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與神學建構(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很高,所以被人家罵之後大多會抓狂。

所以這時候發明了很多奇怪的教義,將教皇的地位無限提昇。終於,來到一個讓各國國王都很不安的程度,因為教皇可以任命國王。

這多少也是各國自找,因為法王為了合理化自己政權,找教皇為他加冕,這等於自己把頭伸給教皇控制,更別提後來一票國家的國王有樣學樣,直到哪天得罪教皇被拔冠才知道麻煩大了。

這時期的歐洲很亂,政權擺來擺去,還好這時期封建主義的貴族義務也因此被較好的落實,國家間的紛爭很少直接波及民眾,頂多貨幣混亂而已(狼與新香料的故事有類似的描述),也因此有更多人躲進修道院或者大學去,然後發表更多對時局不滿的東西,有些得罪國王,有些得罪教廷,不小心就要流亡去其他國家,躲到另一間大學,反正只要兩國正好互相敵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是的,歐洲小國林立又互相打來打去,反倒讓學術成果大幅成長。過去將近千年,主宰教會的科學理論都是亞里斯多德的(例如地心說,對,這不是教會的主張,是亞里斯多德的,畢竟聖經根本沒寫地球在哪裡),如今出現挑戰者。

柯白尼、伽利略等人,很多人都知道他們受到迫害的事情,但往往是錯誤的版本。他們的確有受到迫害,但也其實受到保護,只是不同派系而已,因為那時的教會可不是鐵板一塊(畢竟亞里斯多德又不是神,不爽的是支持教皇那一派,因為他自比為教會的中心),而是一堆不同派系,同時又有不同國家利益,到處都在搶人才啊!

最亂的時候同時間有三個教皇,由三個不同國家陣營鞏出來……

荷蘭就是當年這些異議分子最愛去的地方,畢竟這裡離教廷很遠,又太容易逃亡(上船就消失了),本來就聚集一堆不愛威權的人,很多科學家、神學家都曾經流亡荷蘭。

但很現實的一點在於,基督教與窮人弱者為伍的傳統,讓追求真實基督教神學的教派居於弱勢,而有錢可以花的教派,不但可以大撒幣,甚至可以發動十字軍。

大家不妨看一下現在台灣有那些巨無霸宗教團體建築蓋得很誇張,順便理解一下這些團體又花多少資源在社會服務上面,看看比例如何。

我前面提過修道院日子很辛苦對吧?其實大多數修道院成立都是基於靈性的反省,往往是對教廷有意見的傢伙成立的,但可能只是「差一點點」,所以被容許存在,而且受到民眾歡迎。

但正因為受到民眾歡迎,後來捐款收多了……對,錢太多,逐漸開始想要更多,需要有動員的名目。

是的,十字軍東征又是另一個問題,不過課本寫比較多我就講少一點,反正教皇的權威終於大到可以號令天下了,要錢要人都沒問題……然後下場得很慘,三次東征一次比一次無力,最後一次甚至不去打穆斯林,居然跑去打東方教廷,在君士坦丁堡大肆破壞,搞到東西教會徹底決裂,也把教廷威信整個消磨掉,然後開始缺錢,而為了彌補財政問題,贖罪卷誕生。

這個愚蠢的行為,終於讓上帝出手教訓了。

raw-image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耶穌說了很多比喻,因為是比喻,所以往往有很多解釋空間。當然,耶穌擺明祂是故意的,因為比喻讓搞不清楚的人搞不清楚,但清楚的人清楚,可是事情往往沒那麼簡單啊! 這個比喻在我讀的時候⋯⋯應該說,從小讀到大的歷程中有各種不同感想,但最近重讀的時候,突然覺得有哪裡不對勁,似乎過去的想法有哪個地方接不起來。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耶穌說了很多比喻,因為是比喻,所以往往有很多解釋空間。當然,耶穌擺明祂是故意的,因為比喻讓搞不清楚的人搞不清楚,但清楚的人清楚,可是事情往往沒那麼簡單啊! 這個比喻在我讀的時候⋯⋯應該說,從小讀到大的歷程中有各種不同感想,但最近重讀的時候,突然覺得有哪裡不對勁,似乎過去的想法有哪個地方接不起來。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錢人分兩種,一種高調,一種低調。真正厲害的,低調到不行,甚至隱身幕後操盤,儼然地下國王,讓綿密的人脈網絡能為己所用。文藝復興時期崛起的梅迪奇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透過各種形式的藝術進行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的合縱連橫,用「偽裝的藝術」中隱藏的意涵來闡述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我一直不喜歡造神運動,可是媒體喜歡這一套,只要一個人紅了,就開始選擇性地為他造神,什麼樣善良、溫馨的事蹟都會出現在他身上,也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還好我很早就看清這一切。 這一切都應該感謝國小的畢業獎品,那時我領的是縣長獎,得到了一套革命偉人的傳記,裡面講到的民國偉人或黃花崗烈士幾乎無一例外,從小
學術這座大廟, 每年都需要很多新的工人進來抬轎。 而就我觀察, 年輕的專業工人,都覺得有一天自己能翻身, 幻想自己抬轎幾年後, 就有被動收入一樣的大量掛名論文。 這些工人會固守自己擅長的那面牆, 愈蓋愈大,愈蓋愈廣。 但真正能當上學術將軍的,
這張塔羅牌教皇,他是一個慈悲的導師,以尊重和愛心來引導他人。他代表著年長的貴人,擁有豐富的智慧和經驗,願意啟蒙和援助他人的靈魂提升。他主張合作與團隊精神,鼓勵眾人攜手合作,共同實現共同的目標。他的存在為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將人們引向更高的層次,使他們在靈性上得到提升 當教皇逆位則呈現出遲鈍和精神
Thumbnail
教皇牌開始出現了「其他人」,在下方專心聆聽教皇說話的信眾,是不是很像我們剛踏入校園時,專心聽老師介紹環境及班規的時候呢?從年輕時的學校規則到長大後的社會期許,人們受到無形價值觀的影響。
我有位曾任全球最大基督教慈善基金會台灣區會長的教授老友, 前兩周, 我們討論宗教文化哲學議題, 他寫到: 歐美有個比例的所謂「天主教」和「基督教」徒,都是把週日的彌撒和主日聚會當成「社交場所」,「教會團體」和政黨與社會團體也相異不大。回首中古世紀歐洲天主教的歷史,也是讓人懷疑誰是「老大」?天父還是
最近常收到某一間神學院談論未來的發展與盼望的信息,其間充滿了歡樂與亢奮的氛圍,但老實說,我反而覺得很悲觀。 這間神學院大概是為了迎合這個世代的潮流,而刻意地將牧會與神學切割,所謂牧會的歸牧會,研究神學的歸研究神學,我只能說,這些專家學問太大。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華人的神學教育現在會被切割得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錢人分兩種,一種高調,一種低調。真正厲害的,低調到不行,甚至隱身幕後操盤,儼然地下國王,讓綿密的人脈網絡能為己所用。文藝復興時期崛起的梅迪奇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透過各種形式的藝術進行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的合縱連橫,用「偽裝的藝術」中隱藏的意涵來闡述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我一直不喜歡造神運動,可是媒體喜歡這一套,只要一個人紅了,就開始選擇性地為他造神,什麼樣善良、溫馨的事蹟都會出現在他身上,也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還好我很早就看清這一切。 這一切都應該感謝國小的畢業獎品,那時我領的是縣長獎,得到了一套革命偉人的傳記,裡面講到的民國偉人或黃花崗烈士幾乎無一例外,從小
學術這座大廟, 每年都需要很多新的工人進來抬轎。 而就我觀察, 年輕的專業工人,都覺得有一天自己能翻身, 幻想自己抬轎幾年後, 就有被動收入一樣的大量掛名論文。 這些工人會固守自己擅長的那面牆, 愈蓋愈大,愈蓋愈廣。 但真正能當上學術將軍的,
這張塔羅牌教皇,他是一個慈悲的導師,以尊重和愛心來引導他人。他代表著年長的貴人,擁有豐富的智慧和經驗,願意啟蒙和援助他人的靈魂提升。他主張合作與團隊精神,鼓勵眾人攜手合作,共同實現共同的目標。他的存在為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將人們引向更高的層次,使他們在靈性上得到提升 當教皇逆位則呈現出遲鈍和精神
Thumbnail
教皇牌開始出現了「其他人」,在下方專心聆聽教皇說話的信眾,是不是很像我們剛踏入校園時,專心聽老師介紹環境及班規的時候呢?從年輕時的學校規則到長大後的社會期許,人們受到無形價值觀的影響。
我有位曾任全球最大基督教慈善基金會台灣區會長的教授老友, 前兩周, 我們討論宗教文化哲學議題, 他寫到: 歐美有個比例的所謂「天主教」和「基督教」徒,都是把週日的彌撒和主日聚會當成「社交場所」,「教會團體」和政黨與社會團體也相異不大。回首中古世紀歐洲天主教的歷史,也是讓人懷疑誰是「老大」?天父還是
最近常收到某一間神學院談論未來的發展與盼望的信息,其間充滿了歡樂與亢奮的氛圍,但老實說,我反而覺得很悲觀。 這間神學院大概是為了迎合這個世代的潮流,而刻意地將牧會與神學切割,所謂牧會的歸牧會,研究神學的歸研究神學,我只能說,這些專家學問太大。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華人的神學教育現在會被切割得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