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親愛的帕索里尼》亞洲首演!Tilda Swinton 舞台喚醒電影戲服,坦言「這部作品」最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今年七月初,重量級英國影星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首次來台消息甫公布,即引起廣大影迷轟動,8 月 23 日至 25 日所出演的節目《親愛的帕索里尼》(Embodying Pasolini),更成為 2024 年備受矚目的劇場盛事,啟售即秒殺的票房好成績,製作團隊決定於 8 月 22 日下午四點加開席次!

《親愛的帕索里尼》彩排場,電影《豚小屋》中的軍人一角戲服。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Grace Lin、Paul Chao

《親愛的帕索里尼》彩排場,電影《豚小屋》中的軍人一角戲服。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Grace Lin、Paul Chao

今(2024 年 8 月 21 日),亞洲首場公開彩排記者會中,被《紐約時報》評為 21 世紀偉大演員的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攜手長年合作的時尚歷史學家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將義大利大導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經典電影中的戲服自檔案庫中重新喚醒、精心選錄,並跨海帶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舞台。

當劇場空間化作純白的伸展台,演員則以自身身體作為服裝載體
作品《親愛的帕索里尼》將以別於電影作品的重新詮釋,向觀眾展示戲服的全新魅力。

史雲頓在演後記者會表示,這些戲服在當年拍攝結束後便再無接觸過人類皮膚,「這次,不僅僅是呈現給大家看,可以將它們實際穿在身上、與之互動,非常興奮!」

▌從爭議到傳奇:帕索里尼的藝術遺產

電影《十日談》中貴夫人一角 圖/臺北表演中心 攝/Grace Lin、Paul Chao

電影《十日談》中貴夫人一角 圖/臺北表演中心 攝/Grace Lin、Paul Chao

數套經典服裝之作,不再因拍攝結束、電影下檔後即塵封於箱
這次,「戲服」將以主角的身分,再次於人們眼中,綻放另一種「延續的」生命。

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乃二十世紀重要的義大利電影導演與詩人,曾獲柏林金熊獎、坎城、威尼斯等三大影展獎項肯定,諸多作品在視覺和敘事上備受推崇;同時,他的《馬太福音》、《索多瑪的一百二十天》等作品中,足見他對社會不公、消費主義、性及宗教毫不避諱地強烈抨擊與批判,可謂對當時時代背景之社會道德觀和審查制度發出挑戰,乃影響力與爭議性並存的人物。

臺北藝術節《親愛的帕索里尼》中的戲服,均來自《馬太福音》、《老鷹與麻雀》、《伊底帕斯王》、《豚小屋》、《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索多瑪的 120 天》等帕索里尼所執導的電影,並由二度榮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與帕索里尼長期合作的的設計師達尼羅.多納蒂(Danilo Donati)所設計。

▌透露《索多瑪一百二十天》詮釋起來難度最大!

《坎特伯雷故事集》喬叟一角 左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Grace Lin、Paul Chao攝 右圖/screeningthepast

《坎特伯雷故事集》喬叟一角 左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Grace Lin、Paul Chao攝 右圖/screeningthepast

記者會中,史雲頓再三強調,
「舞台上的服裝設計,絕不僅僅是衣服(clothes),它們是戲服(costume)。」

公開彩排場演後記者會中,問及本次作品中是否有最喜愛的戲服時,史雲頓回頭望向演出後台並語帶俏皮地回應道,「對待自己的孩子們,你永遠不會有『最喜歡』的一位,對待演出戲服亦然,希望戲服們『聽不見』這一題!」,她分享,但若實在得從中擇一的話,自己對於出自電影《坎特伯雷故事集》(I racconti di Canterbury)中,喬叟一角的綠色天鵝絨斗篷以及白色帽子特別有感,在觸摸、與之互動時,心中特殊之情往往油然而生。

另一方面,她認為,展示及表演出自電影《索多瑪一百二十天》(Salò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戲服時則異常艱難,對她而言,「那些戲服猶如『聖物』一般。」,對史雲頓來說,「這是一部關乎人性中恐懼、殘酷之作——戲服中,蘊含著大量的能量——也許是因為我看過這部作品很多次、記得電影中的種種畫面,以及服裝在該作中所代表的意義。」,她認為,這部電影中的服裝,具備高度符號性,「這些戲服帶有種特殊的氛圍,相信有看過這部作品的人能懂。」

▌因緣際會將之從館藏喚醒!戲服從電影走向舞台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新娘一角 左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蔡耀徵攝 右圖/ DE Studio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新娘一角 左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蔡耀徵攝 右圖/ DE Studio

說起排練過程,薩亞分享,「有些時候,由我先提出關於戲服的關鍵字,而後由史雲頓觸碰、感受物件,並有所發揮;有些的時候,則是先由史雲頓分享自己對於戲服的想法,自己而後跟上。」,雙方之間,並沒有固定哪一套既定的工作方式,排練過程是有機的、充滿彈性空間的。

薩亞補充,他了解有些擅於用服裝說故事的設計師,會選擇用走秀的形式來呈現作品,但他自己更感興趣的部分是,「這些戲服過去在電影中曾被哪些角色穿在身上?它們各有什麼樣的故事?著裝之人與服裝之間,雙方間關係又為何?」,他期盼,透過本次以表演形式呈現的展覽作品,「將這些服裝從隔絕的世界中提取出來。」

帕索里尼電影中的戲服,透過《親愛的帕索里尼》這一場彷彿行為藝術又像鄭重儀式的表演,再度被賦予新的生命。

說起數年前與戲服的「首次會面」,薩亞笑說,本次策展得以成行,一位名為 Clara 的女士在其中扮演關鍵人物,當時,自己正在義大利弗羅倫斯與之聊起策展煩惱,「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進入帕索里尼電影檔案庫欣賞到戲服呢?」,沒想到,對方不以為意地答道,「一點兒也不困難啊,因為我就是那個戲服檔案庫的負責人。」

數個月後,薩亞與史雲頓一同受邀,赴檔案庫參觀,對此,史雲頓分享,「許多博物館藏品其實是非常脆弱的,有些甚至脆弱到無法被著身」,而他們能夠將本次戲服從館內借出並用作展演,實在是非常的幸運。

▌演員僅作載體,服裝才是主角

圖/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圖/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史雲頓認為,耗時許久所製作出的電影戲服,在大螢幕中出現、被角色穿上的時間往往非常短,有些甚至最終都未可見於鏡頭前、成為遺珠之憾,她與薩亞一同將戲服從檔案庫中取出,並在多次排練中,探索出這些服裝作品過去穿在演員身上時,從未做過的動作姿勢,「希望透過《親愛的帕索里尼》作品,挖掘服裝更多的新可能性,例如,透過戲服,我們可以藉此回看人類過往一段歷史,或是在與服裝互動過程中,發現『貼近』這個世界、找到邁向未來的諸多可能。」

在舞臺上,薩亞穿著連身工作服,親自將這些與世隔絕的衣服自防塵罩、盒子中取出,並將戲服的褶皺攤開,史雲頓則是另外一位策展人,彷彿在博物館裡,將己之身用作服裝展示的載體,進行一場為時 105 分鐘的動態導覽,薩亞認為,「《親愛的帕索里尼》既是一場表演,也是一場展覽,每一件衣服都有它的個性與姿態。」對他而言,「史雲頓沒有在扮演、也不是在表演,她只是擁抱並呈現服裝本身的真實樣貌!」

▌本週上演!加開席次請把握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的說書人 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Grace Lin、Paul Chaov 攝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的說書人 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Grace Lin、Paul Chaov 攝

而本次來臺演出《親愛的帕索里尼》,對史雲頓而言別具意義,不僅是她與老搭檔又一次以服裝為主題的共同製作,更結合了帕索里尼的電影,史雲頓道,「這次的演出『跨越了許多門檻』,對於能接觸到帕索里尼的作品中的戲服,為此,我們燃起熊熊的熱情,能藉此難得機會與這些『電影作品中的遺跡』展開對話,實在令人陶醉!」

早前,《親愛的帕索里尼》一作曾於羅馬、巴黎演出,本次,應臺北藝術節之邀,亞洲首演將於 2024 年 8 月 23 日至 25 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加開席次將於 8 月 22 日下午四點起售,更多演出信息詳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網社群



2024 臺北藝術節:《親愛的帕索里尼》
Olivier Saillard & Tilda Swinton

  • 演出時間:2024.08.23-2024.08.25
  • 演出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 付費會員預購:2024.07.17 12:00-2024.07.24 11:59
  • 購票連結




raw-image

※ 文章原載自【音音有代誌】:《《親愛的帕索里尼》亞洲首演!Tilda Swinton 舞台喚醒電影戲服,坦言「這部作品」最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晤的沙龍
4會員
31內容數
❝ 見字如晤,聲息可辨。 ❞ 一位有著大眾臉的編輯,期盼在充斥短影音的世界裡,以 #文字 認出彼此。 期許透過 #內容,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 🖋 文字散見於關鍵評論網、音音有代誌、嚷嚷社、方格子 📧 合作:lettersalive09@gmail.com
如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6
華人團圓共迎新年時所聽見的歌曲〈恭喜恭喜〉歷史背景故事的人仍為少數。曾經,在歷史的長河裡,實則帶有悲愴淒涼的意味。在時間的作用下,掩埋在鑼鼓喧天的年節中。年年唱響於闔家團圓時刻、帶著喜慶氛圍的〈恭喜恭喜〉,原版背後實則隱藏苦澀的由來。
Thumbnail
2025/02/16
華人團圓共迎新年時所聽見的歌曲〈恭喜恭喜〉歷史背景故事的人仍為少數。曾經,在歷史的長河裡,實則帶有悲愴淒涼的意味。在時間的作用下,掩埋在鑼鼓喧天的年節中。年年唱響於闔家團圓時刻、帶著喜慶氛圍的〈恭喜恭喜〉,原版背後實則隱藏苦澀的由來。
Thumbnail
2025/02/16
出色的演奏、豐富的經歷,以及種種榮耀,構成人們眼中的林易。不過,音樂之路也並總非一帆風順,他舉將近十年前與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決賽失之交臂的經歷,林易坦言,備賽長達四年之久,未能如願,確實抱有遺憾。不過,十年後的他,倒是學會了降低得失心,坦然面對音樂旅途裡的得與失,心隨境轉,想起愛樂初衷。
Thumbnail
2025/02/16
出色的演奏、豐富的經歷,以及種種榮耀,構成人們眼中的林易。不過,音樂之路也並總非一帆風順,他舉將近十年前與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決賽失之交臂的經歷,林易坦言,備賽長達四年之久,未能如願,確實抱有遺憾。不過,十年後的他,倒是學會了降低得失心,坦然面對音樂旅途裡的得與失,心隨境轉,想起愛樂初衷。
Thumbnail
2025/02/16
承辦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之波蘭蕭邦學會指名巴哈靈感主辦一系列在台活動!除預告 2025 年一系列在台音樂會及講座,也預告大賽紀錄片《鋼琴》(Pianoforte)將於明年農曆年前後院線上映。
Thumbnail
2025/02/16
承辦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之波蘭蕭邦學會指名巴哈靈感主辦一系列在台活動!除預告 2025 年一系列在台音樂會及講座,也預告大賽紀錄片《鋼琴》(Pianoforte)將於明年農曆年前後院線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歡迎來到2024年7月10日電影小知識。 2018年的《窒息》(Suspiria)是1977年《坐立不安》(Suspiria)的精神重拍版本,本片由達科塔強生、克蘿伊葛蕾絲摩蕾茲、米亞高斯及蒂妲史雲頓主演。 達科塔強生為了拍攝本片,練習了2年的芭蕾課程來準備劇中的角色,並且因為劇
Thumbnail
歡迎來到2024年7月10日電影小知識。 2018年的《窒息》(Suspiria)是1977年《坐立不安》(Suspiria)的精神重拍版本,本片由達科塔強生、克蘿伊葛蕾絲摩蕾茲、米亞高斯及蒂妲史雲頓主演。 達科塔強生為了拍攝本片,練習了2年的芭蕾課程來準備劇中的角色,並且因為劇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由義大利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執導,作曲家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1928年11月10日–2020年7月6日)配樂。《新天堂樂園》榮獲1989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及199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由義大利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執導,作曲家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1928年11月10日–2020年7月6日)配樂。《新天堂樂園》榮獲1989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及199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Thumbnail
喬歐卡尼喬《苦日方來》 真的很「苦」啊這部片 衝著柏林影展評審團獎的榮譽慕名而來 果然沒有失望 也認識了這位當代葡萄牙的大師級導演 這位大師太會用長單鏡頭了 而且鏡頭語言運用之準確教人嘆為觀止......
Thumbnail
喬歐卡尼喬《苦日方來》 真的很「苦」啊這部片 衝著柏林影展評審團獎的榮譽慕名而來 果然沒有失望 也認識了這位當代葡萄牙的大師級導演 這位大師太會用長單鏡頭了 而且鏡頭語言運用之準確教人嘆為觀止......
Thumbnail
買票動機 大家倘若多年前觀賞過由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和凱特溫絲蕾主演的《鐵達尼號》,自1997年上映之後,蟬聯約莫一年多的票房冠軍,成為當時票房最高的電影,締造了高達新台幣682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當時票房最高的電影。直到2009年《阿凡達》上映後才被打破最高票房紀錄,實屬不易。
Thumbnail
買票動機 大家倘若多年前觀賞過由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和凱特溫絲蕾主演的《鐵達尼號》,自1997年上映之後,蟬聯約莫一年多的票房冠軍,成為當時票房最高的電影,締造了高達新台幣682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當時票房最高的電影。直到2009年《阿凡達》上映後才被打破最高票房紀錄,實屬不易。
Thumbnail
近日重溫《悄悄告訴她》感覺再愛電影一次。一部電影竟如此完美地鑲嵌三種藝術形式:舞蹈〈穆勒咖啡館〉、民謠〈Cucurrucucu Paloma〉、默劇《我的小情人》;還有鬥牛表演。將世界最夢幻又真實、最美麗又殘酷的那一面帶到觀眾眼前,就是電影在做的事情。
Thumbnail
近日重溫《悄悄告訴她》感覺再愛電影一次。一部電影竟如此完美地鑲嵌三種藝術形式:舞蹈〈穆勒咖啡館〉、民謠〈Cucurrucucu Paloma〉、默劇《我的小情人》;還有鬥牛表演。將世界最夢幻又真實、最美麗又殘酷的那一面帶到觀眾眼前,就是電影在做的事情。
Thumbnail
雖然《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光采奪目,但七零年代的 《小丑》和《羅馬風情畫》在我心中佔了特別的位置。費里尼此時停止拍攝傳統的劇情片,七零年代前半的三部作品,按導演自己在自傳《虛構的筆記本》的說法,像是為了出清他內心對某些事物的概念和情感。
Thumbnail
雖然《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光采奪目,但七零年代的 《小丑》和《羅馬風情畫》在我心中佔了特別的位置。費里尼此時停止拍攝傳統的劇情片,七零年代前半的三部作品,按導演自己在自傳《虛構的筆記本》的說法,像是為了出清他內心對某些事物的概念和情感。
Thumbnail
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夜在西門町新光影城影廳內,全場影迷屏氣凝神地,盯著銀幕上的傳奇明星。年華老去的女神男神,靜靜凝視當年彼此的美麗身影;觀眾則見證他們凝視,目賭光陰的流逝,同時在閴靜的電影院一起變老。你可以說:「我們的青春,在戲院」。進戲院看電影這件事,其實也是,演員與觀眾合寫的集體回憶錄。
Thumbnail
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夜在西門町新光影城影廳內,全場影迷屏氣凝神地,盯著銀幕上的傳奇明星。年華老去的女神男神,靜靜凝視當年彼此的美麗身影;觀眾則見證他們凝視,目賭光陰的流逝,同時在閴靜的電影院一起變老。你可以說:「我們的青春,在戲院」。進戲院看電影這件事,其實也是,演員與觀眾合寫的集體回憶錄。
Thumbnail
若從導演技法而言,1985 年邱剛健自編自導的《唐朝綺麗男》則是「歐陸荒誕電影在台灣」的一次巧妙實踐。電影開場描繪了送葬隊伍從鏡頭前經過,邱剛健以「白面黑斗篷」將往生者家屬打扮成死神樣貌。緊接著,一群黑衣人撐開粉色紙傘旋轉,如此的「荒誕造型與敘事」竟讓人直接聯想到費里尼電影。
Thumbnail
若從導演技法而言,1985 年邱剛健自編自導的《唐朝綺麗男》則是「歐陸荒誕電影在台灣」的一次巧妙實踐。電影開場描繪了送葬隊伍從鏡頭前經過,邱剛健以「白面黑斗篷」將往生者家屬打扮成死神樣貌。緊接著,一群黑衣人撐開粉色紙傘旋轉,如此的「荒誕造型與敘事」竟讓人直接聯想到費里尼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