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參與硫磺島和沖繩之戰 - 匹茲堡號重巡洋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955年10月11日的匹茲堡號

1955年10月11日的匹茲堡號


匹茲堡號重巡洋艦(USS Pittsburgh,CA-72),原名奧爾巴尼號重巡洋艦(CA-72),是美國海軍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也是第三艘以此名字命名的艦船。該船於1943年2月3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的伯利恆造船公司的福爾河造船廠安放龍骨,於1944年2月22日下水,並於1944年10月10日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成為金里奇上校的指揮艦。


▪︎船艦特徵

排水量:13,818噸

:205.26公尺

:21.59公尺

吃水:6.25公尺

航速:33節(61公里/小時;38英哩/小時)

人員:1,142名軍官和士兵

武器:9 × 8 吋(203公釐)/55 口徑火砲、12 × 5 吋(127公釐)/38 口徑火砲、48 × 博福斯 40毫米火砲、22 × 厄利孔 20毫米機關炮

飛機:4



|服役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4年至1945年)

匹茲堡號沿著東海岸和加勒比海航行,然後於1945年1月13日從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出發,前往太平洋戰區執行任務。在訪問巴拿馬並在夏威夷群島周圍進行最後的砲術演習後,她於2月13日被分配到位於烏利西環礁的第58快速航空母艦特遣艦隊(TF-58),該艦隊以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為中心組建。

▪︎硫磺島

該部隊於2月10日啟航進攻硫磺島,並於2月16日和17日對東京附近的機場進行航母空襲,從而將日軍的空中反應限制在2月19日的初次登陸階段。2月25日對東京和3月1日對琉球群島的進一步攻擊是對上述行動的補充。 特遣艦隊於3月4日從烏利西環礁起航,於3月18日至19日砲擊九州的機場和其他軍事設施。第二天,一架日本飛機用兩枚250公斤炸彈擊中了美國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導致其飛行甲板上裝有燃料和武器的飛機起火,航空母艦失去所有動力。匹茲堡號趕到並從水中救起34名船員,並與輕型巡洋艦聖達菲號莫比爾號比洛克西號一起設法將拖纜拉上航母,進行開始拖曳航空母艦的任務。巡洋艦持續協助脫困,直到3月20日中午,富蘭克林號才得以擺脫拖帶,並依靠自身動力繼續前進。在此期間,金里奇上校在艦橋上停留了48小時。


碧藍航線 匹茲堡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匹茲堡 同人創作

▪︎沖繩

3月23日至4月27日期間,匹茲堡號護衛著航空母艦,為沖繩島的入侵做好了初步準備,並提供了掩護和支援。敵方機場已經被截斷,部隊得到航母的近距離空中支援。匹茲堡號協助擊退敵人的空襲,並派出偵察機營救被擊落的飛行員。在烏利西環礁補給後,艦隊於5月8日啟航,攻擊琉球群島和日本南部。


颱風過後的匹茲堡號,船頭部分失蹤。

颱風過後的匹茲堡號,船頭部分失蹤。


▪︎遭受颱風破壞

6月4日,匹茲堡號受到颱風的影響,巨浪高達100英尺(30公尺),她的右舷偵察機被彈射器彈起,被風吹到甲板上,不久後,第二層甲板也彎曲了。她的船頭被向上推,然後被剪斷,但沒有人員傷亡。匹茲堡號在港區與風暴搏鬥,並設法避免被漂流的船頭結構擊中,在前艙壁被支撐住的同時,借助發動機的動力,使她四分之一船身面向海面。經過七個小時與風雨奮戰,颱風離開後,匹茲堡號以 6 節(11公里/小時)的速度駛向關島,於6月10日抵達。她的船頭綽號為「麥基斯波特」(匹茲堡郊區),後來被拖船打撈並帶至關島。由於位於麻薩諸塞州昆西市福爾河造船廠的伯利恆造船公司的鋼板焊接不良,104英尺長的船頭部分斷裂,颱風造成的破壞也為她贏得了「世界上最長的船」的綽號,因為船頭和船尾相距數千英里。 6月24日,匹茲堡號以安裝暫時船頭離開關島,前往普吉特灣海軍船廠,並於7月16日抵達。戰爭結束後,該艦仍在維修中,於1946年3月12日轉為預備役,並於1947年3月7日退役。


1952年5 月8日,匹茲堡號停泊在克里特島蘇達灣。

1952年5 月8日,匹茲堡號停泊在克里特島蘇達灣。

▪︎大西洋和地中海,1951至1954

由於韓戰要求美國海軍實力大規模恢復,匹茲堡號於1951年9月25日重新服役,由普雷斯頓 V. 默瑟上校指揮。她於10月20日啟航前往巴拿馬運河,離開古巴關塔那摩灣,並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準備於1952年2月11日隨第六艦隊出航執行任務。 在她第二次地中海服役期間,她於12月1日啟航,懸掛東大西洋和地中海海軍總司令傑羅德·賴特中將的旗幟,於1953年1月對印度洋進行了一次友好巡航。1954 年夏天,她在東海岸和加勒比地區開展了進一步的行動。1954年7月29日,匹茲堡號在聖勞倫斯河航行時與另一艘船相撞,船體的損壞處在水線以上,隨後破損被修復。


碧藍航線 匹茲堡

碧藍航線 匹茲堡

▪︎太平洋,1954年至1956年

1954年10月21日,她透過巴拿馬運河加入太平洋艦隊,以長灘為母港。她啟航前往遠東,於11月13日停靠珍珠港,並於11月26日抵達橫須賀。她加入第七艦隊,協助掩護中國國民黨對大陳島的防禦以及平民和非必要軍事人員的撤離。該船於1955年2月16日離開日本,恢復向西海岸航行,然後於10月28日向普吉特海灣海軍造船廠報告退役。

|退役及出售,1956年至1974年

匹茲堡號於1956年4月28日轉入預備役,並於1956年8月28日在布雷默頓退役。匹茲堡號的錨陳列在匹茲堡阿勒格尼中心兒童博物館前,艦鐘則陳列在匹茲堡士兵和水手紀念館和博物館前。


碧藍航線 匹茲堡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匹茲堡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藍光雨-avatar-img
2025/02/14
很棒的文章,大開眼界喔!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4
藍光雨 感謝支持🤣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8.0K會員
968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USS Princeton,CVL-23)是一艘美國海軍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的第二艘,二戰期間活躍於太平洋,她於1942年下水,並於1944年萊特灣海戰中沉沒。
Thumbnail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USS Princeton,CVL-23)是一艘美國海軍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的第二艘,二戰期間活躍於太平洋,她於1942年下水,並於1944年萊特灣海戰中沉沒。
Thumbnail
加利福尼亞號戰艦(USS California,BB-44)是美國海軍在1916年10月安放龍骨、1921年8月服役期間建造的兩艘田納西級戰艦中的第二艘。她們的武器裝備有四座三砲砲塔,共十二門14吋(356公釐)火砲。加利福尼亞號在和平時期一直擔任太平洋戰鬥艦隊的旗艦。
Thumbnail
加利福尼亞號戰艦(USS California,BB-44)是美國海軍在1916年10月安放龍骨、1921年8月服役期間建造的兩艘田納西級戰艦中的第二艘。她們的武器裝備有四座三砲砲塔,共十二門14吋(356公釐)火砲。加利福尼亞號在和平時期一直擔任太平洋戰鬥艦隊的旗艦。
Thumbnail
俄克拉荷馬號戰艦(USS Oklahoma,BB-37)是紐約造船公司為美國海軍建造的內華達級戰艦,她是美國第一艘燃油無畏艦。該艦於1916年服役,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第六戰艦支隊的一部分,保護穿越大西洋的盟軍護航隊。戰後,她在美國戰鬥艦隊和偵察艦隊服役。
Thumbnail
俄克拉荷馬號戰艦(USS Oklahoma,BB-37)是紐約造船公司為美國海軍建造的內華達級戰艦,她是美國第一艘燃油無畏艦。該艦於1916年服役,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第六戰艦支隊的一部分,保護穿越大西洋的盟軍護航隊。戰後,她在美國戰鬥艦隊和偵察艦隊服役。
Thumbnail
匹茲堡號重巡洋艦(USS Pittsburgh,CA-72),原名奧爾巴尼號重巡洋艦(CA-72),是美國海軍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也是第三艘以此名字命名的艦船。該船於1943年2月3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的伯利恆造船公司的福爾河造船廠安放龍骨。
Thumbnail
匹茲堡號重巡洋艦(USS Pittsburgh,CA-72),原名奧爾巴尼號重巡洋艦(CA-72),是美國海軍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也是第三艘以此名字命名的艦船。該船於1943年2月3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的伯利恆造船公司的福爾河造船廠安放龍骨。
Thumbnail
路易斯維爾號(USS Louisville,CL/CA-28)是北安普頓級巡洋艦,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命名的船艦,她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都很活躍,路易斯維爾號是第一艘在乾船塢建造的大型軍艦。
Thumbnail
路易斯維爾號(USS Louisville,CL/CA-28)是北安普頓級巡洋艦,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命名的船艦,她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都很活躍,路易斯維爾號是第一艘在乾船塢建造的大型軍艦。
Thumbnail
摩爾曼斯克號(SN Murmansk),原名密爾瓦基號(CL-5)是1920年代為美國海軍建造的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該艦早期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分配給亞洲艦隊和戰列艦隊。1941年,她被分配到中立巡邏隊,直到1941年底在紐約進行改裝。1944年,她被暫時調往蘇聯海軍並以摩爾曼斯克號服役。
Thumbnail
摩爾曼斯克號(SN Murmansk),原名密爾瓦基號(CL-5)是1920年代為美國海軍建造的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該艦早期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分配給亞洲艦隊和戰列艦隊。1941年,她被分配到中立巡邏隊,直到1941年底在紐約進行改裝。1944年,她被暫時調往蘇聯海軍並以摩爾曼斯克號服役。
Thumbnail
西維吉尼亞號戰艦(USS West Virginia BB-48)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艦,為科羅拉多級戰艦的三號艦,她是美軍第二艘以西維吉尼亞州為名的軍艦,亦是美國在1934年文森 - 特里梅法案(Vinson-Trammell Act)通過前最後一艘建成的戰艦。
Thumbnail
西維吉尼亞號戰艦(USS West Virginia BB-48)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艦,為科羅拉多級戰艦的三號艦,她是美軍第二艘以西維吉尼亞州為名的軍艦,亦是美國在1934年文森 - 特里梅法案(Vinson-Trammell Act)通過前最後一艘建成的戰艦。
Thumbnail
波特蘭級是繼《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後由美國海軍建造的第三型重巡洋艦。第一批「條約巡洋艦」是於1926年下訂的兩艘彭薩科拉級,其強調武器和速度,而犧牲了防護。緊隨其後的是下訂於1927年的六艘北安普頓級,其裝甲較前型更厚實,並首先使用了三座三聯裝炮塔的配置,這成為了之後美國海軍重巡洋艦的標準配置。
Thumbnail
波特蘭級是繼《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後由美國海軍建造的第三型重巡洋艦。第一批「條約巡洋艦」是於1926年下訂的兩艘彭薩科拉級,其強調武器和速度,而犧牲了防護。緊隨其後的是下訂於1927年的六艘北安普頓級,其裝甲較前型更厚實,並首先使用了三座三聯裝炮塔的配置,這成為了之後美國海軍重巡洋艦的標準配置。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