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出院後的長期追蹤—內科急症後的後遺症管理 13.1 心肌梗塞後的二級預防

第 13 章:出院後的長期追蹤—內科急症後的後遺症管理 13.1 心肌梗塞後的二級預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活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心肌梗塞後的五大二級預防策略

藥物治療:抗血小板、β 阻斷劑、他汀、ACEI/ARB、SGLT2i

生活方式調整:飲食、運動、戒菸與心臟復健

如何監測與預防再次心血管事件?

raw-image



🔹 1. 心肌梗塞後的五大二級預防策略

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治療的重點在於:


1️⃣ 預防血栓形成(抗血小板 + 抗凝治療)

2️⃣ 控制心血管危險因子(血壓、血糖、膽固醇)

3️⃣ 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心衰竭發生

4️⃣ 促進生活方式改善(運動、戒菸、飲食)

5️⃣ 規律門診追蹤,監測心臟健康狀況


📌 「心肌梗塞後的目標:不讓第二次發作發生!」


🔹 2. 藥物治療:心肌梗塞後的必備處方

出院後的標準藥物包含「五大核心藥物」,能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與再次心肌梗塞的風險。

💊 2.1 抗血小板治療(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雙重抗血小板治療)

  • 阿斯匹靈(Aspirin)81-100 mg/d:終身使用
  • P2Y12 抑制劑(Clopidogrel / Ticagrelor / Prasugrel):至少 12 個月

📌 「阿斯匹靈 + P2Y12 抑制劑(DAPT)是支架術後的標準治療!」


💊 2.2 β 阻斷劑(Beta-Blockers, BBs)



Metoprolol / Bisoprolol / Carvedilol

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再次梗塞風險

特別適用於

  • 心肌梗塞合併心衰竭(LVEF < 40%)
  • 曾發生心律不整(VT / VF)

📌 「β 阻斷劑降低心臟負擔,預防猝死!」


💊 2.3 ACEI / ARB(降血壓 + 心臟保護)


首選 ACEI(如 Ramipril, Lisinopril),若無法耐受則改用 ARB(如 Valsartan)

適用於

  • LVEF < 40%(心衰竭風險高者)
  • 高血壓患者

📌 「ACEI / ARB 不只是降血壓,還能預防心臟重塑(Remodeling)!」


💊 2.4 他汀類藥物(Statins, 降膽固醇)



高劑量 Statins(Atorvastatin 40-80 mg / Rosuvastatin 20-40 mg)

降低 LDL-C(壞膽固醇),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目標 LDL-C < 55 mg/dL


📌 「他汀不只是降膽固醇,更能穩定動脈硬化斑塊,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 2.5 SGLT2 抑制劑(SGLT2i, 心衰竭保護)


Dapagliflozin / Empagliflozin

降低心衰竭住院率,適用於 LVEF < 40% 者

有糖尿病患者特別受益


📌 「SGLT2 抑制劑可預防心衰竭惡化,不只是降血糖!」


🔹 3. 生活方式調整:出院後該怎麼做?

🥗 3.1 飲食調整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多蔬菜、水果、橄欖油、堅果

少鹽(< 2g/d)、少紅肉、避免加工食品


📌 「少鹽、少油、少糖,多吃魚油、堅果、橄欖油!」


🚶 3.2 運動計畫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車)

心臟復健(Cardiac Rehabilitation):改善運動耐受力,降低再梗塞風險


📌 「規律運動可降低 30% 的心血管事件風險!」


🚭 3.3 戒菸與酒精控制


完全戒菸(吸菸會使二次心肌梗塞風險增加 2 倍)

限制酒精攝取(紅酒每日不超過 150mL)


📌 「戒菸比服用他汀還能降低心肌梗塞復發風險!」


🔹 4. 出院後的長期追蹤計畫

📅 4.1 例行門診追蹤


第 1 個月:確認病人用藥順從性、副作用

第 3-6 個月:監測 LDL-C、HbA1c(糖尿病患者)、腎功能

每年定期心臟超音波,監測 LVEF 變化


📌 「心肌梗塞後至少需要 1 年密切追蹤,確保病情穩定!」


🛑 4.2 何時應立即回診?(警訊症狀)


🔴 持續胸痛、胸悶,懷疑再梗塞

🔴 呼吸困難、下肢水腫,懷疑心衰竭惡化

🔴 心悸、頭暈、昏厥,懷疑心律不整


📌 「心肌梗塞後的任何不適,都應盡快就醫,不可忽視!」


🛑 結語:如何降低心肌梗塞復發?


「五大核心藥物」:阿斯匹靈、P2Y12 抑制劑、β 阻斷劑、ACEI / ARB、他汀

規律運動、地中海飲食、戒菸

LDL-C < 55 mg/dL,控制高血壓與糖尿病

心臟復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作風險


🚑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心肌梗塞後的關鍵是長期控制與生活習慣改變!」 🚑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4會員
116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