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那裡機票便宜哪裡去的想法,不過中間卡過年的寒假,過年前後機票價格都不太友善,最終決定八千多的濟州島,在購買前我習慣性用塔羅占卜一下,牌面雖建議不要急著下決定,但身為有自由意志的人類,硬是當天刷卡付費。
沒想到隔天弟弟、妹妹們決定攜家帶眷一起到首爾遊玩,因為我們手足尚未在國外一起遊玩過,我毅然決然改票並加訂從濟州飛往首爾的國內航班,多花四千多來完成這次的韓國家族旅(塔羅牌表示"I told you!")。
下午兩點多的飛機,我提早三小時到機場,成為櫃檯第一人,早早丟包行李,到貴賓室去吃午餐,雖然是環亞的吃粗飽style,但聊勝於無,且也算有個地方能休息,因為地勤小姐說濟州島目前天候不佳,可能會延飛,要我注意航班資訊,還好只晚了不到半小時。
抵達濟州島時,雲層雖厚,仍有一絲陽光透出,出關和提領行李相當順利,我也就打消搭計程車的念頭,搭著公車前往住宿地點,出發前看見濟州島有很多漂亮的民宿,但因為我一個人,也不打算租車,還是以交通方便的青旅為主,且要參加一日團,再把集合地點考慮進去,選擇這間Visitor Guest house,當時我要預訂時,只能用Naver,只好商請在韓友人協助,也因為如此,整間青旅似乎只有我一位外國人。
這間青旅在東門市場入口,環境清潔新穎,一樓有自助入住的機器,加上我又自己睡獨立套房,所以住宿的三晚基本都沒有跟工作人員和旅客說到話,蠻多韓國遊客會在公共區域吃飯和玩桌遊,唯一缺點大概是床對我來說太硬了,其他都蠻不錯的。
晚餐走到鬧區以鮑魚粥當作濟州島餐食的開端,鮑魚蠻Q彈的,粥品味道清淡可口,蠻適合當下機的第一餐,再到白天是市場晚上是夜市的東門市場晃晃,每個攤位都在比浮誇的,有邊跳舞邊燒烤的,還有巨型食物,光看就飽了。
在找一日遊時,對兩K平台上的都沒有太大興趣,因為都有我沒有很想去的點,偶然間尋到一間價格便宜,行程又較吸引我的平台Seoul PASS,只是它只有韓文導遊,但我想說只要能夠理解,在每個景點何時要回到車上,這就夠了吧!於是勇敢預定。
集合地點在東門市場的大創,我一到導遊大叔就用英文問我是否為台灣人,看起來我很台灣人,一眼就認得出來,遊覽車是三排座大椅子,坐在單人座上開始我的濟州島是絕饗宴,導遊還兼司機,一路上很認真講解,但我啥都不懂,只懂「烏里帶韓明苟」(我們大韓民國)。
第一個停靠站是路思連嶽林道,在看簡介時就很喜歡這個被稱為「神聖的森林」的景點,夏天鬱鬱蔥蔥,我去的隆冬則是白雪襯著直挺的雪松,人們進入這片不大的森林都會自動噤聲,靜靜的與每棵樹在心中打招呼,只剩踩在雪上的窸窣聲,雖然氣溫很低,但我摸著樹皮時,卻感受到溫潤觸感,果然是神聖的森林。
回到車上後,導遊分給每人一罐水和兩顆濟州島名產,像是麻糬一樣的東西,接著前往有各式各樣花卉的休愛裏,也是在這見證到導遊大叔的第二專長-拍照,他會幫團員找景點拍照,不過可能韓國人都存有網美基因,大叔不太需要照顧其他人,就當起我的專職導覽兼攝影師。
帶著我在園區各角落拍美照,還指導我姿勢,不過大叔英文不太OK,他多半親自用肢體示範動作,看著大叔擺起各種嬌媚、可愛姿態真的很敬業,大叔還摘了油菜花的梗給我生吃,在台灣從沒想過油菜花能生吃,可能品種不同,濟州島上的梗吃起來較軟較甜,大叔還摘了橘子和山茶花供我拍照用,感謝他讓我的獨旅有上百張獨照。
第三站是到香草花園進行足浴,大家坐在地板上,前方有下凹式的泡腳桶,坐我旁邊的同團韓國大姐,很貼心的幫我簡單翻譯,先泡腳、接著拿起鹽巴搓腳、最後是精油按摩,還要邊說感謝我的雙腳,不知是產品有用,還是很久沒有好好看看和感謝雙腳,再進行這一套流程後,我的腳真的變得好光滑。
午餐是在城山日出峰,自由時間很長,可以在吃完飯後去走步道,在來濟州島前,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吃到黑毛豬烤肉,附近巡了間看似傳統的烤肉店,而且可能也過了飯點,裡頭就我一位客人,老闆夫婦愜意的邊看電視邊哼歌,如果只點一份就要加價五千韓元的單人費,所以我大器的點兩份,豬五花和豬頸各一。
阿姨快速的把小菜、配料擺滿桌,把豬肉置入烤爐,滋滋的烤肉聲不絕於耳,不知道是我期待過高,還是我吃錯店家,總之是好吃但不至於驚艷,但我是很具備實力的全部吃光,惹得阿姨來收盤時,嘖嘖稱奇,還叫老闆來看,可能是我吃光很棒,抑或是因為刷卡刷不過,只能用現金支付,老闆在我結帳後,送我一盒濟州島的巧克力。
吃完後我到城山日出峰的步道走走,有一條通往山頂的需要付費,另一條往海邊的免費,我對腳程沒有信心,便選擇往較短的海邊路線,也是在此才感受到有很多中國遊客,也感受到濟州島多變的天氣,從天晴到瞬間陣陣風刮來,送來又急又大的雪,讓我感受到華仔那首「冷冷的冰雨在我臉上胡亂地吹」,只是雨改成雪而已。
艱困的走到集合點,和幾位團員躲在郵局裡面躲雪,好不容易搭上車,最後一站的鹹德海水浴場,我只待在溫暖的咖啡廳來杯花生拿鐵,同團的一位大叔,可能覺得來自台灣的我抵擋不住這邊的寒冷,便在下大雪後給我一顆很大的暖暖包,雖然參加了語言完全不通的一日團,但感受到跨越語言隔閡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