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新年第一部電影
大推《魔戒:洛汗人之戰》
非常成功的商業片+高藝術價值
一開始雖然不習慣它的粗糙畫風,但到後來隨著劇情張力,每一個畫面都具重量到爆、而且很美(真的有藝術價值)
角色都有"不得不做"的設定,而他們跟隨著自己的性格前進時、雖然機關算盡,但遇上「意外」(雖然也有性格決定命運),便形成了痛心、豪情、正義、扭曲等的飽足描繪,也讓劇情流動有了峰迴路轉。
這是一部劇情、內心描寫跟內涵都超豐富的電影,而且讓人超級無敵有正面力量。
裡面很多角色都讓人很喜歡,我喜歡聖盔的大兒子,二兒子一開始超討厭(是花美男),但到後來的表現卻讓人開始喜歡他
然後.....洛汗國王根本是白鬍子再世XD
女主角的表哥也很讓人喜歡,而她雖然功夫稍弱,卻很聰明,也是表現二個世代間的不同
大反派有點像star wars7,8,9前兩集的Kylo Ren,性格稍微中二,但也真的壞到極點了(喜歡的女生不愛自己了就算了,也不用氣這麼久)
這部成功以後,因為是描寫魔戒第一部前100多年的事,我猜後續應該有更多故事可以拍,只是.....二位巫師也活太久了XD
-------------
本來要被老媽丟掉了,還好我搶救回來
1/4
我:「這件毛衣是當兵時上頭發的,我們冬天要在海邊站哨,海風很強。」
老媽雙目圓睜:「真的喔?那很有紀念價值欸。」
從當兵穿到現在,也十幾年了
1/5
好棒的展~
台北墨閣咖啡,聯展藝術家為李塵和洪荒
我的簽名是所有裡面最醜的XD
很酷的香港師傅
在當代藝術館的對面一間書店買到李滄東的書,挺酷的
在台北火車站外面坐著抽菸等高鐵時,我的前方有等公車排隊的民眾,突然聽到.....「先生,先生,那邊有一隻老鼠。」
是一個年輕女生,我站起身來查看樹叢,終於發現那隻老鼠,轉過頭去跟那對情侶相視而笑
很有趣的相遇,老鼠肥,那對情侶也有趣樂觀
昨晚一進酒吧,就坐在一個無袖捲髮漂亮女孩的旁邊,同時望向對方,但我很癟三地別開目光,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她要拿我眼前的吸管,我拿近給她,收到一個超燦爛的微笑,而我的微笑則是非常尷尬(真的很弱)
然後回飯店跟變胖的朋友喝酒,一樣在後段完全沒有記憶,又昏睡過去
挺好的台北行
----------------------
南部鄉間的荒涼總是連結到迷惘,自由,倉惶和一種疏離
台北充滿了活力,但我也對南部的滄荒有種熟悉與不捨
1/6
在當代藝術館對面的【一間書店】購入
本來一看到李滄東的書就要直接結帳
再逛了一下發現這本
會買是想說自己想投稿的攝影集可以從這本獲得改善的方法
沒想到不是落落散散的散文,而是有知識性的提供
非常酷!
1/7
我不知道家母煮芋頭湯時為什麼不開廚房燈只開瓦斯爐的燈
只覺得這個景蠻酷的,便拍了下來
【慢的美學】
大學時跟一個高中時的好友出去,他最常說的是…「你很慢。」
他說的完全沒錯,因為我總是活在回憶裡,然後我在便利商店挑一罐冷飲會挑非常久;而他說過一句…「我真的想不出慢有什麼好處。」
我也真的想不出來。
「慢」在工作上、在運動時、甚或很多地方真的一點用處也沒有。
但這應用到家母身上,看著她的行動,也只能在瞬間細細咀嚼「慢」的美學。
或是去醫院時行進的路線被佝僂的老太太或老先生擋住,同時也會深刻體驗到「慢」這件事。
我知道,有些聰明人的腦袋常會一時間塞滿太多東西,所以他們的世界很快。
但前幾年的我,總是深深著迷於享受一杯咖啡或熱茶的瞬間,那時候,生活中還沒被太多的創作和雜事擠壓,以致我竟莫名其妙地著迷於「悟道」這件事。
那時會獨坐廚房,啜熱飲、盯著泛著陽光的窗外,什麼都不做,時間過得很慢,而不遠處的鳥鳴總是帶給我一種安心的感覺。
不知道為什麼,巨大寂靜中的偶爾點點鳥鳴總是讓我的腦袋接近「禪」或「悟道」的境界。
但當然,如果我真的已經悟道,便不會寫著這篇小文。
而那段有點「無明」、「空泛」和專注的日子,仍是我實踐自我活得「慢」的一段回憶。
老實說挺美的。
1/9
詩集快修改好
但我寫作跟看書一樣,一定要一次看不同本(真的不知道為什麼)
而最近明瞭了一點
如果是為了盈利而寫,那可能就錯了
文學是必須將整個人投進去的行動
去了一趟台北果有收穫
但矛盾的是,創作永遠不該跟盈利分開(不然要吃土?)
除非迷戀高更或梵谷的人生
但,我就是義無反顧地迷戀創作
1/11
這幾天沉澱下來,突然在剛剛開始思考自己《流時》這部武俠小說的一些地方
我設定男主角天生擁有看穿破綻這個異能
而後續的發展也都跟著這異能行進
而他有近乎但略差於楊過的資質,同時也有令狐沖的個性,還有張無忌的強大武功載體(算是自己融合喜歡的三個經典角色)
而整部也在述說《創意》這件我認為人生中除了「情」以外最重要的事
但突然覺得,他的優勢似乎太多了XD
我應該寫寫個平凡人,然後在某些時刻安排他努力練得武功,至少比較踏實
只是已經寫到接近結尾了,放了什麼、藏了什麼、想說什麼,有意者自會有得
最後還是覺得如果擁有很會逃命這個技能好像更迷人了一點XD
--------------
轉貼從周星馳影片看來的笑話.....
幾位朋友聚餐,一位朋友悶悶不樂,一個朋友就問他為什麼
那個悶悶不樂的朋友說:「我跟老婆吵架,她說要一個禮拜不跟我說話。」
大家紛紛安慰,一個朋友就說:「那也好啦,你就當作落個清靜。」
那個悶悶不樂的朋友說:「可是今天是一個禮拜的最後一天了。」
1/15
藥師節快樂~
各位藥師辛苦了~
要調劑、要管理藥品、要管理管藥、還要面對奧客XD
1/18
正坐火車北上
坐我對面的兩個女生從屏東上車到高雄下車
沒停止過講話XD
真的連一個停頓都沒有
--------------
特喜歡白鞋子
隔了走道的旁邊坐了一個外國年輕人
超級gladiator 的大鬍子
坐高鐵看窗外景色竟然看到有點生氣
狂蓋大樓,從南到北都長得一模一樣,浪費資源、浪費空間
重點是,背後不知道有什麼下流的操作
為什麼不讓這些經費給有才華、創意好以及專業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創造酷建築和藝術品?
想到那些齷齪的事真的會很氣
1/21
《達荷美:祖靈回家》莫名其妙提供了人生夢想、思考啟迪和學習的熱情
我在看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想到海明威這個人
他反戰、但熱愛打獵
後來思考知道是因為這片給出的非洲魔力讓我想像他一樣
想去非洲體驗那種黑到不行的生命力、甚或一度想去當遠洋漁夫。
決定把《憂鬱的熱帶》好好讀完、然後多看看非洲的工藝創作
這片裡頭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
推
1/22
寄東西給朋友,總共29份
其實蠻喜歡這個動作的,摸著信封、寫地址、寫信、裝東西進去、貼郵票
滿滿的心意
願能將祝福都送到啦~
1/23
剛在上傳作品到某個單位
突然發現,我大部分的畫作都集中在2019-2020之間
那剛好是失戀之後
後來陸陸續續寫了書法,接著投入小說的創作,一直到現在,畫作只增加幾幅
但現在看著,還是對自己那時的創造力感到心喜
持續創作,go get it!
-------------
在咖啡廳吃飽了,正計畫著一些事情
結果隔壁女生點的東西一直讓我分心XD
正餐很香,甜點又長得很稀奇
------------
抽菸時看到的時尚人兒們
暫時先做個讀書筆記
在咖啡廳看完《零度分離》最長的一篇短篇
努力思考想弄清楚其中一些問題,但回家路上從22:00開始就會修路、屆時會塞車讓回家時間變兩倍
只好中斷思考趕車去
一路上感到人生很充實
讀書帶來的飽滿感真的無可比擬
這時腦中就會浮現非常無聊儒家的「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XD
下午復健時莫名地感受到一股敵意,但只能迅速地擺脫負面情緒,我想這是目前活著所能做的最大努力
不論那其實只是很幼稚的訕笑、無知與庸俗塑造的自我膨脹、或沒有根源的奇怪敵意,我仍在學習面對這些時,該怎麼反應或無視它們
但能確定的是,要讓自己快樂、冷靜與靈魂充實
復健完進到咖啡廳吃飯時,腦中莫名地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真的是神經病)、和《達荷美:祖靈回家》裡提到的成功的人生
當然仍是沒有新的結論,都是之前想過的---活著、學習、進步與繁衍。
一路上真的覺得.....能夠讓我好好看書創作、旅行看電影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停好車走回家路上想著......若真的沒有機會拍電影,我就寫作畫圖一生,亦為一樂
ps.(當然能夠當一個自產動物的教練也真的是人生目標之一)
1/24
對筆記本有莫名其妙的迷戀
會無法克制自己敗下去
打掃店面高處的蜘蛛絲,巧遇一隻蜘蛛
單兵不知如何處置
---------------
1.年前大掃除終於只剩下拖樓上的地板(累)
2.下午有個老先生客人,從門口走到櫃檯走了很久,然後算10張100元算了兩次(也算得很慢),跟老媽講她也笑翻了XD
她說了台語諺語.....「錢打二十四個結」,說她其實尊敬這樣的人,花錢謹慎;我倒是覺得當下等他算錢的情形有點詼諧(整個slow motion)
3.早上忙到一個段落騎車去附近鄉鎮買了咖啡、筆記本跟速寫本,很開心,有兜風一下也很愉快
4.聯絡了三間出版社,想應徵插畫師,寄了作品集網站過去,剩下的,「我們就交給時間吧。」,hell yeah
5.晚點來繼續看書跟修改詩集,老媽要我打烊後幫她按摩,今天很充實
6.南部這幾天兩次地震,天祐台灣
7.這幾天有運動+打掃,筋骨有點酸痛,但喜歡這感覺,像以前年輕時打球完的感覺,對自己是好的,是深刻活著的味道
-----------------
跟老媽說禮拜天休假一定要去看《巴布狄倫:搖滾詩人》
順便講了諾貝爾文學獎跟甜茶
老媽:「男生長得很甜美?」
我:「他不只帥,演技還超好的。」
看了預告她說:「ㄟ真的ㄟ,他的眼睛很深邃,真的是大帥哥。」
----------------
同時還超想看《粗曠派建築師》
曾經的建築夢,前女友曾說過安藤忠雄也是自學建築,但我一直延宕自己,因為其實有個韋小寶朋友深諳建築,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將自己投入建築裡面,總覺得就算滿腔熱血,這條路其實很艱辛的.....
1/26
令狐醉一手不清劍縱橫天下,使劍必浮三大白、嗜配滷牛,性落拓無行,拒出仕大將之任,鄙聲名、遠利權,浪蕩天涯,終無跡,遺俠風於市井之口。
-------------
跟老媽買年菜
1/27
只去過一次漢神巨蛋,今天跟老媽決定去看看,結果像全高雄的人都擠到那裡
沒有停車位,車子停在旁邊的學校裡面,走了一大段路才進去
吃了很普通的晚餐,逛了一下準備牽車回家,老媽卻說她腳開始抽筋
我讓她留在百貨公司裡面,獨自去牽車
因為要繞整個學校的周圍才會走到入口,在半路上嘗試翻牆進去,卻發現這已經超過我這年紀能辦到的XD
---------------
覺得Dua Lipa的歌都超撩的,跟三振舞有得拼
之前滑到一個她的演唱會影片,下面的美國網友留言
「She's not singing ,she's provoking you.」
-------------
昨晚半夜寫小說睡到中午12點多
一面吃飯老媽一面說跑掉兩個牙科的處方箋
「第二個是一個成年女生,她應該是拔牙,在店面一直哭,陪她來的哥哥也一直笑。」
聽到這句我們兩個都笑了起來
「其實有點心疼她,因為牙痛靠近大腦,那痛連英雄都過不了。」老媽說
但我想到那情形還是一直笑
--------------
覺得孤獨地創作時的那份痛苦其實是很絕美的
跟生活中遇到的douchebags、一些困境、糟糕的環境相比
簡直是天堂般的美妙
我是喜歡小孩子的,但實在很受不了周圍小孩子的吵鬧聲,每天不間斷的精神轟炸
曾有個有名的鋼琴家說:「臺灣真的太吵了。」
擧雙腳贊成
只是想要個安靜的環境看書創作,但目前居住的地方真的太嘈雜了
這其實是我生活中很痛苦的一個困境
極力想逃脫
但又喜歡家裡成堆的書、自己的畫和書法、牆壁上的電影海報、常年收集的DVD等
也喜歡在廚房跟老媽吃飯的時光
但那時光常常被隔壁近在咫尺的吵鬧聲入侵
是,對我來說就是被入侵
整條街沒有半個文化人,全都是整天聒噪吵鬧的勞力工作者(沒有貶意,藥師也是一半的勞力工作者)
厭惡隔壁庸俗的大嗓門,和自己一種幾近透明的難堪狀態
這些年自覺要在這老家裡才有辦法完整地發揮自己的創作(可能是從小到大的依歸感和安全感)
但也知道,我再繼續呆在這小鎮裡,人生就完了
剛剛拿到年終,是該開心的,也確實有
但必須逃離,跟高中時無病呻吟的逃離已經不同
要追夢去,然後再好好安排老媽未來的生活
另,很多時候,憂鬱或者只是累了(必須以根本性來理解自己和一些事物)
最後,願好友們都萬嘶如意、有蛇有得,新年快樂!
1/28
打烊了
放假模式啟動!
Hell yeah~
應該有兩三年以上沒泡過溫泉
今天白天實在太累,在家裡泡了熱水澡
整個很清爽
我的除夕夜頂無聊,等等看個書、跟老媽交換紅包、用按摩椅按一下、創作,然後獨自喝酒
1/29
「老朋友,好久不見。」(其實才一天而已)
一個人喝酒還是要學麻將俠講話,好像有快十年沒打麻將了
按摩完自己做了點瑜伽,暢快!
瘋狂母子年初一
看完8點的《巴布狄倫:搖滾詩人》接10點的《秘密與謊言》
--------------
1/30
下午海神宮一遊
晚上吃里港豬腳
挺不賴的年初二
1/31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意在描繪一個巨星從民謠轉向搖滾的過程
我雖然極度熱愛音樂,卻覺得.....這有什麼??
民謠轉搖滾不是條挺好的道路麼?
但我是很喜歡這片的無誤
我剛好跟片中丟垃圾到台上的聽眾相反,先接觸搖滾、然後對民謠毫無感覺
卻在這片裡被那些意味深遠的民謠打動(字句很簡單、但背後意象深邃)
有可能是因為我老了
我接觸的第一個搖滾是Nirvana,也剛好是我畢生最愛的團
當然片中的醚味、甜茶的凝視與空靈、強尼凱許的極端迷人、世代間的無血緣父子情感......都很棒!!
甜茶的凝視永遠都是這麼深邃,或許對他說.....「你演技很好。」已經是個貶抑
他已是融入每個角色的精準執行者
而片中的巴布對於感情的態度,竟讓連男性如我都感覺有點渣.....未出名前經濟仰賴希薇、卻趁機與名女歌手歡好
但這確實在這世界烙下兩個不同觀點.....世界看他如渣、但他只是跟隨自己的個性
順從自己與迎合世間道德從來都兩條平行線
他的桀傲迷惑了外部世界、也同時在自己的世界留下疤痕
-----------
跟老媽去內埔買咖啡,正往家裡去她突然說:「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很想去看看你祖父跟祖母以前住的地方,就在韓愈廟對面,我也在那邊住了一陣子。」
祖父在我出生前一個月過世,我跟祖母也不太親。
於是調頭回去,車跟人太多沒辦法停車下來看,匆匆一瞥後,竟然遇上塞車.....
那些車子像突然冒出來一樣,加上下雨,整個人非常煩躁
總算到家了,明天去台南的計畫也在評估中,「塞車」真的是殺死駕駛細胞的西斯
-----------------
突然想到.....去年有個時間去桃園找朋友,他帶我到了桃園繁榮中心的書店,正逛著,他手指一本書,說:
「這是一個女明星變性成男生的自傳,他改名後叫艾略特佩吉。」
我凝視著封面,腦中突然有種像被緩慢浪潮一陣一陣襲上的重擊感
原來就是艾倫佩吉---那個我在《全面啟動》後瘋狂愛上的女演員,那段期間還特地去找了《鴻孕當頭》來看
但不知道為什麼,在她發表出櫃演講後,感覺就整個人消失了,我也沒怎麼follow她,當然也不知道她變性了
在書店那一段真的是很大的重擊,我當然尊重各族群,只是.....當年那個美到打進我心房的她已經不見了
不過仍記得那迷戀她的感覺,Anyway,Kudos to him/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