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的開運紅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到陌生人,近期最可怕的經驗。

春節,家庭教育非常傳統的老大必須回老家,特別是除夕圍爐。
以前以為是全家一起吃團圓飯那種圓圓滿滿的傳統,後來這幾年有感覺主軸可能已轉變成回家發紅包了。

每年春節總是待沒幾天後,老大就需趕回工作地了。

這次母親陪著老大等回北部的長途客運。
在等車的時候,有個長髮的女人衝了過來,問了XX地的某宮廟在哪兒,要去哪裡搭車。

母親向來熱心助人,雖然不知道某宮廟在哪,但是搭A車可以到達B區,沿途經過XX地的所有站牌。
母親:「搭這個方向,妳再問問看公車司機有沒有抵達。」

長髮女「我是要去領市長的開運紅包。」

母親:「剛剛市長在這區發送。」

長髮女:「我就差一點,可惜來不及,可以借我看嗎?」

母親當然是回答可以,便快手把剛剛排半天才拿到的開運一塊錢給長髮女看。

長髮女看完之後,迅速地追問:「那你可以帶我去XX地的某宮廟嗎?」
用一種撒嬌的語氣,重點是聲線極盡甜膩到讓旁人作噁的程度。

此時老大驚覺不對勁,連忙把母親拉走。這長髮女實在有夠瘋的,又不是走兩步路會到,也不是母親知道路的地方,還要人家陪他去。

說到底那個開運紅包,裡面就是一顆閃亮閃亮的一塊錢欸,有沒有那麼執著......


avatar-img
5會員
110內容數
你如何知道自己不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生活?如果所有的經驗都是虛幻的,怎麼能確信有任何事情是真實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笛卡爾的懷疑 的其他內容
全台灣大部分的上班族應該都是今天開工吧? 有些人無所謂開工與否,排班當然要排春節加倍時段。 開工與否沒有差別,別人的開工,就是他們的日常。 有些人的今天是員工旅遊,去了墾丁吃海鮮大餐、逛大街。 有些人的今天是全公司福利假一天。 有些人是今天開工,但是工作慢慢排,轉頭還要問一句:今年啥時發開
鄉親們!讀到這篇文章的你要出運了! 為什麼? 因為傳說當他人分享好消息跟愉悅的信息的時候,經過的人們都可以沾沾好運氣~ 第一件很棒的事情是!寒假作業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煉後,自然地從 GPT 身上長出果實了。寫得相當優秀,妥妥就是會加薪的表現,老闆總是畫大餅?沒關係,在這種評鑑的時候,也畫一個大餅
學生時期熱衷參加文學比賽。 徵求體裁:小說、新詩、古詩、散文、品德文。 小說項目直接放棄, 畢竟要求龐大字數,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寫出來的。 再者想出題材也不知如何鋪陳。 就算選修了現代小說課,也沒有幫助。 當時交的那篇作業,指導老師直指那是篇散文。 離開校園之後,還是認真地寫過幾次小說,開頭頗多,
前幾天,母親就一直叨唸著初三要變天。 根本沒放心上。 結果!初三真的整天都在下雨,聽到雨聲就覺得全身潮濕,懶洋洋地動不了。 拖延症發作。 如果想大掃除,那就一直維持著有作業要交的狀態。 至少繳交作業跟家裡整潔可以達到其中一個成就。 將近二十題的申論,且需加上數據與論證,這份作業一打開就頭痛。 如
過年不只是聽到自己的虛歲感覺驚恐,同時也年年驚覺父母親的歲數。 前兩年與手足也有聊到,要不要共同出資讓母親出國旅遊。 當時感覺郵輪也不錯,但後續就沒有後續,沒有繼續討論了。 父親不在討論範圍是有原因的。 略過父親不算是個好父親這點來看。 主要是因為他是個非常非常我行我素,且無法以常理判斷的人。
很多年都在外生活,老家的房間已經失去使用權,前幾年還會有負面情緒表示房間像個倉庫,後面幾年連床都沒得睡,只能睡在整理箱上,整理箱蓋每年都得壓破幾個。不太好睡的關係,守夜經常超過兩點,最長的一次六點都還醒著。 老家靠近山邊,又冷有潮濕,一到夜晚,簡直像是進到另外一個國度。 手足早早就睡,隔天還有排班
全台灣大部分的上班族應該都是今天開工吧? 有些人無所謂開工與否,排班當然要排春節加倍時段。 開工與否沒有差別,別人的開工,就是他們的日常。 有些人的今天是員工旅遊,去了墾丁吃海鮮大餐、逛大街。 有些人的今天是全公司福利假一天。 有些人是今天開工,但是工作慢慢排,轉頭還要問一句:今年啥時發開
鄉親們!讀到這篇文章的你要出運了! 為什麼? 因為傳說當他人分享好消息跟愉悅的信息的時候,經過的人們都可以沾沾好運氣~ 第一件很棒的事情是!寒假作業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煉後,自然地從 GPT 身上長出果實了。寫得相當優秀,妥妥就是會加薪的表現,老闆總是畫大餅?沒關係,在這種評鑑的時候,也畫一個大餅
學生時期熱衷參加文學比賽。 徵求體裁:小說、新詩、古詩、散文、品德文。 小說項目直接放棄, 畢竟要求龐大字數,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寫出來的。 再者想出題材也不知如何鋪陳。 就算選修了現代小說課,也沒有幫助。 當時交的那篇作業,指導老師直指那是篇散文。 離開校園之後,還是認真地寫過幾次小說,開頭頗多,
前幾天,母親就一直叨唸著初三要變天。 根本沒放心上。 結果!初三真的整天都在下雨,聽到雨聲就覺得全身潮濕,懶洋洋地動不了。 拖延症發作。 如果想大掃除,那就一直維持著有作業要交的狀態。 至少繳交作業跟家裡整潔可以達到其中一個成就。 將近二十題的申論,且需加上數據與論證,這份作業一打開就頭痛。 如
過年不只是聽到自己的虛歲感覺驚恐,同時也年年驚覺父母親的歲數。 前兩年與手足也有聊到,要不要共同出資讓母親出國旅遊。 當時感覺郵輪也不錯,但後續就沒有後續,沒有繼續討論了。 父親不在討論範圍是有原因的。 略過父親不算是個好父親這點來看。 主要是因為他是個非常非常我行我素,且無法以常理判斷的人。
很多年都在外生活,老家的房間已經失去使用權,前幾年還會有負面情緒表示房間像個倉庫,後面幾年連床都沒得睡,只能睡在整理箱上,整理箱蓋每年都得壓破幾個。不太好睡的關係,守夜經常超過兩點,最長的一次六點都還醒著。 老家靠近山邊,又冷有潮濕,一到夜晚,簡直像是進到另外一個國度。 手足早早就睡,隔天還有排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晚了幾天,我家在今天吃爸爸節 選擇就近光顧時時香,一桌熱鬧 上週,在阿嬤家,家族聚會 一群不好意思被慶祝的爸爸們 哈哈哈 不管如何,挺爸快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年夜當天的早上,湯將一家人先將恆豪恆傑送到車站,陪著他們來到閘票口前。離開前双胞胎都拿到了兩個爸爸的壓歲錢紅包,這讓他們有點意外跟不好意思。他們沒想過會拿到父母家人以外的紅包,這小湯也很意外,跟爸地住的這些年他也沒見過爸地包給其他人過。他們互道了「新年快樂」就是明年見了。 除夕中午過後,湯將
Thumbnail
對於北漂的年輕人來說,每逢過年過節最辛苦的就是一票難求,但是對適婚年齡的北漂青年人而言卻是最好的藉口,買不到車票可以不用趕回家過年,最好別遇到那些三姑六婆的長輩問長問短的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與家人聊到小時候的過年儀式之一,必須搭長途客運到台北向一位將軍爺爺拜年。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甚清晰,記得父母會讓我們穿上新衣,小小鄉巴佬搭車必吐。到了爺爺家,都會喝一碗甜甜的蓮子銀耳湯,拿紅包。弟弟記得奶奶帶我們去吃當時美國進口的冰淇淋,這點我卻沒有印象。 這位爺爺其實是把未成年的爸爸
Thumbnail
今年除夕,我們家分兩半過。 母親與姐姐妹妹留在苗栗,我和父親回雲林陪阿嬤。 二伯父家的大大小小也都有回雲林,一行人聲勢壯大,我和父親兩人顯得單薄零落。 酸言酸語、背後說長道短、相互攻伐,以及錢的紛爭依舊,一如多年來的每一次過年,或是說,每一個日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我以為你已經對「過年」這件事駕輕就熟了? 「過年」這件事應該永遠不會「駕輕就熟」。有些人真的很難相處,即使是自己的親媽。
歡迎大家開工了。 年節時分,聽到不少故事,其中一則來自新聞,又是過年惹的禍。 過年氣氛,通常是到了元宵後,才會漸漸恢復正常,慢慢把心回到工作中。 新聞裡,因為大家團圓,家人,家族聚餐,難免會遇到層級不同的親戚,新聞中有一位因唱歌難聽而被叔伯打,還真是稀奇。 年輕人,通常吃完除夕團圓飯後,速速
Thumbnail
跟隨老爸留下的習俗,往年都是大年初一來走春,為全家點個平安燈,但這是老爸不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年,所以我們決定不在初一去人擠人,選擇初三來走春求平安,今天真的人比較少應該都把握假期出遊去了!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晚了幾天,我家在今天吃爸爸節 選擇就近光顧時時香,一桌熱鬧 上週,在阿嬤家,家族聚會 一群不好意思被慶祝的爸爸們 哈哈哈 不管如何,挺爸快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年夜當天的早上,湯將一家人先將恆豪恆傑送到車站,陪著他們來到閘票口前。離開前双胞胎都拿到了兩個爸爸的壓歲錢紅包,這讓他們有點意外跟不好意思。他們沒想過會拿到父母家人以外的紅包,這小湯也很意外,跟爸地住的這些年他也沒見過爸地包給其他人過。他們互道了「新年快樂」就是明年見了。 除夕中午過後,湯將
Thumbnail
對於北漂的年輕人來說,每逢過年過節最辛苦的就是一票難求,但是對適婚年齡的北漂青年人而言卻是最好的藉口,買不到車票可以不用趕回家過年,最好別遇到那些三姑六婆的長輩問長問短的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與家人聊到小時候的過年儀式之一,必須搭長途客運到台北向一位將軍爺爺拜年。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甚清晰,記得父母會讓我們穿上新衣,小小鄉巴佬搭車必吐。到了爺爺家,都會喝一碗甜甜的蓮子銀耳湯,拿紅包。弟弟記得奶奶帶我們去吃當時美國進口的冰淇淋,這點我卻沒有印象。 這位爺爺其實是把未成年的爸爸
Thumbnail
今年除夕,我們家分兩半過。 母親與姐姐妹妹留在苗栗,我和父親回雲林陪阿嬤。 二伯父家的大大小小也都有回雲林,一行人聲勢壯大,我和父親兩人顯得單薄零落。 酸言酸語、背後說長道短、相互攻伐,以及錢的紛爭依舊,一如多年來的每一次過年,或是說,每一個日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我以為你已經對「過年」這件事駕輕就熟了? 「過年」這件事應該永遠不會「駕輕就熟」。有些人真的很難相處,即使是自己的親媽。
歡迎大家開工了。 年節時分,聽到不少故事,其中一則來自新聞,又是過年惹的禍。 過年氣氛,通常是到了元宵後,才會漸漸恢復正常,慢慢把心回到工作中。 新聞裡,因為大家團圓,家人,家族聚餐,難免會遇到層級不同的親戚,新聞中有一位因唱歌難聽而被叔伯打,還真是稀奇。 年輕人,通常吃完除夕團圓飯後,速速
Thumbnail
跟隨老爸留下的習俗,往年都是大年初一來走春,為全家點個平安燈,但這是老爸不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年,所以我們決定不在初一去人擠人,選擇初三來走春求平安,今天真的人比較少應該都把握假期出遊去了!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