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桡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熯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 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 2. 白話文 「神」這個概念,是用來表達萬物變化奧妙的語言。 在天地之間,最能推動萬物運行的是雷電,它迅猛而猛烈;最能使萬物搖動的是風,它柔和卻無孔不入;最能使萬物乾燥的是火,它炙熱而強烈;最能使萬物愉悅的是澤(水池),它寬廣而富足;最能滋潤萬物的是水,它生生不息,孕育生命;最能終結舊事物、開創新事物的是艮,它代表著萬物的停止與開始。 因此,水與火能夠相互調和,雷與風能夠協調運行,山與澤能夠互相交流,這樣天地萬物才能變化不息,最終形成現今世界的樣貌。 --- 3. 解釋 這一章描述了八卦所象徵的自然力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 (1)八種自然力量與其影響 雷(震)——推動變化 雷電最為猛烈,它能迅速改變事物,如春雷驚醒萬物,讓大地從沉睡中甦醒。這象徵了「突破」與「變革」。 風(巽)——無孔不入 風雖然柔和,卻能深入萬物之中,帶來變化。例如風吹樹葉,使其搖擺,也象徵思想、影響力的傳播。 火(離)——炙熱與乾燥 火代表光明、熱量,能驅散黑暗,也能讓萬物乾燥枯萎。因此,火既能照亮世界,也能帶來災害,象徵「知識」與「毀滅」的雙重特性。 澤(兌)——喜悅與滿足 澤代表水池、湖泊,能夠滋養萬物,給人帶來愉悅與滿足,象徵「歡樂」、「交流」與「分享」。 水(坎)——滋潤與孕育 水能夠滋潤萬物,讓生命得以生長,但同時也象徵深淵與危險,因此它代表著「智慧」與「挑戰」。 艮(山)——終結與開始 艮代表停止與穩固,它既是萬物的終點,也是新的起點。例如山脈不動,象徵穩定,但同時也是生命積累的結果,代表「完成」與「沉澱」。 (2)陰陽調和,天地萬物得以生成 這一章最後強調了「陰陽互補」的重要性。 水與火相互調和(坎與離):水能撲滅火,火能蒸發水,兩者相互克制,才能維持平衡。 雷與風不相違背(震與巽):雷電與風的組合,形成風雷交加的自然現象,它們共同促成天氣的變化。 山與澤互通氣息(艮與兌):山脈穩定不動,而澤水靈活變化,兩者交流才能維持生態的平衡。 這些相互作用的關係,正是天地運行的基礎。只有各種自然力量互相協調,世界才能運行不息,生生不滅。 --- 4. 總結 第一,這一章解釋了八卦所代表的自然力量。 每個卦象都對應著自然界中的一種主要現象,如雷、風、火、水、山、澤等,並強調它們對萬物的影響。 第二,這一章強調了自然力量之間的相互作用。 八卦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的。例如水與火、雷與風、山與澤之間的關係,展現出「陰陽調和」的概念。 第三,這一章體現了《易經》的變化原則。 萬物的變化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當這些力量達到平衡時,世界才能和諧運行;當這些力量失衡時,就會帶來混亂與災難。 這正是《易經》智慧的體現——理解自然的變化,順應天地的運行,才能掌握人生的變數,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