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供香大揭密:從經典根源到清淨象徵,你都知道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到佛教禮儀,許多人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一定是焚香雲繞、香氣芬芳的場景。可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佛門裡會如此看重供香?它的歷史根源,又能追溯到哪些經典?今天就帶你走進「香供養」的多重世界,讓你在下次拈香時,更懂得它背後的意義與智慧

據**《蘇悉地羯羅經》記載,燒香與塗香、華鬘、飯食、燈明並列為五種供養方式**。這在密教儀式中更是舉足輕重,經常被視作「六種供養」之一。其實,佛教之所以重視香,與它「遍至法界」的象徵密不可分。早在**《大日經》中,就以「天上樹王開敷」的比喻形容香氣隨風遍佈,象徵功德與智慧普及眾生**。

若深入探究,你會發現「供香」並不只有一種形式。在密法中,丸香被視為煩惱總集散香則象徵更細微的心垢。行者將它們投入火爐焚燒,寓意焚除種種障礙。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亦有以雜花末香供奉七寶妙塔的描寫,而《維摩詰經》中的「香積國土」,更賦予了「香」一種滲透生活與說法**的清淨氛圍。

除了歷史淵源與儀式需求,在佛教教義方面,香更代表清淨與信仰,尤其在戒、定等修行次第中扮演關鍵角色。傳統香讚中的「戒定真香」一句,就是提醒行者,見到或聞到香氣時,應反省自己是否持戒清淨、修禪定;同時,也象徵對佛法的深切信賴

最後,你或許會發現,供香帶來的不只是莊嚴的儀式,更提醒行者如何讓「香」沉澱內心。倘若清香能驅散雜念,使人安住於當下,那它便不僅是一柱煙霧,更是一座人與佛菩薩之間的橋樑。下回當你走進佛寺,看到焚香飄散時,不妨想想這些千年經典對香的詮釋。或許,也能在微微上升的香煙裡,感受到一絲佛法的清涼與自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拜拜的日常生活
14會員
68內容數
這記錄拜拜的日常,何時拜?禮敬誰?祭祀誰?如何拜?供品是什麼? 拜拜的理由很簡單,它能解厄消災,保佑平安和財運,同時展現孝道和對祖先的懷念。這麼多好處,為什麼不拜拜呢? 人生老病死婚喪喜慶都會要拜拜。 拜拜帶來心靈上的寧靜,其力量就像是潛能開發,能夠喚起人內心深處的強大能量,與未知的大自然產生共鳴,形成一種堅定的氣勢。
拜拜的日常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2/17
🔥 香的神話起源:九天玄女與燃香治病 🔥 在千年的傳統文化中,香一直被視為人與神靈溝通的橋樑,亦是淨化身心、療癒病痛的靈物。然而,近年來,部分人對焚香產生誤解,認為香煙是污染物,甚至有人將祭祀用香視為危害健康的元兇。但其實,祭祀用香的歷史淵源深遠,並非現代認知的「燃燒產物」,而是承載敬天法祖、
Thumbnail
2025/02/17
🔥 香的神話起源:九天玄女與燃香治病 🔥 在千年的傳統文化中,香一直被視為人與神靈溝通的橋樑,亦是淨化身心、療癒病痛的靈物。然而,近年來,部分人對焚香產生誤解,認為香煙是污染物,甚至有人將祭祀用香視為危害健康的元兇。但其實,祭祀用香的歷史淵源深遠,並非現代認知的「燃燒產物」,而是承載敬天法祖、
Thumbnail
2025/02/13
你或許曾在廟宇裡看過縷縷青煙,也曾在禪堂裡聞過幽幽香氣,甚至在家中祭祖時燃起幾炷香。究竟,香除了製造「煙霧繚繞」的氛圍,能否真的改變我們的命運?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種表面形式。 如果你正處在「想靠拜神翻轉人生」與「懷疑燒香只是一種象徵」的拉鋸之中,不妨先放下成見,來看看我們為你整理的六
Thumbnail
2025/02/13
你或許曾在廟宇裡看過縷縷青煙,也曾在禪堂裡聞過幽幽香氣,甚至在家中祭祖時燃起幾炷香。究竟,香除了製造「煙霧繚繞」的氛圍,能否真的改變我們的命運?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種表面形式。 如果你正處在「想靠拜神翻轉人生」與「懷疑燒香只是一種象徵」的拉鋸之中,不妨先放下成見,來看看我們為你整理的六
Thumbnail
2025/01/16
沉香是四大名香之首,常被用於拜拜。本文介紹沉香的三大產地:惠安系、星洲系和莞香系,詳細說明各系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主要產區和結香樹種.....
Thumbnail
2025/01/16
沉香是四大名香之首,常被用於拜拜。本文介紹沉香的三大產地:惠安系、星洲系和莞香系,詳細說明各系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主要產區和結香樹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許多人從小就跟著家中長輩拜神、祭祖,天天聞著香味,但您知道在傳統香文化裡,有個著名的「四大名香」說法嗎?它們就是「沉、檀、龍、麝」。 以下內容將帶您初步認識這四種珍貴香料的由來與特色,並說明為何它們能在各種合香配方裡穩居核心地位。
Thumbnail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許多人從小就跟著家中長輩拜神、祭祖,天天聞著香味,但您知道在傳統香文化裡,有個著名的「四大名香」說法嗎?它們就是「沉、檀、龍、麝」。 以下內容將帶您初步認識這四種珍貴香料的由來與特色,並說明為何它們能在各種合香配方裡穩居核心地位。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好友兼老師,一位不製香的製香師: 西安老張。 藏香的大致分類,按形:粉,塔,線 按照出處:寺院出品,市面香廠&手工作坊,藏醫院等。 細說寺院出品的:大家覺得寺院出的香會這個那個,有這個功能那個功能,加了這個那個的。對這些都是會有的,但是微乎其微。大家選擇的時候可以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好友兼老師,一位不製香的製香師: 西安老張。 藏香的大致分類,按形:粉,塔,線 按照出處:寺院出品,市面香廠&手工作坊,藏醫院等。 細說寺院出品的:大家覺得寺院出的香會這個那個,有這個功能那個功能,加了這個那個的。對這些都是會有的,但是微乎其微。大家選擇的時候可以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好友兼老師,一位不製香的製香師: 西安老張。 藏香是藏族地區和藏傳佛教傳統香品,主要用於佛教祭祀活動,也有少量用於家居的凈晦辟邪。藏香大約產生於唐代,文成公主進藏帶去了佛像、佛經和香品香方,後來藏地人民根據當地的生活習俗、文化、氣候、功用需求等特點不斷對香方進行調整,以達到更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好友兼老師,一位不製香的製香師: 西安老張。 藏香是藏族地區和藏傳佛教傳統香品,主要用於佛教祭祀活動,也有少量用於家居的凈晦辟邪。藏香大約產生於唐代,文成公主進藏帶去了佛像、佛經和香品香方,後來藏地人民根據當地的生活習俗、文化、氣候、功用需求等特點不斷對香方進行調整,以達到更
Thumbnail
朋友到日本,總記得幫我帶一盒當地的線香,好美好香好喜歡❤️ 這次是來自廣島尾道千光寺的香,味道是我愛的老山白檀。打開盒子撲鼻而來就是讓人心安的檀香氣息,點燃後檀香中帶有淡淡花香氣,令人感到相當療癒。
Thumbnail
朋友到日本,總記得幫我帶一盒當地的線香,好美好香好喜歡❤️ 這次是來自廣島尾道千光寺的香,味道是我愛的老山白檀。打開盒子撲鼻而來就是讓人心安的檀香氣息,點燃後檀香中帶有淡淡花香氣,令人感到相當療癒。
Thumbnail
黃熟香 四覬 白附子 二覬 丁香皮 五兩 藿香葉 四兩 零陵香 四兩 檀香 四兩 白芷 四兩 茅香 二覬 茴香 二覬 甘松 半觔 乳香 一兩(另研) 生結香 四兩 棗 半覬焙乾 又方入蘇合油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窨月餘作丸或餅炙之
Thumbnail
黃熟香 四覬 白附子 二覬 丁香皮 五兩 藿香葉 四兩 零陵香 四兩 檀香 四兩 白芷 四兩 茅香 二覬 茴香 二覬 甘松 半觔 乳香 一兩(另研) 生結香 四兩 棗 半覬焙乾 又方入蘇合油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勻窨月餘作丸或餅炙之
Thumbnail
在台灣這個各種宗教混雜,各門各派都滿盛行的地方,拿香拜拜並不算陌生。只是很少人清楚,拜拜拿的香,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
Thumbnail
在台灣這個各種宗教混雜,各門各派都滿盛行的地方,拿香拜拜並不算陌生。只是很少人清楚,拜拜拿的香,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
Thumbnail
談起香料,你想到的是餐桌上的佐料,抑或是遙遠古代橫跨東西兩個文化的貿易史?香料的種類繁多,在不同的時期、地域下的種類,都隨著時人文化的喜好,有不同的呈現面貌⋯⋯。
Thumbnail
談起香料,你想到的是餐桌上的佐料,抑或是遙遠古代橫跨東西兩個文化的貿易史?香料的種類繁多,在不同的時期、地域下的種類,都隨著時人文化的喜好,有不同的呈現面貌⋯⋯。
Thumbnail
五感體驗,是每個人都必然會有的生理感受,而其中的嗅覺,更是最為主觀的感受。每個人的嗅覺體驗都與自身的身體基因、喜好愛惡,以及過往的回憶感受,有著相當深刻的連結,因而每個人對於嗅覺的感受都可說是多少有些不同的⋯⋯。
Thumbnail
五感體驗,是每個人都必然會有的生理感受,而其中的嗅覺,更是最為主觀的感受。每個人的嗅覺體驗都與自身的身體基因、喜好愛惡,以及過往的回憶感受,有著相當深刻的連結,因而每個人對於嗅覺的感受都可說是多少有些不同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