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書籍大量消失,和梁元帝江陵焚書事件脫離不了關係。 這比秦始皇焚書不遑多讓,但一般人不太知道。梁元帝名:蕭繹(508-554年)。他有一個在佛教界大名鼎鼎的父親(梁武帝蕭衍),及大哥昭明太子蕭統(那一個把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個段落的佛學高手),蕭繹為了不比昭明太子蕭統看起來不學無術,所以他的嗜好是「收集古書」!可惜昭明太子蕭統,因被誣陷行巫蠱之事被廢,憂懼而死,讓蕭繹因緣巧合下,得以繼位! 公元554年10月,北方的西魏,派于謹、楊忠率兵五萬南下攻打梁朝。魏軍即將攻破江陵之際,梁元帝嘆氣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感嘆書讀再多,還是會亡國!此時上天開了一個大玩笑,讓原本梁元帝很文雅的嗜好「收集古書」,竟然成為了一次文化浩劫!因為梁元帝突然心中想到,不如一把火燒掉這些書簡洩憤!於是,他命手下高善寶,將自己多年收集的十四萬冊古書,聚集在一起全部燒掉!這對漢代及之前的典藉的損失是很大的!那時沒有印刷術,當時古書不是竹簡就是手抄卷軸,很多都是僅此一本,燒了就沒有了。這一把火,讓華夏文化在秦始皇焚書事件之後,再度受到了打擊。不是書讀的多,就有智慧,要點亮心燈,才有智慧。結論:十四萬冊古籍,一炬成灰。梁元帝的嘆息,是對知識的絕望,也是對人性無明的表現。飽讀詩書的他,在危急時刻,不是想好好地保護著文化的瑰寶,而是選擇了毀滅。這不僅是一人一國的悲劇,更是世界文化的悲劇。 知識是人類文明的火種,它能照亮黑暗,引導我們前行。然而,當我們面對困境時,往往會迷失方向,做出錯誤的選擇。梁元帝的行為,正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人生如夢,世事無常。我們不必執著於個人好惡,而應注重對大眾的慈悲。唯有心靈的富足,才能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保持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