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 love you, resource from wikipedia
每逢2月14日,西洋情人節、3月14日,白色情人節、農曆7月7日,七夕情人節,不論是大螢幕還是串流電影總會推出應景的愛情片。且絕大部分愛情電影都符合rom-com公式的起承轉合。男女主相遇、感情升溫、產生誤會、誤會解開,happily ever after。
如此愛情喜劇看了心情輕鬆,即便放空也能夠很快回神抓到主軸,繼續順暢地看到結尾。但也有些片名看似喜劇,其實內核悲喜交加,例如P.S.我愛你。男主蓋瑞在電影一開場就蒙主寵召,留下悲痛欲絕的妻子荷莉。
少年夫妻吵吵鬧鬧,把這樣的日常習以為常,可惜世事難料,癌症帶走了丈夫。留下妻子反思自己為何過往常要為小事無理取鬧,深陷在低潮的迴圈走不出,也讓週遭人走不進去。
丈夫了解妻子的個性,於是在離世前寫好多封給太太的信。每封信有固定寄送的時間,信裡熟悉的語氣讓妻子更思念丈夫卻也因為讀進去信的內容,妻子願意走出去,嘗試以往想做卻沒有實踐的事情。
深愛的人走了,被留下來的人該如何自處?如何走出過往?該如何開啟一段新的旅程?或者心的旅程?P.S. I LOVE YOU,可以一看。
我就要你好好的,resource from wikipedia
非典型愛情片的我就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如果不是由英國女演員Emilia Clarke及男演員Sam Claflin來飾演男女主角,即便植基於Jojo Moyes原著小說,難免因為遊走在感情精神出軌的邊界引起觀眾撻伐。
男主威爾在電影開場沒多久即因爲車禍導致癱瘓,女主露則是應聘照顧男主起居生活的照服員。社經背景天差地遠的兩人,因為照顧及被照顧者的關係有了交集。當兩人卸除彼此刻板印象,能像朋友般聊天時,觀眾會察覺社經地位,成長背景天差地遠的兩人,很多時候是藉由男主視角來讓女主重新審視自己的親情、愛情以及夢想。
男主在意外發生前,各方面來說都是人生贏家。縱使發生意外,他依然可以擁有躺贏人生,但他非常明確的知道自己所要的不是活著呼吸而已,所以任何人都無法撼動他安樂死的決定,即便是家人。
反觀女主,會為了家裡需要有人幫忙照顧老小,需要有額外經濟來源而在小鎮咖啡館擔任女服務生,一待就是七年,直到被解僱。雖然覺得被心目中的設計系錄取卻沒有去唸很遺憾,好在她身旁有男友派翠克總會在她低潮時給予鼓勵。常常如此自我開解的女主,往往報喜不報憂,深怕自己的事增加家裡人的負擔。
雖然女主將男友屢屢對她的事情不上心拋諸腦後。例如男友想去參加馬拉松,所以順便將假期安排在馬拉松舉辦的城市,然後邀請女主一起跑起來。萬般不情願的女主不想掃男友的興,強顏歡笑的附和著,卻對照護的男主威爾說出心裡話,自己壓根兒對跑步不感興趣。
男主在意外發生前擁有成功的事業,見過更多的人事物,與女主相處的六個月裡,他將過往自己曾見過的人事物分享給女主,讓從未離開過小鎮的女主知道世界很廣闊,值得嘗試的東西有許多。也正因為如此,男主告訴露自己無法只是為活著而活著,即便家財萬貫,但總有些地方他到不了,過不去。
男主可以是女主的類work mentor/life coach/crush,但也只能是如此。在男主離世後,女主終於離開小鎮,朝聖了她心目中的設計之都巴黎。坐在威爾曾經去過的咖啡館,喝著他喝過的咖啡,吃過的可頌,展讀他的信,想著自己下一段旅程。For sky has no limit, our potential is infin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