洋保育放流從你我做起!
Thumbnail
天澄藍 水深闊 白雲悠悠看飛鳥 魚兒跳躍水花破 遊輪沐浴春光 單車沿河迎風 漂流木到眼中逍遙時 大白鷺忽然降落身旁
騎著雲朵翱翔大海上 踢著波浪看飛魚群前行 伴著海豚或鯨魚或信天翁 遊歷無人島 潛入海溝深處   雲團會冒出氧氣滿足呼吸 近距離觀察各種發光生物 追逐一枚泡沫上升 衝向太陽而消失在五感世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洋流與晨光 以色彩辯駁 記憶浮顯於黑潮 往事沖散在花東海岸 人心能復活死去的 浪潮協奏海風交響樂 鷗鳥及鯨豚大合唱 冰山遊蕩胸懷當中 鵝卵石礫灘有太多想法失去稜角
Thumbnail
此趟航班是由東華大學社會系的"環境社會學"課堂合作,而「東華BOWL來租」團隊受到邀請,一同參與此次的賞鯨之旅,因為這次的賞鯨之旅和平時黑潮帶領的賞鯨比較不同,有特意繞到位於花蓮七星潭的海邊垃圾掩埋場外,從海上直接看到海邊的垃圾掩埋場,用我們日常無法接觸到的視角,看到海洋廢棄物的震撼現況。
Thumbnail
位於花蓮的"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主要關注「鯨豚與海洋」的相關議題,並且有環境教育、鯨豚解說培訓志工、鯨豚監測、海洋廢棄物等事項。我們邀請到黑潮的執行長林東良分享「島航計畫」,並從中獲取很多山與海視角的能量。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飛行傘俯瞰清水斷崖 翱翔太平洋上空 抹香鯨媽媽帶小孩優游 長吻飛旋海豚輪番躍出水面 虎鯨全家展現美麗身姿 怎麼會有蝴蝶呢 想跟信天翁較量嗎 黑潮如此壯麗 要瞄準甲板了 船上有紅酒跟皮蛋豆腐
07/18/2011 放流   搭著漁船出海尋找海流,放流潛是進階課程中的一個項目。   下水前,教練告訴我們放流潛的一些要注意的事。 只是今天風平浪靜的,下水後也沒有海流。 我們還是靠著自己的雙腿,慢慢踢動著。 想像自己是在海流中流放著   看到了身上有著黑點的河豚,一顆大大的
Thumbnail
海洋為地球之母,臺灣四周環海,是擁有豐富海岸生態系的寶島。然而海洋卻正面臨生態系遭受破壞,漁類資源枯竭、污染、過度開發等諸多威脅。積極響應海洋保育,可以避免海洋酸化造成的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等問題。觀音山與專業機構合作,以正確的方式進行保育放流,維繫海洋生態系的完整,愛護海洋保育放流從你我做起!
Thumbnail
天澄藍 水深闊 白雲悠悠看飛鳥 魚兒跳躍水花破 遊輪沐浴春光 單車沿河迎風 漂流木到眼中逍遙時 大白鷺忽然降落身旁
騎著雲朵翱翔大海上 踢著波浪看飛魚群前行 伴著海豚或鯨魚或信天翁 遊歷無人島 潛入海溝深處   雲團會冒出氧氣滿足呼吸 近距離觀察各種發光生物 追逐一枚泡沫上升 衝向太陽而消失在五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