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因記憶有限、知識累積與溝通需求,會透過筆記整理資訊,以利回顧知識與會議紀錄,提高生產效率。
市場主流仍以 ChatGPT 進行規劃與文案撰寫,雖可整理筆記,但因屬於廣泛型 AI,在作為筆記整理的 AI 軟體,體驗未必最佳。
而 Google 針對筆記需求,推出 NotebookLM,專為筆記管理設計,具備以下多項優勢:
可整合多種不同類型的資料與及數據,能上傳 PDF、音檔、網站網址、YouTube 以及 Google 雲端的資料作為 AI 的學習資料,一個筆記資料最多能上傳 50 個檔案,並能根據資料生成關聯的摘要內容。
網格式介面分類應用
下圖所示,能根據筆記類型的不同快速的分類內容,方便整理不同類型的筆記。
三格式操作介面
分為來源(上傳資料)、對話(與AI對話)與Studio (資料整理)區,能不假思索地就能快速上手功能,快速使用各種功能。
可分享筆記AI給其他人使用
只要對方有 Google 帳號,就能將收集的筆記資料彙整給其他人使用。
NotebookLM 的資料整理都會盡量以上傳的檔案做為資料來源,並在每次的回答,附上來源,如下圖所示,在每個答案會有一個數字,數字代表上傳的第幾份資料,點開數字可以看到擷取自該檔案的哪一段內容,可進一步的用人工審查內容的錯誤,避免AI幻覺的出現。
學習的重點在於輸出,能將知識進行輸出才是真正的學習
NotebookLM 著重在筆記情境,因此如何比其他筆記軟體,更強化知識的學習力,也是它的價值所在,它用了以下的方式強化用戶的學習能力:
Studio 提供語音摘要的功能,可將所有要學習的筆記進行 AI 摘要,並整理成語音檔案,提供喜愛用音檔學習的聽覺人,利用聽力強化自身的學習力。
當然也可以跟ChatGPT 一樣,根據想要的學習內容,請 AI 整理內容,加快學習的效率,如果不太會詢問,也提供建議詢問的內容,供用戶選擇。
要知道自己是否有將知識學習進去,重點在於能否輸出知識,因此 NotebookLM 提供研讀指南功能,可擬定測驗題目與解答,讓自己做個簡單的小測驗,方便檢驗學習狀況,並也會提供關鍵詞彙,強化學習記憶。
職場的重要能力在於知識累積與順暢溝通,因此 NotebookLM 同樣能協助我們這兩個方面的能力,運用方法如下:
不同語言有不同的強勢領域,但大部分人的人很難精通多種語言,但我們可以將不同的外語知識匯入筆記,利用 AI 轉換成中文摘要,進行知識的學習。
可以匯入逐字稿、照片與音檔,讓 NotebookLM 整理會議重點,確保會議的溝通狀況。
匯入多個專案內容,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專案資料庫,提供給自己後續回顧專案內容,或是分享給新人,做為新人引導快速進入專案狀況。
筆記是職場上,經常會有的行為,而 Google 推出 NotebookLM ,確實能協助幫忙閱讀複雜的文件、節錄訓練課程的重點與會議紀錄,大大的提高職場上的效率,且如果是經常使用 Google workspace 進行日常作業的用戶,更能提供軟體間順暢的流程體驗,強化日常運用,因此在整理筆記的情境,使用 NotebookLM ,仍是我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