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因有緣|句點前的生命價值

有因有緣|句點前的生命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所謂「世界」雖看起來無限寬廣,其實卻很小,

只存在於自己能夠看到的範圍、能觸碰到的範圍、能夠感覺到的範圍之內。

世界並不是最初就存在的,而是自己創造的。

而真實不僅限於自己目前所能看見的範圍。


你要努力但不要那麼在意


適者生存

Charles Robert Darwin:「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既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改變的物種」。用上"全身"去選擇,連同過去所學、心靈感受的綜合評估,以刻意人生的生活,希望在回顧時可以看見自己做出一系列經過審慎思考的刻意選擇。

使命,好好使用生命

遙想使命一詞,那年坐於教室後排,等著放暑假的學期最後一堂課,一陣微風突如地撫上,暖風間帶著青草味,伴隨逐漸嘒嘒蟬聲躁起——

『台灣熊生命周期約5年,羽化後的成只能活兩週』

『雖知蟬的生命只有四十天的生命,但生命也似盛夏一般鑠石流金,再聽到蟬聲彷彿就是「讓我一次唱個夠,給你我所有」,每聽蟬聲好像驚聞天地之靈氣的回音,傾訴著人心的情結,所以它們用盡生命去謳歌直到最後一刻,難怪蟬的生命象徵與特徵,司馬遷曾在《史記》中形容得更好:「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以此讚譽它們不同於流俗、潔身自好。

「立秋」這天,北京日夜溫差立刻十度不止,清晨廿度不到,蟬聲未發前讓人自感流年。一個夏天的蟬聲寓意淒涼而急促,那規模幾十上百的蟬一起時真是聒噪難耐,讓人都想金蟬脫殼。

蟬的生命屬於炎熱的盛夏,它們對生命竭盡全力,據說蟬在地下要度過六個年頭才出土,若蟬蛹過多地吸食樹液,樹也會枯死,隨之蟬蛹便餓死,緣聚緣散生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引自 〈中華副刊〉蟬鳴C大調 劉惠芳

看完《進擊的巨人》像是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總會在夜深人靜之時思考,人的使命除了繁殖外,該如何實踐那年校科書上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呢?

2025,盡心盡力地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冒險者,身心靈的守衛者」


展現你所做的努力

學習表達,回歸自身觀照自己,如果看見背後的努力,我們就會更欣賞這個價值。

正確的選擇不存在

那是腦子裡的幻想,幻想是精神的逃亡,卻是最真實的渴望。

其實只有一條路:

讓任何選擇都變成正確的
avatar-img
奇點意思 Singularity
0會員
6內容數
喜歡蒐集新奇小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回顧2024閱讀量較往年來飛躍式激增,同時做了與往年非常大的突破。 一生懸命地面對職涯發展、感情、家庭、自我價值、興趣、經濟、人際關係等層面。 三毛:「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自在而已。」 我們不需用世俗的多少錢、多少名,來證明存在的價值。 誠品的eslite 其英文名稱「eslite」引用
自家睫寶顯色 Q: 為什麼睫角會變色? A: 主要原因: (1) 年齡 (2) 環境 (3) 情緒 (4) 脫皮過程 睫角的變色現象,個人偏好稱其為「顯色」 (英文: Firing up— 有 點火;使…激動;發動(機器)、啟動(程式)之意) 🥔 年齡 通常出生會呈亮澄、紅,
「所謂的戀愛,就是經過一次次的篩選與嘗試」 真實的愛情,不僅僅是依賴,更是兩個人共同成長的旅程。
回顧2024閱讀量較往年來飛躍式激增,同時做了與往年非常大的突破。 一生懸命地面對職涯發展、感情、家庭、自我價值、興趣、經濟、人際關係等層面。 三毛:「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自在而已。」 我們不需用世俗的多少錢、多少名,來證明存在的價值。 誠品的eslite 其英文名稱「eslite」引用
自家睫寶顯色 Q: 為什麼睫角會變色? A: 主要原因: (1) 年齡 (2) 環境 (3) 情緒 (4) 脫皮過程 睫角的變色現象,個人偏好稱其為「顯色」 (英文: Firing up— 有 點火;使…激動;發動(機器)、啟動(程式)之意) 🥔 年齡 通常出生會呈亮澄、紅,
「所謂的戀愛,就是經過一次次的篩選與嘗試」 真實的愛情,不僅僅是依賴,更是兩個人共同成長的旅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