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住的個管文-守護那份不曾消失的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常常我們在說,失智症長輩如果有一百位,就會有一百位的樣態,因為他們的表徵大多取決於他們的生命脈絡,而不是疾病本身。

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傾聽他們的故事,走進他們的年代,陪他們回顧生命,那些從未消失的在意。

第一次收案是其他個管師服務的,而我與他們的相遇是在電話中。

紀錄中得知家庭的樣貌,卻無法親身感受到他們的現實窘迫。

案次女忙碌於原生家庭與自身議題,忙碌到我每一次關心,都是剝奪他休息的時間。

兜兜轉轉,與遠在南部的案長女聯繫。

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心力憔悴,電話依舊是我了解你們的方式。

直到那一次的突破口,得以在輔具中心的小道外相見,帶著你們參訪日照,努力地給予光。

怯生生的鼓起勇氣打給照專,那端卻傳來冰冷的言語:「為什麼是我要配合她們時間,我也是很忙的。」竭力的出言安撫,腦海中閃過問題與答覆,掛掉電話那刻,只感受到憤怒。

案家有時態度不佳,會過度的予以予求造成資源依賴,那些之下的冷漠可以理解並且同情。但在真正需要者面前,不應該盡最大化協助?憤怒之後伴隨我的是,那鍥而不捨的毅力。

那些下午,我懷揣著不安帶著手冊,一次次診間外的聊天。

案次女的照護無奈抱怨,到老奶奶的美容訣竅「不要去做臉挽臉,要保濕」。

瓦皮、美貌及鮮豔的時尚頭髮,化成了信任,在我們之間發酵。

「拜託,我知道你真的很忙很辛苦,但只要你只要給照專約一次評估,就可以讓奶奶試試看日照了!」說出口時,心中想著拜託這次一定要成功。

居然,在服務的七個月後,失能等級出來了。

當然,服務失智症案家,不期望一帆風順,只求身體康健平穩。

因為體檢又發生了一些誤會插曲,

但答應過奶奶的,第一天來上課,我會再去找他聊天,之後也要讓他幫我做瓦皮。

日照阿長打電話來說;「奶奶,今天來上課了喔。」 我從辦公室到七樓,是帶著小雀躍的腳步。

打開管制門,一眼就能看見妳神采奕奕的坐在椅子上。

「奶奶,妳今天有來上課了,我答應你要來看妳喔。」開心到語氣都不自覺上揚。

「黑阿,謝謝你的關心,你是哪位?妳認識我嗎?」透過來的眼神中知道,記憶洪流中我不夠深刻,但沒關係,我的職責已經結束了。

幾次活動中,都能看見妳熱情的張羅,也偶能從阿長那裏聽到妳的消息,我都會想著也許這才是失智症個管師存在的意義吧。

傾聽他們的故事,走進他們的年代,陪他們回顧生命,那些從未消失的在意,在我這裡,都可能是我走進案家的鑰匙。

後記:

當然,每一位都背景都不同,試用方法都不同。比起下指導棋,我更願意跟案家一起進步成長,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不過我也是遭受到很多指責跟不被理解,這也是為什麼我每次聽見奶奶故事都如此欣喜。案家說過我是他們的天使,但其實我只是燃燒自己的人類而已。

raw-image





尼比魯星人觀察地球日記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態度決定高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所有的道別,都是為了下一次相遇。
告別2024,回顧生命中點滴感動與成長。展望2025,期許繼續熱愛生活、溫暖他人,持續成長與學習。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所有的道別,都是為了下一次相遇。
告別2024,回顧生命中點滴感動與成長。展望2025,期許繼續熱愛生活、溫暖他人,持續成長與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目前,失智症仍無法治癒……為了避免拖垮家裡,請你照顧好自己與家人,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目前,失智症仍無法治癒……為了避免拖垮家裡,請你照顧好自己與家人,預防失智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