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中風復健與出院後的高血壓管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言治療改善中風後遺症?

出院後的高血壓控制策略(目標血壓、用藥選擇)

如何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

raw-image



🔹 1. 中風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1.1 急性期(0-7 天):穩定生命跡象,預防併發症

  • 控制血壓、血糖,確保腦部灌流穩定
  • 預防深靜脈血栓(DVT)、肺炎、壓瘡
  • 評估吞嚥功能,避免吸入性肺炎
  • 早期開始肢體被動運動,避免關節攣縮

📌 「急性期目標是穩定生命徵象,並為後續復健做準備!」


🦵 1.2 亞急性期(7 天 - 3 個月):積極復健黃金期

  •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最強的時期
  • 目標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減少殘疾
  • 物理治療(PT)、職能治療(OT)、語言治療(ST)應儘早開始

📌 「中風後的前 3 個月是康復的關鍵,應積極復健!」


♿ 1.3 慢性期(3 個月 - 1 年):功能維持與長期照護

  • 持續物理治療,預防關節僵硬與肌肉萎縮
  • 加強日常生活活動(ADL)訓練,提高獨立性
  • 心理支持與社會適應(避免憂鬱與焦慮)

📌 「慢性期目標是維持現有功能,並適應長期生活模式!」


🔹 2. 中風後的復健治療

🚶‍♂️ 2.1 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 PT)


改善肢體活動能力,減少肌肉僵硬

步態訓練,避免跌倒

運動計畫:主動運動(Active Movement)+ 被動運動(Passive Stretching)


📌 「每天至少 30-60 分鐘復健運動,能顯著改善預後!」


🖐 2.2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OT)


訓練日常活動能力(吃飯、穿衣、洗澡)

協助適應輔助工具(如助行器、特製餐具)

促進手部功能恢復,改善握力與精細動作


📌 「職能治療的目標是讓病人恢復日常自理能力!」


🗣 2.3 語言治療(Speech Therapy, ST)


改善構音障礙與語言理解能力

訓練吞嚥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風險

若語言嚴重受損,可使用溝通輔助工具(如字卡、App)


📌 「語言治療對於失語症(Aphasia)患者至關重要!」


🔹 3. 出院後的高血壓管理

高血壓是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控制血壓可以降低 50% 以上的復發風險

📊 3.1 中風後的目標血壓

raw-image

📌 「中風後患者的血壓應積極控制在 130/80 以下,以防止再次中風!」


💊 3.2 降壓藥物的選擇

raw-image

📌 「ACEI / ARB 是中風後降壓的一線選擇,應作為首選用藥!」


🔹 4. 如何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

🛑 4.1 生活方式調整


低鹽飲食(每日鈉攝取 < 2g)

戒菸、戒酒(吸菸會使中風風險增加 2-4 倍)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游泳、騎車)


📌 「飲食 + 運動 + 降壓藥,是預防中風最有效的方法!」


💊 4.2 抗血小板 / 抗凝治療

raw-image

📌 「心房顫動(AF)患者的中風風險極高,應使用抗凝劑!」


🛑 結語:如何讓中風病人安全出院並預防再發?


積極復健(物理、職能、語言治療)

控制血壓(目標 < 130/80,ACEI / ARB 為首選)

抗血小板 / 抗凝治療(依據中風類型選擇適當藥物)

改善生活方式(低鹽飲食、戒菸、規律運動)


🚑 「中風後的前 3 個月是康復關鍵期,血壓控制是預防再發的核心!」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5會員
125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2025/03/05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Thumbnail
2025/03/05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Thumbnail
2025/03/04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
Thumbnail
2025/03/04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
Thumbnail
2025/03/03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
Thumbnail
2025/03/03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偏頭痛、小中風、暫時性黑矇症、高血壓、糖尿病。 非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PPDR、PDR、乳頭靜脈炎(Papillophlebitis)。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CRAO、BRAO、CRVO、BRVO…等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偏頭痛、小中風、暫時性黑矇症、高血壓、糖尿病。 非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PPDR、PDR、乳頭靜脈炎(Papillophlebitis)。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CRAO、BRAO、CRVO、BRVO…等
Thumbnail
根據台灣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的最新指引,低血壓(低於 90/60 毫米汞柱,mm Hg)通常被認為是良性的,因為它很少引起症狀。然而,部分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這表明某些身體部位未能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豐富的血液供應。本文將探討低血壓何時會變得危險、應注意的症狀以及必要的護理措施。
Thumbnail
根據台灣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的最新指引,低血壓(低於 90/60 毫米汞柱,mm Hg)通常被認為是良性的,因為它很少引起症狀。然而,部分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這表明某些身體部位未能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豐富的血液供應。本文將探討低血壓何時會變得危險、應注意的症狀以及必要的護理措施。
Thumbnail
分為兩種型態: 1.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阻塞」而導致腦細缺血。 2.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
Thumbnail
分為兩種型態: 1.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阻塞」而導致腦細缺血。 2.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
Thumbnail
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容易造成中風,最好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請心臟科醫師來說明!
Thumbnail
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容易造成中風,最好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請心臟科醫師來說明!
Thumbnail
「有一位 40 歲的男士,因為左腰痛來到急診室。」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居然是心房顫動造成的血栓流到腎動脈,而造成腎臟中風。」 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取出左腎動脈裡的血栓,成功保住了腎臟。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持續形成血栓導致嚴重併發症
Thumbnail
「有一位 40 歲的男士,因為左腰痛來到急診室。」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居然是心房顫動造成的血栓流到腎動脈,而造成腎臟中風。」 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取出左腎動脈裡的血栓,成功保住了腎臟。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持續形成血栓導致嚴重併發症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神經病症是一個廣泛的醫學領域,包括許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狀,如中風、帕金森氏症、神經性疼痛和多發性硬化症等。這些疾病通常涉及神經系統的損傷或功能障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傳統的醫學治療通常包括藥物和手術,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病患尋求整復治療,尤其是包括撥筋、整骨、整復和推拿在內的自然療法。本文
Thumbnail
神經病症是一個廣泛的醫學領域,包括許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狀,如中風、帕金森氏症、神經性疼痛和多發性硬化症等。這些疾病通常涉及神經系統的損傷或功能障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傳統的醫學治療通常包括藥物和手術,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病患尋求整復治療,尤其是包括撥筋、整骨、整復和推拿在內的自然療法。本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