睏讀:中國史 X 民國初年袁世凱時期 I (國中版)

睏讀:中國史 X 民國初年袁世凱時期 I (國中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教主的話

有鑑於大家睡眠不足,所以推出一系列睡覺為名的單元文章,篇幅大約都控制在五分鐘內,是希望大家能利用零碎時間有效掌握學習內容。當然,想要學得好,自己要花點苦工夫是免不了的。


南北對峙之局

袁世凱從鎮壓到談判

中華民國在1912年成立意味著革命派的成功,而在清帝國的眼中就是一個叛亂行為,於是清廷派遣袁世凱前往處理叛亂。

袁世凱手握新軍重兵,對於中華民國這新興的政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從中華民國的角度來看,接下來可能是長期的內戰局面。為了終結清帝國統治,順利建立民國,避免形成南北對立內戰的局面,於是孫中山向袁世凱提出:

願意讓出臨時大總統的位子,而袁世凱你要終結清朝的統治

清帝溥儀退位

從袁世凱的角度來看,他有兩個選擇:

  1. 滅了中華民國,完成清帝國交代的任務
    然而,袁世凱知道今天受清政權重用的原因,是因為中華民國政權的存在,若將中華民國剿滅了,自己就沒有受到重用的理由了。
  2. 接受中華民國的利益交換
    袁世凱也知道,若清朝統治結束,中華民國又讓出臨時大總統的位子給他。袁世凱他就是名副其實的政權第一人,實質掌握國家大權的那個人。

在如此誘人的條件下,袁世凱接受孫中山提出的條件,便回頭逼迫清朝皇帝退位,終結中國千年來的帝制體制。


孫中山的伏筆

難道革命派人士為了民國可以順利的成立,願意將自己努力打下的江山轉手交給原本的敵人袁世凱嗎??
當然!不!願!意!

因此孫中山在交出臨時大總統的位置之前,先頒布了一條法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簡稱:《臨時約法》)。《臨時約法》將中華民國的體制由總統制改為內閣制。

簡單來說,就是權力的中心由總統為主改由國會多數黨主導的政府,也就是說,贏得中華民國第一次國會選舉,成為國會多數的政黨,才是真正掌握國家運作的人/勢力。

袁世凱遷都北京
袁世凱、孫中山的政治角力,並不止於讓出臨時大總統、頒布《臨時約法》等政治攻防上,原本孫中山還希望袁世凱到南京就職,但袁世凱不甩孫中山就將臨時政府遷到北京去,將臨時政府掌控在袁世凱北洋軍隊的勢力範圍中。

小結

袁世凱手握新軍重兵讓他在談判中佔據優勢,最終接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清帝國則成為袁世凱成功的犧牲者,而革命派人士保住他們的成果中華民國政權,並且在交出大總統職位前頒布《臨時約法》,留下未來得以繼續掌握國家的伏筆 ─ 國會選舉

avatar-img
啾巴老師的沙龍
413會員
88內容數
「台灣籃球人,不可不知台灣籃球事」身為台灣籃球人一份子的你,可以在這份專題看到關於台灣籃球過往的人、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