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7大原則,讓失智長輩的照顧更有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數量也越來越多。照顧失智長輩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您能掌握正確的照顧方法,可以幫助家中長輩渡過晚年,並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和建議,讓您能夠成為一名更有效的照顧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照顧失智長輩,讓長輩感受到家庭的關愛和支持,度過晚年的美好時光。
1.提供愉悅的環境
失智症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容易產生焦慮、困惑和抑鬱等負面情緒。因此,照顧者應該盡量營造愉悅的環境,讓長輩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安全感。可以在房間中放置一些綠色植物或者家庭照片等物品,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氛圍,這對於緩解情緒非常有幫助。
2.建立穩定的日常生活
認知能力下降,往往會導致他們對時間、地點和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因此,建立穩定的日常生活對於他們非常重要。可以為患者設置固定的起床時間、飲食時間和睡覺時間等,讓他們感受到一種穩定的節奏,這有助於提高長輩的情緒穩定性和生活品質。
3.提供適當的飲食和飲水
失智長輩的飲食和飲水需要特別注意,因為他們可能無法準確地感知飢餓和口渴。照顧者應該提供適當的飲食和飲水,並且盡可能地讓他們在固定的時間進食和喝水,這有助於長輩的健康狀態。
4.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需要經常進行檢查,以確保他們的身體狀況良好。照顧者可以定期帶長輩去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或者定期請家庭醫生上門進行檢查。這有助於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提高身體健康狀況。
5.培養長輩的興趣愛好
因為認知能力下降,往往會感到無聊和孤獨。因此,照顧者應該尋找患者喜歡的事物,例如看書、聽音樂、玩遊戲等,並且經常給予他們機會去進行這些活動。這不僅可以幫助長輩減少孤獨感,還可以刺激他們的大腦,提高認知能力和記憶力長輩
6.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
失智症的認知能力下降,他們往往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照顧者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例如簡單明瞭的語言、圖像、手勢等,以便患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有助於減少焦慮和困惑,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7.照顧者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照顧失智長輩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照顧者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可以通過運動、休息、與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來減輕照顧者的壓力。此外,也可以考慮聘請專業的照護人員來協助照顧,例如到台灣第一家短期居家照護平台優照護尋找照服員照顧家中長輩,來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照顧失智長輩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然而,通過以上7種方式,可以讓照顧者更好地照顧家中長輩,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延緩病情的進展。最重要的是,照顧者需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和關注,讓他們感受到親人的溫暖和支持,這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avatar-img
8會員
121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優照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知道嗎?就算是天天運動的人也有可能得到肌少症,原因就在於運動偏食。 那甚麼是運動偏食呢?一般人對於偏食的概念,就是飲食中偏好吃或是不吃某種食物,運動偏食也是相同概念,肌肉的需求有4種,分別為肌力、肌耐力、平衡力和柔軟度,而運動偏食就是指雖然有在運動,但這4種需求為不平衡的狀態。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輩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與咀嚼上的困難,吃得越來越少,也為了預防代謝症候群,而採取控制卡路里的飲食方式,但你知道嗎,這觀念並不完全正確,越是年長,需要的營養必須越均衡,持續低熱量的飲食,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隨著年齡的漸長,長輩漸漸退下了本來在社會上的身分,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只是簡單的傾聽與陪伴,使他們認為自己還是有生存的意義,長輩時常會有的負面情緒,包含認為自己不被需要,跟社會脫節,以及世代之間的鴻溝,諸多因素都會使他們心裡產生被遺棄感,進而產生老年憂鬱症的狀況。
小琳的母親在兩年前開始出現失智徵兆,經過醫師診斷後,確定為中度失智症,由於父親走得早,雖然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但因住在外地,而且已有自己的家庭,單身的小琳便成唯一方便照顧母親的人。
「阿嬷又在哭了,一直說阿公為什麼不來接她回家」,謝老太太的孫女無奈地跟爸爸說。其實,謝老先生已經過世快兩年了,失智的謝老太太被接來跟兒子一起住,但她總認為丈夫還在世,一直吵著要回老家。這狀況三天兩頭就會發生,雖然家人也逐漸習慣了,可是就算哄了半天,還是很難讓她的情緒平靜下來。
居家照護的救命處理:長輩「噎到」後的黃金4分鐘:哈姆立克法、心肺復甦術 本文將介紹:「長輩噎到的反應表現」、「長輩噎到時絕對不能犯的錯誤」,以及「長輩噎到的處理方法」,包括哈姆立克法與心肺復甦術(CPR)
你知道嗎?就算是天天運動的人也有可能得到肌少症,原因就在於運動偏食。 那甚麼是運動偏食呢?一般人對於偏食的概念,就是飲食中偏好吃或是不吃某種食物,運動偏食也是相同概念,肌肉的需求有4種,分別為肌力、肌耐力、平衡力和柔軟度,而運動偏食就是指雖然有在運動,但這4種需求為不平衡的狀態。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輩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與咀嚼上的困難,吃得越來越少,也為了預防代謝症候群,而採取控制卡路里的飲食方式,但你知道嗎,這觀念並不完全正確,越是年長,需要的營養必須越均衡,持續低熱量的飲食,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隨著年齡的漸長,長輩漸漸退下了本來在社會上的身分,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只是簡單的傾聽與陪伴,使他們認為自己還是有生存的意義,長輩時常會有的負面情緒,包含認為自己不被需要,跟社會脫節,以及世代之間的鴻溝,諸多因素都會使他們心裡產生被遺棄感,進而產生老年憂鬱症的狀況。
小琳的母親在兩年前開始出現失智徵兆,經過醫師診斷後,確定為中度失智症,由於父親走得早,雖然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但因住在外地,而且已有自己的家庭,單身的小琳便成唯一方便照顧母親的人。
「阿嬷又在哭了,一直說阿公為什麼不來接她回家」,謝老太太的孫女無奈地跟爸爸說。其實,謝老先生已經過世快兩年了,失智的謝老太太被接來跟兒子一起住,但她總認為丈夫還在世,一直吵著要回老家。這狀況三天兩頭就會發生,雖然家人也逐漸習慣了,可是就算哄了半天,還是很難讓她的情緒平靜下來。
居家照護的救命處理:長輩「噎到」後的黃金4分鐘:哈姆立克法、心肺復甦術 本文將介紹:「長輩噎到的反應表現」、「長輩噎到時絕對不能犯的錯誤」,以及「長輩噎到的處理方法」,包括哈姆立克法與心肺復甦術(CP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強調學習過程中應避免僅關注病症的表面。 對失智症的理解要多層次,照顧者和醫療人員需要具備對症狀與病程的全面評估能力,也要關注高齡者身體與心理上的互相影響。 最後,作者提供了策略幫助家屬與照顧者更有效地記錄和分析症狀,避免錯誤判斷和焦慮。本文適合對長期照護與失智症認識有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照顧失智家人的失落感 要用什麼方式來補足心理上的缺失? 照顧失智家人可能會給您帶來很大的壓力和失落感。以下是一些方式可以幫助您補足心理上的缺失: 1. 尋求支持:和朋友、家人或專業心理諮詢師分享您的感受,讓自己得到支持和理解。 2. 建立支持系統:參加失智症支持團體或社區活動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前言 長期照顧失智、失能長者,會讓照顧者備感壓力—不管是精力上、財力上,勞務上—,近期傳出有些照顧者希望能循「斷食善終」方式,替家中無意識的失智、失能長者進行「斷食」,期能讓他們「善終」—及早脫離苦痛。   斷食善終是目前較為人道的做法 在無法「安樂死」,也沒有財力去國外進行「安樂死」—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照顧失智症者需要的醫療、社會、家屬、照顧者需求等全方位照顧知識,作者提出的三個必備的知識,包括過度反應或災難性反應、適時地給予正確答案和在狀況不好的時候不要要求過多。此外,還介紹了本書的四個特點,包括長線思維、行為管理轉成思維管理、嘗試與沒有單一解決的方式,以及減少阻抗更勝於合理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強調學習過程中應避免僅關注病症的表面。 對失智症的理解要多層次,照顧者和醫療人員需要具備對症狀與病程的全面評估能力,也要關注高齡者身體與心理上的互相影響。 最後,作者提供了策略幫助家屬與照顧者更有效地記錄和分析症狀,避免錯誤判斷和焦慮。本文適合對長期照護與失智症認識有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照顧失智家人的失落感 要用什麼方式來補足心理上的缺失? 照顧失智家人可能會給您帶來很大的壓力和失落感。以下是一些方式可以幫助您補足心理上的缺失: 1. 尋求支持:和朋友、家人或專業心理諮詢師分享您的感受,讓自己得到支持和理解。 2. 建立支持系統:參加失智症支持團體或社區活動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前言 長期照顧失智、失能長者,會讓照顧者備感壓力—不管是精力上、財力上,勞務上—,近期傳出有些照顧者希望能循「斷食善終」方式,替家中無意識的失智、失能長者進行「斷食」,期能讓他們「善終」—及早脫離苦痛。   斷食善終是目前較為人道的做法 在無法「安樂死」,也沒有財力去國外進行「安樂死」—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照顧失智症者需要的醫療、社會、家屬、照顧者需求等全方位照顧知識,作者提出的三個必備的知識,包括過度反應或災難性反應、適時地給予正確答案和在狀況不好的時候不要要求過多。此外,還介紹了本書的四個特點,包括長線思維、行為管理轉成思維管理、嘗試與沒有單一解決的方式,以及減少阻抗更勝於合理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