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閱讀的必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的 2022 年 11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e Need to Read

raw-image

小時候讀的科幻小說裡,閱讀常被某種更高效的知識獲取方式取代。神秘的「磁帶」會將知識載入大腦,如同程式載入電腦。

這類技術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不僅因難以構建閱讀的替代品,更因即使存在替代方案,其效用仍顯不足。閱讀關於 X 的內容不僅教授 X 本身,更傳授寫作技藝。[1]

此事重要嗎?若以他法取代閱讀,人們還需擅長寫作嗎?

關鍵在於:寫作不僅是傳遞思想的工具,更是孕育思想的過程。

優秀作者並非先構思再機械記錄所思所想。他們幾乎總會在寫作過程中發掘新見解。就我所知,此類發現無可替代。與人討論創意確能深化思考,但即便經歷此過程,伏案寫作時仍會湧現新發現。存在唯有透過書寫方能進行的思考模式。

當然存在無需寫作的思考方式。若問題無需深究,可憑空解決;若思考機械部件組裝,寫作助益有限;形式化描述的問題或可心算破解。但面對複雜模糊的難題時,書寫總能提供助力。這意味著不善寫作者在此類問題解決中常居劣勢。

不善寫作者難精於思辨,不善閱讀者難工於筆墨。此處「善」字具雙重意涵:既需擅長閱讀,亦需擇優而讀。[2]

單純渴求資訊者或可另闢蹊徑,然追求創見之人別無選擇。

註釋

[1] 有聲書雖能提供優質寫作範例,但被動聆聽對寫作技藝的啟發,遠不及主動閱讀。

[2] 「擅長閱讀」非指辨識文字之機械能力,重點在於從字裡行間萃取真義,而非僅止於頁面取詞。

avatar-img
116會員
175內容數
歡迎來到「最近學什麼」!學習是輸入、吸收、轉譯和輸出的過程,在這裡我將會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學到的一些有趣知識和見聞。不限於任何主題,只要是最近學到的知識,我都會分享,歡迎大家可以持續追蹤!有寫錯的地方,也歡迎格友不吝指教,讓我們一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學什麼 的其他內容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03 月的文章《The Best Essay》,探討一篇優秀文章的特質,指出最有價值的文章應探討深刻且出人意料的主題,啟發讀者,並帶來新穎的見解。撰寫優秀文章的關鍵在於選擇值得深入的問題,嚴謹的思考與重寫,使文章富有創意且具備啟發性。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03 月的文章《The Best Essay》,探討一篇優秀文章的特質,指出最有價值的文章應探討深刻且出人意料的主題,啟發讀者,並帶來新穎的見解。撰寫優秀文章的關鍵在於選擇值得深入的問題,嚴謹的思考與重寫,使文章富有創意且具備啟發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始終覺得精進(Mastery)、偉大(Great)這些概念是個好的目標,但要如何理解或追求似乎又變得很抽象。 這問題在 Paul Graham 寫出〈How to Do Great Work〉後,讀了數次後,對偉大的概念還是有點模糊。這問題在寫到偉大的公司和人物時,時不時就會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以下內容摘引自【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作者: 艾瑞克.喬根森
Thumbnail
PAUL GRAHAM 的《如何反駁》是網路上多數人公認理想的討論及表達不同意見的方法。本文以詳細分析與探討,希望讓網路上的討論能更好的瞭解彼此立場,並解決紛爭。本文是對 PAUL GRAHAM《如何反駁》的深入研究和闡述,以供討論、深究和研究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Paul Graham ,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2023 年七月,他發了一篇一萬兩千字的長文《 How To do Great Work 》,探討什麼是「偉大成就」的底層邏輯,橫跨所有領域皆適用。
Thumbnail
Paul Graham ,電腦科學家,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在他的 12000 字部落格長文《How To Do Great Things》中,他整理了許多不同領域中「如何做出偉大成就」的心法。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始終覺得精進(Mastery)、偉大(Great)這些概念是個好的目標,但要如何理解或追求似乎又變得很抽象。 這問題在 Paul Graham 寫出〈How to Do Great Work〉後,讀了數次後,對偉大的概念還是有點模糊。這問題在寫到偉大的公司和人物時,時不時就會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以下內容摘引自【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作者: 艾瑞克.喬根森
Thumbnail
PAUL GRAHAM 的《如何反駁》是網路上多數人公認理想的討論及表達不同意見的方法。本文以詳細分析與探討,希望讓網路上的討論能更好的瞭解彼此立場,並解決紛爭。本文是對 PAUL GRAHAM《如何反駁》的深入研究和闡述,以供討論、深究和研究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Paul Graham ,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2023 年七月,他發了一篇一萬兩千字的長文《 How To do Great Work 》,探討什麼是「偉大成就」的底層邏輯,橫跨所有領域皆適用。
Thumbnail
Paul Graham ,電腦科學家,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在他的 12000 字部落格長文《How To Do Great Things》中,他整理了許多不同領域中「如何做出偉大成就」的心法。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