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凋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NTU40+輾轉得知 程元敏老師逝世,享耆壽九十六歲。

1999年選修中國文學系的《尚書》,老師一字一句地註釋、教我們讀經解經,是一門可以上溯自先秦、兩漢的學問,及至宋代以下,所謂【經學】。彼時台灣文學系所紛紛依國家命令成立,他們這一代人,因為戰爭而來到台灣,中國的移民,從兵籍退下來轉入學業,身影只有更加模糊。我一兩次在椰林大道上騎著腳踏車遇見老師,停下車來與他鞠躬敬禮,他記得我並且關心兩句,最近做甚麼學問?我看老師,腳踏車籃裡,一兩個福利社剛買的罐頭。

上網去找,2020年萬卷樓出版了《程氏經學論文集(全三卷)》,厚達1820頁。有電子書。經學是儒家獨有的知識體系,好比尚書《書序》全文僅一千一百零一字,而程元敏老師寫成《書序通考》,考訂與論證三十五萬字,獲民國88年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學術著作獎。我看著書櫃裡斑駁的《尚書釋義》跟「性別與性相」(Sex & Sexuality)課程讀本排排站,回想一下九○年代的知識浪潮,我被浪打過了,那浪退去了嗎?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uman Stain的沙龍
4會員
11內容數
這裡最不需要的,就是政治正確。歡迎一肚子不合時宜。
Human Sta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0
台灣大學女同志文化研究社(λ,浪達)與Gay Chat是最早成立的大學合法社團,象徵著台灣大學自由、民主的學術風氣,畢業校友人才濟濟,二十多年過去了,至今卻仍然罕為人知。
2025/03/30
台灣大學女同志文化研究社(λ,浪達)與Gay Chat是最早成立的大學合法社團,象徵著台灣大學自由、民主的學術風氣,畢業校友人才濟濟,二十多年過去了,至今卻仍然罕為人知。
2025/03/20
這則12分鐘的影片,稱王家衛的《繁花》是中國劇的「天花板」,是我在網路上看得很精準的香港評論。透過影片剪接,它集結了《繁花》連續劇的火,多項破紀錄...
2025/03/20
這則12分鐘的影片,稱王家衛的《繁花》是中國劇的「天花板」,是我在網路上看得很精準的香港評論。透過影片剪接,它集結了《繁花》連續劇的火,多項破紀錄...
2025/03/16
在《繁花》裡的情,就跟名利場一樣,像網絡散開,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這個情感之網上的一個支點。
2025/03/16
在《繁花》裡的情,就跟名利場一樣,像網絡散開,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這個情感之網上的一個支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世事本無常 何苦窮煩忙 回顧終生苦 人間夢一場 學庸2024.08.10/14:30 沈聰益君,余鐵工局時期直屬業主長官,對余甚為照顧,今晨驚聞仙逝,感懷成詩悼念,聊表餘情。 沈聰益2024.07屆齡退休,2024.08.10仙逝。 (沈聰益君相片中位者,右一者學庸)
Thumbnail
世事本無常 何苦窮煩忙 回顧終生苦 人間夢一場 學庸2024.08.10/14:30 沈聰益君,余鐵工局時期直屬業主長官,對余甚為照顧,今晨驚聞仙逝,感懷成詩悼念,聊表餘情。 沈聰益2024.07屆齡退休,2024.08.10仙逝。 (沈聰益君相片中位者,右一者學庸)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昔,容才瀚、陳美章、李奮晉、黃動熟、康許章為訓導⋯⋯
Thumbnail
昔,容才瀚、陳美章、李奮晉、黃動熟、康許章為訓導⋯⋯
Thumbnail
陳生:歷史系的人就是笑我們在做讀書心得,他們說我們就是翻譯,寫一下說什麼罷了。
Thumbnail
陳生:歷史系的人就是笑我們在做讀書心得,他們說我們就是翻譯,寫一下說什麼罷了。
Thumbnail
陳生:汪應辰《桐源書院記》說:「是心即書室也。吾能潔修神明之舍以讀吾書,則《論》、《孟》、《庸》、《學》之四書不在方冊,在吾丹府之中矣;六經子史之旨趣不在篇簡,在吾靈臺之內矣。」經學有沒有死,看你的表現咯。
Thumbnail
陳生:汪應辰《桐源書院記》說:「是心即書室也。吾能潔修神明之舍以讀吾書,則《論》、《孟》、《庸》、《學》之四書不在方冊,在吾丹府之中矣;六經子史之旨趣不在篇簡,在吾靈臺之內矣。」經學有沒有死,看你的表現咯。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