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揭幕!賽門.拉圖與趙成珍共譜德奧經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現任首席指揮賽門.拉圖爵士(Sir Simon Denis Rattle) 圖/國家兩廳院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現任首席指揮賽門.拉圖爵士(Sir Simon Denis Rattle) 圖/國家兩廳院

睽違六年,昨(2024 年 11 月 30 日)晚,德國頂尖古典天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BRSO)抵臺!

甫慶祝成立 75 週年的 BRSO,此次,在首席指揮賽門.拉圖爵士(Sir Simon Denis Rattle)率領下,與曾拿下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金牌的韓國鋼琴家趙成珍(조성진,Cho Seong-Jin)一同抵臺,將自 12 月 1 日起,開展 2024 年末最重要音樂盛會,於北中南三館舉行四場音樂會,為樂迷獻上德奧經典禮讚。

成立於 1947 年的 BRSO,屢次入選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以精緻且深具內涵的音樂詮釋見長;自 2023-24 樂季起,從指揮馬里斯.楊頌斯(Mariss Jansons)手中接棒上任之現任首席指揮賽門.拉圖爵士,除曾任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首席指揮外,也係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終身名譽指揮。

拉圖以「青年」形容已有 75 年歷史的 BRSO

今(12 月 1 日)抵台聯合記者會中,拉圖看見印有自己圖片的大圖輸出海報,笑說:「太令人吃驚了。」並上前與海報合影。 圖/國家兩廳院

今(12 月 1 日)抵台聯合記者會中,拉圖看見印有自己圖片的大圖輸出海報,笑說:「太令人吃驚了。」並上前與海報合影。 圖/國家兩廳院

他俏皮模仿圖中動作並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帶著『新家人』(指 BRSO)來到台灣,很期待感受台灣樂迷們對於音樂的深度熱情。」「圖中愉悅的表情就和我這次抵台的好心情如出一輒。」

出身英國利物浦的賽門.拉圖爵士,是當代最具知名度的指揮家之一,以領導魅力與實驗精神著稱。談到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緣分,拉圖分享,自己過去曾聽過指揮拉法埃爾.庫貝利克(Rafael Jeroným Kubelík)率領 BRSO 的現場錄音,給當時約莫 15、16 歲時的自己帶來相當大的震撼,也是他後來踏上指揮一途的契機。

此次,除布拉姆斯與馬勒,拉圖罕見地為臺灣樂迷帶來李格悌、魏本等 20 世紀作曲家的管絃樂創作,以及華格納的歌劇配樂作品,在曲目編排上,充分展現其企圖心及冒險精神,他仍以「青年」比喻已有 75 年歷史的 BRSO,他表示,「我們是一個年輕的樂團。」「前指揮楊頌斯的為樂團塑造了整體溫暖的色彩與卓越的技巧,希望我們可以延續他為樂團注入的很棒傳統,持續保持開放的心、在音樂道路上探索得更多。」

此次為期一週的演出行程中,四場音樂會自 8 月份啟售後即造成搶票風潮,票券也迅速售罄,足見演出魅力。

趙成珍:此次合作宛如「置身天堂」

韓國鋼琴家趙成珍(조성진,Cho Seong-Jin) 圖/國家兩廳院

韓國鋼琴家趙成珍(조성진,Cho Seong-Jin) 圖/國家兩廳院

而本次與拉圖和 BRSO 一同來臺的韓國鋼琴家趙成珍,是 2015 年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獎得主,被賽門.拉圖爵士讃譽為「鋼琴詩人」。

此次,他將在臺北、臺中場次詮釋之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係布拉姆斯壯年時期的成熟之作,樂曲色彩明亮,卻十分考驗鋼琴家的耐力與演奏技巧,對於此次演出,他於今記者會中表示,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很有深度、技巧難度也很高,但他以「彷彿置身天堂」為喻形容與拉圖和樂團的合作,因此,毋須過多執著於技巧,反而能在每次排練與演出受其中。

今年「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音樂會,四場演出各具特色:

  • 12 月 1 日、2 日於國家音樂廳帶來李格悌、華格納、魏本的管絃樂曲目,以及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和有「夜之歌」美稱的馬勒第七號交響曲。
  • 而 12 月 4 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登場的則為布拉姆斯專場,除攜手趙成珍演繹布拉姆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外,還包括常被拿來與「田園」交響曲膾炙人口的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
  • 12 月 5 日,又將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葡萄園式音樂廳上演馬勒第七號交響曲。

演出資訊

力晶 2024 藝文饗宴 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演出場次:2024/12/1 (日) 19:30、2024/12/2 (一) 19:3012/1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曲目:
12/1 協奏曲之夜—
李格悌:《大氣層》György Ligeti: "Atmosphères"
華格納:第一幕前奏曲,選自《羅恩格林》Richard Wagner: Prelude to "Lohengrin"
魏本:給大型管絃樂團的六首作品,作品6 Anton Webern: Six pieces, op. 6 (Version from 1928)
華格納:前奏曲與愛之死,選自《崔斯坦與伊索德》Richard Wagner: Prelude and Liebestod from "Tristan and Isolde"
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83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Flat Major, Op. 83
12/2 夜之歌—
馬勒:E小調第七號交響曲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7 in E Minor
2024 NTT 遇見巨人—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演出時間:2024/12/4 (三) 19:30
💠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演出曲目:
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83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Op. 83, B-flat major
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作品73 Brahms: Symphony No. 2, Op. 73, D major
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演出時間:2024/12/5 (四) 19:30
💠演出場地: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演出曲目:馬勒:e小調第七號交響曲 G. MAHLER: Symphony No. 7 in e minor
raw-image

※ 文章原載自【音音有代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揭幕!賽門.拉圖與趙成珍共譜德奧經典曲目,台灣樂迷熱情響應》※

avatar-img
1會員
27內容數
❝ 見字如晤,聲息可辨。 ❞ 一位有著大眾臉的編輯,期盼在充斥短影音的世界裡,以 #文字 認出彼此。 期許透過 #內容,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 🖋 文字散見於音音有代誌、關鍵評論網、方格子 📧 合作:lettersalive09@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音樂劇《女巫前傳》和電影《魔法壞女巫》則藉作品提醒觀眾:善惡非絕對,每個人都有著複雜的動機。劇情外,「音樂」也對人物塑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音樂劇《女巫前傳》中,史蒂芬.許瓦茲(Stephen Schwartz)便使用「主導動機」( Leitmotif)技法,將角色的內心世界與劇情發展無縫結合。
寫書背後,是一點不易的漫長產出過程。2015 到 2017 年間,吳珮菁先後經歷自高處重摔導致肌肉斷裂及粉碎性骨折、聲帶沾黏等意外。復健期間,她持續在國際舞台表演,鑽研六棒技巧的腳步更是未停。不過,用受傷身體與聲音,面對高難度的六棒技法,挫敗感可不是一星半點,「會覺得自己進步緩慢,也有過放棄念頭。」
暌違十年,公共電視經典古典音樂 IP《古典魔力客》2024 年重磅回歸!說起新舊版本間差異,節目製作人杜佳舫(莎拉)指出,除了主持人有所不同外,十年前的節目各集以作曲家為切分、各單元以人物為呈現主軸,「而最新版本則瞄準『時光旅行』的形式,以巴洛克、古典、浪漫與現代等不同時代背景為出發。」
當劇場空間化作純白的伸展台,演員則以自身身體作為服裝載體,作品《親愛的帕索里尼》將以別於電影作品的重新詮釋,向觀眾展示戲服的全新魅力。史雲頓在演後記者會表示,這些戲服在當年拍攝結束後便再無接觸過人類皮膚,「這次,不僅僅是呈現給大家看,可以將它們實際穿在身上、與之互動,非常興奮!」
他的作品你一定聽過,但你卻未必認識他這麼這個人。2025 的腳步剛至,文化推手楊立德的故事,卻永遠停在了 2024。去年(2024) 12 月,資深音樂人楊立德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離世,享年 73 歲。曾被媒體譽為「台灣娛樂商品文化的前行者」的楊立德,在台灣流行音樂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他
今(2024)年 15 歲,現師事蘇孟風老師、孫家偉老師的 余易泉(Griffin Yu-Parrott),他的古典吉他之路,始於年幼時有段時期居住於印尼峇里島的音樂啟蒙。在峇里島綠色學校(Green School)每週五的全體師生集會活動中,他被一位擔任樂團鼓手的老師的精彩演奏所打動,最初,想
音樂劇《女巫前傳》和電影《魔法壞女巫》則藉作品提醒觀眾:善惡非絕對,每個人都有著複雜的動機。劇情外,「音樂」也對人物塑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音樂劇《女巫前傳》中,史蒂芬.許瓦茲(Stephen Schwartz)便使用「主導動機」( Leitmotif)技法,將角色的內心世界與劇情發展無縫結合。
寫書背後,是一點不易的漫長產出過程。2015 到 2017 年間,吳珮菁先後經歷自高處重摔導致肌肉斷裂及粉碎性骨折、聲帶沾黏等意外。復健期間,她持續在國際舞台表演,鑽研六棒技巧的腳步更是未停。不過,用受傷身體與聲音,面對高難度的六棒技法,挫敗感可不是一星半點,「會覺得自己進步緩慢,也有過放棄念頭。」
暌違十年,公共電視經典古典音樂 IP《古典魔力客》2024 年重磅回歸!說起新舊版本間差異,節目製作人杜佳舫(莎拉)指出,除了主持人有所不同外,十年前的節目各集以作曲家為切分、各單元以人物為呈現主軸,「而最新版本則瞄準『時光旅行』的形式,以巴洛克、古典、浪漫與現代等不同時代背景為出發。」
當劇場空間化作純白的伸展台,演員則以自身身體作為服裝載體,作品《親愛的帕索里尼》將以別於電影作品的重新詮釋,向觀眾展示戲服的全新魅力。史雲頓在演後記者會表示,這些戲服在當年拍攝結束後便再無接觸過人類皮膚,「這次,不僅僅是呈現給大家看,可以將它們實際穿在身上、與之互動,非常興奮!」
他的作品你一定聽過,但你卻未必認識他這麼這個人。2025 的腳步剛至,文化推手楊立德的故事,卻永遠停在了 2024。去年(2024) 12 月,資深音樂人楊立德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離世,享年 73 歲。曾被媒體譽為「台灣娛樂商品文化的前行者」的楊立德,在台灣流行音樂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他
今(2024)年 15 歲,現師事蘇孟風老師、孫家偉老師的 余易泉(Griffin Yu-Parrott),他的古典吉他之路,始於年幼時有段時期居住於印尼峇里島的音樂啟蒙。在峇里島綠色學校(Green School)每週五的全體師生集會活動中,他被一位擔任樂團鼓手的老師的精彩演奏所打動,最初,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台北愛樂的新任常任指揮吳尚倫,帶給團員無比的震撼。他嚴格的態度、精細的要求,讓大家對練唱這件事不敢掉以輕心,也更嚴肅地看待音樂演出......
Thumbnail
困難到翻天的《戰爭安魂曲》終於完成。在排練過程中,我一直有如墮五里霧中的感覺,但與呂紹嘉和國家交響樂團 (NSO) 的首次合作,仍是令人難忘的一次經驗......
Thumbnail
李欣恬/德國漢堡報導 今(德國時間9日)晚來自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NSO),創下台灣交響樂團團隊首登漢堡易北愛樂廳演出的紀錄,現場滿座,觀眾從上半場的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利的鋼琴協奏曲演奏結束,到下半場最後一首曲目德佛札克的第八號交響曲後與兩首安可曲,全場2100名觀眾皆激動地起立鼓掌。
Thumbnail
國家交響樂團2024年歐巡,才剛完成三場在瑞士的演出,馬不停蹄的團隊,今由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帶領,在德國時間7日晚間在德國布藍什外格國家劇院完成演出,獨奏小提琴家黃俊文也獻演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他表示,這是他音樂道路上最親密的作品,從早年的學習到找到表達這首作品的方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台北愛樂的新任常任指揮吳尚倫,帶給團員無比的震撼。他嚴格的態度、精細的要求,讓大家對練唱這件事不敢掉以輕心,也更嚴肅地看待音樂演出......
Thumbnail
困難到翻天的《戰爭安魂曲》終於完成。在排練過程中,我一直有如墮五里霧中的感覺,但與呂紹嘉和國家交響樂團 (NSO) 的首次合作,仍是令人難忘的一次經驗......
Thumbnail
李欣恬/德國漢堡報導 今(德國時間9日)晚來自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NSO),創下台灣交響樂團團隊首登漢堡易北愛樂廳演出的紀錄,現場滿座,觀眾從上半場的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利的鋼琴協奏曲演奏結束,到下半場最後一首曲目德佛札克的第八號交響曲後與兩首安可曲,全場2100名觀眾皆激動地起立鼓掌。
Thumbnail
國家交響樂團2024年歐巡,才剛完成三場在瑞士的演出,馬不停蹄的團隊,今由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帶領,在德國時間7日晚間在德國布藍什外格國家劇院完成演出,獨奏小提琴家黃俊文也獻演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他表示,這是他音樂道路上最親密的作品,從早年的學習到找到表達這首作品的方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