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季風的浪——都歷沙灘(巴茲風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濃灰色的雲就這麼厚重的壓了下來,沿著東海岸蓋上了整條毛毯,帶來的卻不是溫暖,而是蜷曲在底下,瑟瑟發抖的人們。

  我們就這樣從都歷掩埋場的門口沿著唯一的一條道路走了進去——幸虧這不是人多的時節,否則據司機所述,我們還要多走一段十幾分鐘的路程才能到這裡呢——。沿途盡是宛如龍貓隧道的植被,密密麻麻的交纏在一起,而盎然的綠意也完全沒有臨近海邊的影子,即使我們都清楚的知道目的地就近在咫尺。

  又過了一個彎,路的盡頭開始在目光中展開,但是此時除了眼前所見,依然沒有任何感官能夠證明我們身處海岸。直到走過了路的盡頭,踏上一條覆滿柔軟細沙的、向下傾斜的小路,踩在上面宛如踏上了蓬鬆又堅硬的棉花糖,時不時還要提防腳下滑動的砂礫帶來的危險。

  細沙之間開始出現了大小不一的石塊,此時的我彷若看見了救世主——挽救我免於持續與鬆軟而滑動的細沙奮戰的危險——,總算開始能夠放心的走著,直到再度踏上沙灘。

  扎實,毫無空隙,這塊沙灘雖然如此卻又吸滿了水,步行其上就如同踏上吸飽水的海綿,每個腳印都滲出了水,轉瞬又消失無蹤。

  風很大,就這樣千軍萬馬的奔騰而過,從海的那頭到海的這頭,踏上了層層疊疊的波浪,前仆後繼的消亡在沙灘上。那不只是海,還有風、滿滿的霧氣和雲、舒坦開的山脈和整片海灘。

  海浪從遠處翻騰而上,在風的推波助瀾下層層疊疊的揚起,然後用一種彷彿坐著仰睡的姿勢一路向前,直到最高點落下碎成一片水花,雪白成霜降牛肉上的脂肪花紋。只留在那雪白泡沫下,強勁的水流滾動著,推動向前。

  那廣闊的太平洋上,無數波濤聚集而來,拍打在都歷的海灘上,拍打在我的眼裡,拍打出滿天空的霧氣。

  風也沒閒著,當它把海浪一波又一波的送到岸上,鋪平在海灘後,依然急急忙忙地往前趕,穿過瀰漫在空中的霧氣,穿過海灘上的人群,穿過後方的植被,然後消失在天空裡。

  彷彿這是一條龍似的。

  我享受著這開闊的氛圍,寬闊的海與寬闊的天空,似乎讓心胸也跟著寬大起來了。我說,看海不一定是為了拋下生活的繁瑣與枯燥,有時候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有著更大的胸懷,讓那些不如意成為宇宙中微不足道的渺茫罷了。

  感謝十一月的風和十一月的浪,還有東海岸的太平洋。


2022/11/21

avatar-img
0會員
34內容數
以新詩為主,偶爾會有短篇散文和不明所以的日常向文章。 後續有小說寫作計畫,敬請期待。 不過作者仍舊在努力恢復以往狀態,還請多包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溼答答文章牧場 的其他內容
  還是同一條路吧,我想。   錦新街大概是我走過最饒富趣味的街道了。雖然位於一中商圈的範圍內,又橫亙了嘈雜而喧囂的三民路,卻有著如同桃花源一般的閒適安寧;每個路段各自有自己的步調卻和諧而不衝突;身處同一處但仰頭俯首卻各自有不同的風采。   也許,這算是一種幸運吧。雖然是因通勤所迫而必經的路徑,
  還是同一條路吧,我想。   錦新街大概是我走過最饒富趣味的街道了。雖然位於一中商圈的範圍內,又橫亙了嘈雜而喧囂的三民路,卻有著如同桃花源一般的閒適安寧;每個路段各自有自己的步調卻和諧而不衝突;身處同一處但仰頭俯首卻各自有不同的風采。   也許,這算是一種幸運吧。雖然是因通勤所迫而必經的路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滾燙的沙繞著身子轉, 鑽進眼眶,強扯斗篷, 這是闖入大漠的第四或者第六天了...
Thumbnail
週末,巴士的車窗被曬得發燙。 天亮得刺眼,卻不晴。陰霾的灰如細網撒下,也許捕捉些許的藍,幽幽悠悠。 其實我也不那麼在意是否天藍。
Thumbnail
去往盧布雅納的火車上有股陳舊絨毛地毯的灰塵味,和隨機旅人的體味與香水,及轟轟作響的冷氣機味。 列車緩慢地行駛於山間,高聳的山巒幾乎蓋住了天空。烏雲透著晴天的陽光,卻總有著幾分快要下雨的味道。
Thumbnail
天熱,遠山積累著雲,像一場明日的雨。
Thumbnail
盛夏夜裡,循晚風前行。 沿城市的肌理行走,走向西子灣, 走進那個大考後冬季。
Thumbnail
雨絲無聲擦傷我們冬日的臉,滲出更灰濛的天色。無可言說的過節,靜靜淤成傘腳逐漸擴散的水窪。 然而車裡的乘客並不在意窗外的雨。
Thumbnail
【她們與她們身後蒼白的海】 暑熱惱人,不禁試圖再回到明石大橋的那個冬季。 隧道之間,車聲迴響似雨,嘈嘈鬧過睏睡的耳膜。
Thumbnail
今天出門閒逛,到入夜才回家。路上起了薄薄的春霧,幾盞路燈泛著微弱的光暈,單純的住宅區一片寂靜。因景生情,因情入詩。短詩一首,在此分享......
Thumbnail
微燻的熱氣籠罩 步道旁銀髮族夫婦手持相機在樹蔭下專注地補捉他們想要的影像
沒有傘的 日子 就這麼赤裸地 過去了,穿過 那些 多風的孔洞 這裡的 屋簷 都太短了 這裡的 一切都太濕了 你說 什麼,或者不說 都沒關係 話語只是 一袋袋投入沼澤的乾燥劑。 去聽,就是像魚群 那樣 去啄食它們 那麼 無用且安慰 就像穿透霧的光 和穿透水的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滾燙的沙繞著身子轉, 鑽進眼眶,強扯斗篷, 這是闖入大漠的第四或者第六天了...
Thumbnail
週末,巴士的車窗被曬得發燙。 天亮得刺眼,卻不晴。陰霾的灰如細網撒下,也許捕捉些許的藍,幽幽悠悠。 其實我也不那麼在意是否天藍。
Thumbnail
去往盧布雅納的火車上有股陳舊絨毛地毯的灰塵味,和隨機旅人的體味與香水,及轟轟作響的冷氣機味。 列車緩慢地行駛於山間,高聳的山巒幾乎蓋住了天空。烏雲透著晴天的陽光,卻總有著幾分快要下雨的味道。
Thumbnail
天熱,遠山積累著雲,像一場明日的雨。
Thumbnail
盛夏夜裡,循晚風前行。 沿城市的肌理行走,走向西子灣, 走進那個大考後冬季。
Thumbnail
雨絲無聲擦傷我們冬日的臉,滲出更灰濛的天色。無可言說的過節,靜靜淤成傘腳逐漸擴散的水窪。 然而車裡的乘客並不在意窗外的雨。
Thumbnail
【她們與她們身後蒼白的海】 暑熱惱人,不禁試圖再回到明石大橋的那個冬季。 隧道之間,車聲迴響似雨,嘈嘈鬧過睏睡的耳膜。
Thumbnail
今天出門閒逛,到入夜才回家。路上起了薄薄的春霧,幾盞路燈泛著微弱的光暈,單純的住宅區一片寂靜。因景生情,因情入詩。短詩一首,在此分享......
Thumbnail
微燻的熱氣籠罩 步道旁銀髮族夫婦手持相機在樹蔭下專注地補捉他們想要的影像
沒有傘的 日子 就這麼赤裸地 過去了,穿過 那些 多風的孔洞 這裡的 屋簷 都太短了 這裡的 一切都太濕了 你說 什麼,或者不說 都沒關係 話語只是 一袋袋投入沼澤的乾燥劑。 去聽,就是像魚群 那樣 去啄食它們 那麼 無用且安慰 就像穿透霧的光 和穿透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