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是鐵道迷,但搭著最近採草莓的熱潮,苗栗大湖周邊的景點似乎又被大家翻過一輪,找到了這座百年車站,這座車站看起來平凡,旁邊卻有一座相當靜膩的文化園區,兩棟日式木造建築和小庭院,每月還會舉辦客家文藝活動,很適合坐火車來個文化輕旅行。
造橋這個地名大家應該不陌生,之前在還有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時候,造橋收費站就常常出現在眼前;這一站是竹南往山線的下一站,車站很小,遊客也不多,所以是台鐵車站等級最低的招呼站,目前並無站務員看守。
左手邊的售票口已被鐵窗圍起
車站進出無需購票,由旅客自發性刷卡進出
到造橋車站後,映入眼前的第一幕就是那大大的南瓜裝置藝術,造橋鄉多為丘陵地,加上氣候溫和,排水良好,非常適合種植南瓜,每年5-6月為「造橋南瓜節」,是當地一大盛事,過去幾年皆在「苗翔牧場」舉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他們粉專,一同來參加。
造橋車站前大大的南瓜裝置看版
我們來造橋車站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吃剛剛在大湖買的草莓麻糬,因為進入車站不用購票,連月台票都不用,完全就是一個「免費賞火車兼發呆」的地點,我們一家人就在月台旁的木椅上,曬著暖暖冬陽,邊吃麻糬邊看列車經過,十分愜意。
造橋車站雖然小,但是周邊設施還算做得周全,例如無障礙步道和電梯都有
車站維護的很乾淨,周邊景致也一望無遺
造橋車站雖然已百年,但維護的不錯,除了周遭環境青山綠水,一望無際十分舒服外,車站的外牆還有許多客家習俗的介紹,當時就覺得這個車站很不一樣,難道這種小地方,會有很多觀光客嗎?
車站外牆的客家習俗解說
正當吃完麻糬想走人時,突然看到車站有兩棟黑色的日式木造建築,搭配小小的池塘與石橋,滿滿的日式氛圍,令人不禁驚呼,怎麼會有一處這麼美卻又低調的庭院在這呢?
造橋車站旁的日式建築
很喜歡這個日式陽台,在這裡曬太陽好舒服
園區共有兩棟木造建築,過橋的另一棟比較小間的是副站長宿舍
看了說明告示,才發現這裡過去是站長與副站長的宿舍,也是百年建築,當時用上等檜木搭建而成,是當年數一數二好的驛長宿舍;在2022年,由「山線百年客家輸出」進駐,推出不少藝文活動,主要都是以客家文化為主。
站長宿舍前方掛有山縣百年客家輸出的門擋
過去兩年,工作室策劃了許多活動,有音樂,也有美食,希望以推廣客家文化的理念,串連在地居民與外來遊客,在今年2月也即將推出一場「陶藝工作坊」,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他們粉專報名。
剛好在我們去的前一天舉辦了兩場活動,不然這兩個主題都好吸引我
在宿舍外面,設有許多文史解說碑,介紹了造橋地區的產業與歷史,看了才知道這裡曾經因為有座礦場而紅極一時,歷經時代變遷,油礦業轉成磚瓦生產,直至近期才改為畜牧為主,讓這個鄉鎮又恢復了過往的寧靜。
圍繞在宿舍旁的文史解說碑可以幫助了解造橋鄉歷史
在園區內還可以看到有一座古井與汲水站,都是當時日治時代就存在的,造橋地區由地勢不平,早期居民常常需要上山取水,所以宿舍前方的古井便是當時第一口井,當時翻修時就沒有將他們拆除,主要就是因為考量其對於造橋過去扮演重要性,同時提醒居民,造橋缺水,取水不易,大家要珍惜用水啊!
古井與汲水站皆未移除,因為這是過去造橋居民生活的重要角色
這次真的要離開了,眼尖的哥哥走過車站前,突然看到一台掛在牆上的電話機,他好奇地問我這是什麼?我宛如看到古董般的睜大眼睛,告訴他這是我們以前沒有手機的時候打電話用的,現在手機普及,早已沒有人在使用,根本連電話卡都很難買了!
我想,這台公共電話應該跟這座車站,旁邊的日式宿舍一樣,都是造橋人的回憶,所以才讓他也靜靜地跟他們一起存在吧!
公共電話雖現已無人使用,仍予以保留,因為他也是造橋人回憶的一部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您的鼓勵是我的創作動力喔!
追蹤FB/IG有更多景點介紹:Ivytravel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