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空間,像是辦公室、教室、大教堂、大廳,因為空間大小高低,建材質地等因素,會使人說出去的話在空間中產生殘響,這殘響的多寡與頻率殘留的高低比例不同,影響了聽感,也影響了語音上的辨識度,大家可以先由下方的影片,聽聽空間由大至小,對於語音辨識的影響。
若要說聽的清楚,大概到了大房間那個聲音就絕對清楚,甚至因為殘響的關係,會比起原音來的更好聽,所以殘響有利有弊,沒有殘響聲音很乾,聽感並不好;太多殘響就影響了語音的辨識,不容易聽清楚在說些什麼?
若在特定的空間之中,要強化語音的辨識度,那要如何呢?
答案是在發聲上要強化2000Hz以上的泛音聲量,以下的影片,在大教堂的殘響設定下,將2000Hz以上做了10分貝與20分貝的聲量提升,同時總音量做了降低的調整,讓三個音檔的聲量大致相似。
透過上面的影片,應該可以明顯的聽出,再強化2000Hz以上的高頻聲量後,語音的辨識明顯提升很多。
原因在於子音構成的泛音頻率約在2000~6000Hz,被等化器做了聲量強化,而2400~3600Hz這段被稱為"歌手共振峰"(Singer's Formant)的區域也做了聲增益,這兩個有所重疊的區域,皆有助於聲音明亮、穿透,且強化咬字的清晰度。
當然,以上的影片是用等化器(Equalizer)調的,那麼人的發聲能不能強化2000Hz的泛音聲量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在教的發聲訓練方式,透過發聲相關肌肉的細微控制、調整,能將聲音發的更加明亮、穿透,同時也兼俱了令嗓音更健康的效果。
人發聲相關的組織就是個複雜的等化器,只是能不能好好控制動作、姿態、鬆緊,令想要的音色能呈現出來而已。
~~~~~~~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