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72 小時內常見病情惡化指標(敗血症進展、ARDS、腎衰竭)

12.2 72 小時內常見病情惡化指標(敗血症進展、ARDS、腎衰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如何迅速進展?

腎衰竭(AKI)如何在短時間內惡化?

如何建立 72 小時內的病情監測策略?



🔹 1. 敗血症進展(Sepsis Progression)

📌 1.1 為何敗血症常在 72 小時內惡化?

  • 敗血症是一種全身性發炎反應,會迅速引發器官衰竭
  • 許多病人在急診時仍相對穩定,但在住院 24-72 小時內病情急遽惡化,進入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 若未及時處置,敗血症的病死率可高達 30-50%

🔴 1.2 敗血症病情惡化的警訊

血壓下降(SBP < 90 mmHg)或需升壓劑維持

乳酸上升(Lactate > 2 mmol/L)(代表組織低灌流)

呼吸急促(RR > 22),合併低氧(SpO₂ < 90%)

尿量減少(UO < 0.5 mL/kg/hr,疑似腎衰竭)

意識變化(GCS 下降,嗜睡或躁動)


📌 「當病人血壓下降、乳酸升高、尿量減少,應高度懷疑敗血症惡化!」

🛑 1.3 如何預防敗血症惡化?

早期廣效性抗生素(治療黃金 1 小時內)

積極補充靜脈輸液(IV Fluid Resuscitation, 30 mL/kg NS)

乳酸追蹤(每 4-6 小時監測 Lactate)

若持續低血壓,需考慮使用升壓劑(NE, Dopamine)


📌 「敗血症的黃金治療時間是 1 小時內,病情變化快,不能等!」

raw-image



🔹 2.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 2.1 ARDS 是如何發生的?

  • 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是一種嚴重肺部發炎反應,常見於肺炎、敗血症、吸入性損傷等病人。
  • 典型病程為住院 24-72 小時內,病人突然出現低氧、呼吸窘迫,甚至需要插管治療
  • 一旦進展到 ARDS,病死率可達 40-60%,因此早期識別至關重要!

🔴 2.2 ARDS 進展的早期警訊

呼吸頻率增加(RR > 30),使用輔助呼吸肌

血氧下降(SpO₂ < 90%,即使給氧)

動脈血氧 / 吸入氧氣比值(PaO₂/FiO₂)< 300(ARDS 診斷標準)

肺部瀰漫性浸潤(CXR 顯示雙側肺水腫樣陰影)

無明顯心因性肺水腫(無心臟衰竭證據)


📌 「當病人呼吸變快、血氧下降、胸片顯示肺部浸潤,要警覺 ARDS!」

🛑 2.3 如何管理早期 ARDS?

高流量氧氣或無創陽壓通氣(HFNC / BiPAP)

若氧氣需求持續增加,考慮插管 + 保護性肺通氣策略(TV 6 mL/kg)

避免過度補液,控制液體平衡(以免肺水腫惡化)

針對潛在病因積極治療(如肺炎、敗血症)


📌 「ARDS 進展快,一旦病人 SpO₂ 無法維持在 90% 以上,應提早準備插管!」


🔹 3. 急性腎衰竭(AKI)

📌 3.1 為何住院病人容易發生 AKI?

  • 敗血症、低血壓、脫水、藥物(NSAIDs、造影劑)、多重器官衰竭 都可能導致急性腎損傷(AKI)
  • AKI 常在 住院 48-72 小時內發生,是敗血症、ARDS、心因性休克的常見併發症。
  • 嚴重 AKI 可導致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甚至需要緊急透析!

🔴 3.2 AKI 進展的警訊

尿量減少(UO < 0.5 mL/kg/hr,持續 6 小時以上)

血清肌酐(Cr)上升 > 0.3 mg/dL(48 小時內)

高血鉀(K⁺ > 5.5 mEq/L)

代謝性酸中毒(pH < 7.2,HCO₃⁻ < 15)


📌 「尿量驟減 + 肌酐上升,是 AKI 進展的最早信號!」

🛑 3.3 如何防範 AKI 惡化?

補充足夠體液(避免脫水,但避免過度補液)

調整腎毒性藥物(NSAIDs、造影劑、某些抗生素)

高血鉀時,立即降鉀(Insulin + Dextrose、鈣劑、透析)

當尿毒症、無尿、高血鉀無法控制時,需考慮透析!


📌 「當病人尿量明顯下降時,應立即評估是否進展為 AKI!」


🔹 4. 如何建立 72 小時內的病情監測策略?

raw-image

📌 「關鍵 72 小時內,每 4-6 小時監測生命徵象,才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 結語:如何預防住院病人的病情惡化?

敗血症:血壓下降、乳酸上升,需快速給予抗生素與輸液!

ARDS:血氧下降、呼吸急促,應早期給氧,避免插管延遲!

AKI:尿量下降、肌酐上升,需補充體液並調整腎毒性藥物!


🚑 「72 小時是關鍵,早期偵測、早期治療,避免不可逆的器官衰竭!」 🚑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4會員
115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