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超微半導體)一直是科技股投資人關注的焦點,但近來股價大跌,讓市場開始質疑它的投資價值。我們今天就從四個角度,深入解析 AMD 的基本面、競爭對手、市場趨勢與潛在風險。
2014 年,蘇姿丰(Lisa Su)接任 AMD 執行長,公司開始大翻身。過去現金流不穩、業績低迷的 AMD,在她帶領下實現了顯著成長。如今,公司的收入與現金流均已大幅改善,企業估值更是翻了 7 倍。這樣的轉變讓投資人重新燃起對 AMD 的信心。
很多人以為 AMD 主要競爭對手是 Nvidia,但事實上,它真正的戰場是 CPU 市場,對手是 Intel。近年來,AMD 在 CPU 領域大幅超越 Intel,憑藉 Ryzen 處理器奪下不少市佔率。然而,在 GPU 領域,AMD 與 Nvidia 仍存在巨大差距。要真正挑戰 Nvidia,AMD 還需要更強的 AI 計算與圖形技術。
隨著市場對 AMD 的期待升高,其股價估值水漲船高。然而,從財報來看,AMD 目前的運營利潤率僅 8%,顯示出部分獲利能力仍待提升,可能是供應鏈成本或研發費用較高的影響。
此外,AMD 在 2022 年收購了 FPGA 先驅賽靈思(Xilinx)。這筆收購若能帶來額外收益,將是 AMD 未來成長的重要動能;但若無法有效整合,則可能成為財務負擔。
2024 年 3 月以來,AMD 股價從高點下跌近 50%,回到了較為公允的價值區間,約落在 110 美元左右。市場普遍認為,若股價繼續回調至 80-85 美元區間,將是一個較為合理的長期買點。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目前對 AI 相關公司如 Nvidia 樂觀,但對傳統半導體公司(如 AMD)相對悲觀。AMD 是否能突破這種市場觀感,將是未來決定股價走勢的關鍵。
結論:如何規劃 AMD 的投資策略?
半導體市場變化劇烈,AMD 雖然擁有強勁的技術與市場機會,但也面臨諸多挑戰。我會在 95-90 美元、甚至 85-80 美元區間分批進場。但若股價跌破買入價,且基本面未有改善跡象,我就會考慮適時止損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