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

含有「插管」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術後第一晚,由於我們打算自己照護,小夜班的護理師非常有耐心地教我們鼻胃管的灌食、倒尿袋,我個人覺得並不困難,不過阿姨〔爸爸目前的伴侶〕覺得蠻緊張的,深怕弄錯或照顧不好,我想著畢竟家人不是專業人士,緊張是難免的,所以當晚幫爸爸安頓下來後就離開醫院了。 【再次開刀?】 隔天早上收到阿姨的訊息,說
當人生走到終點,我們希望自己及家人該被怎麼對待?是在插管急救中痛苦死去?還是自然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一部讓我們及家人在清醒時預先決定自己醫療選擇並替家人卸下沉重抉擇壓力的法律。這篇文章帶我們認識一部關於「如何好好說再見」的法律。
Thumbnail
插管這件事,對於高齡且身懷慢性病的病人及其家屬而言,是一道生死的大選擇題,我不會逃避,我願在這裡誠實與大家分享內心的真實想法。
Thumbnail
「我們早就簽過不插管了,醫生為什麼還來問三次?」、「爸爸快走了,醫生怎麼還要再確認我們要不要急救?」。如果你是病人的家屬,以上這種情況你可能遇過,也可能正在面臨當中。但如果你是醫護人員,你大概更知道:比起死神,最可怕的往往是病人走了以後那些突然現身的家屬開始指控醫療團
Thumbnail
住院病人的前 72 小時 是病情變化最快、最關鍵的時期。許多原本穩定的病人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甚至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如果醫療團隊能夠及早偵測這些危險信號,就有機會在病人進入不可逆階段前積極介入,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辨識敗血症惡化的早期徵兆?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
Thumbnail
急性呼吸困難(Acute Dyspnea) 是急診常見的危急狀況,當病人出現 低氧血症(Hypoxemia)或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時,如何選擇適當的氧氣治療模式至關重要。 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氧氣治療方式包括: ✅ 高流量鼻導管氧療(High-Flow Nasal
Thumbnail
急性呼吸困難(Acute Dyspnea) 是急診室最常見的主訴之一,其中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增惡期 與 氣喘(Asthma)重度發作 都是導致呼吸衰竭的高風險病因。如果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正確處理,病人可能發展成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
Thumbnail
在急診室,「呼吸」(Breathing, B) 是 ABCDE 評估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缺氧(Hypoxia)與換氣異常可能在數分鐘內導致心搏驟停。無論是因為肺部疾病、循環衰竭或神經問題,醫療人員都必須迅速判斷並處置,以維持足夠的氧合與換氣。 這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快速辨識呼吸異
Thumbnail
在急診室,確保氣道通暢(Airway, A) 是最優先處理的步驟,因為 呼吸道阻塞可能在數分鐘內導致缺氧、心跳停止,甚至死亡。不論是急性過敏反應、異物哽塞,還是氣道水腫,迅速辨識並即時處置是搶救病人生命的關鍵。 本篇文章將詳細探討: ✅ 如何快速辨識呼吸道阻塞? ✅ 常見的氣道阻塞
Thumbnail
氣道管理是急救工作的核心,特別是在處理呼吸困難、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時。掌握氧氣療法、氣管插管與喉罩氣道(LMA, Laryngeal Mask Airway)的使用,能確保患者的氧氣供應並預防窒息。 1. 氧氣療法(Oxygen Therapy) 適應症 呼吸困難(如哮喘、COPD急性發作)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