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是皇帝的專利
歷代皇朝祭祀天地是古代帝王的權利,未經許可其他人都不可代替祭天,就是為了彰顯君權神授代天行政的普遍政治意義。然而皇四子胤禛恭代祭天,能透露出康熙皇帝儲君遴選皇位继承人嗎? 而從康熙實錄統計出康熙帝遣官及大臣 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共 34次,皇子有7次。康熙六十年及康熙六十一年皇四子胤禛恭代祭天共2次。
戊辰。太常寺題、萬壽節、請遣散秩大臣伯法爾薩、致祭太廟後殿。得旨、法爾薩身材短小、不知禮節、不壯觀瞻。引導之人。亦藐視之。天地太廟社稷、俱系大祭、理宜敬謹。如散秩大臣尚崇廙等、為人輕佻不應令其行禮。必將知進退之節、威儀可觀之大臣遣往行禮方善。著大學士等、會同禮部、將諸皇子、及王以下大臣等另行開列具奏。
(摘錄:《清實錄康熙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91‚第62行。)
大學士等遵旨議覆、各壇廟遣往祭祀行禮、除顯親王衍潢、信郡王德昭、貝子魯賓、公准達、登色、內度、塞勤、經召、傅曾等、或年少、或有疾。及散秩大臣孫承恩、法爾薩、年少。富大禮、有疾。均不開列外。將已封諸皇子、另開一摺。諸王、貝勒、公等、並內大臣、及都統等、開列一摺。
(摘錄:《清實錄康熙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91‚第65行。)
而有關於康熙朝祭祀,康熙實錄上有一段記載,說遣散秩大臣伯法爾薩祭祀太廟時候不知禮節、散秩大臣尚崇廙等、為人輕佻不應令其行禮,有疾病的人或年少均不應派去參加祭祀。以後把他們排除在祭祀名單裏,所以表情、態度、虔誠、等的表現力及身體狀況等等是康熙皇帝考慮祭祀人選的因素。
候皇上圈出、交太常寺。嗣後遇祭祀日、開列請旨上朱筆圈出皇三子和碩誠親王允祉、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禎皇五子和碩恆親王允祺、皇七子多羅淳郡王允佑、皇十子多羅敦郡王允䄉、皇八子多羅貝勒允禩、皇九子固山貝子允禟、皇十二子固山貝子允祹、世子弘升、世子弘晟、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署領侍衛內大臣事多羅貝勒滿篤祜、鎮國公吳爾占、德普、輔國公振衡星尼阿布闌、訥圖、領侍衛內大臣公馬爾賽、阿爾松阿散秩大臣宗室增盛、都統圖思海安鮐楊都、托賴、尚書孫渣齊、賴都交付太常寺臨祭祀時請旨尋太常寺以萬壽節、遣官致祭太廟後殿請旨上命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禎行禮。
(摘錄:《清實錄康熙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91‚第65行。)
而從康熙實錄上記載康熙帝用朱筆圈出一些可以去參加祭祀的候選人名單,是數人,而皇子中就有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禎、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皇十子允䄉、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子允禟、皇十二子允祹等人,而並不是只皇四子胤禛一個人可以代表康熙帝恭代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