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北京連線專訪】琴鍵上的詩意旅人:鋼琴家陳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鋼琴家陳薩的名字總能喚起人們對深刻情感與精湛技藝的期待。她的演奏展現了對音樂的精準掌握,也有一種獨特的詩意與生命力。

2025年3月11日,陳薩將在台北舉辦音樂會,帶來柴可夫斯基《四季》與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在演出前夕,我與她台北-北京連線專訪,談論她與音樂的深厚淵源,以及她如何在琴鍵上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來自童年的回聲:音樂從生活開始

陳薩的音樂之路,始於一個充滿音符的童年,「我成長在一個很有音樂氛圍的家庭,」她回憶道,「父母熱愛音樂,即便那個年代條件有限,他們還是會和朋友們交換錄音帶,聚在一起聽音樂、唱歌。」

在她的記憶中,幼稚園放學後的院子裡,鄰居們圍成一圈,有人彈吉他,有人唱歌,大家沉浸在簡單而純粹的快樂中,這種自然流露的音樂氛圍,對年幼的她產生了深遠影響,「我看到他們因為喜歡音樂而分享的那種狀態,覺得特別美好,」陳薩說,「這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

她最早接觸的古典音樂記憶之一,是俄國鋼琴家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所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當時還是黑白錄影帶的畫面,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那種偉大的感覺,讓我意識到音樂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陳薩說,這些童年片段,成為她日後走上音樂路的基石。

從愛好到專業:面對挑戰的成長

從小沈浸在音樂世界,父母、鄰居和老師的支持,讓她順利踏上學習鋼琴的旅程,然而,當她進入專業音樂院校,挑戰隨之而來,「剛考進川音附中(四川音樂學院附中)時,我才十幾歲,離開家獨自住校,狀態一下子變得很糟,」她笑著回憶,「老師都說我判若兩人,媽媽還特地從另一個城市過來陪我練琴,幫我調整。」

隨著年齡增長,她逐漸學會平衡學業與練琴,並在比賽中磨練自己,「比賽是很好的歷練,壓力比演出更大,但它能讓你快速成長。」陳薩表示,從小比賽到國際舞台,這些經歷不僅累積了曲目,也鍛造了她的抗壓能力。

raw-image


演奏中的自在與紀律

觀眾經常能在陳薩的演出中感受到一種自在流動的氣質,她坦言,這是她追求的理想狀態,她表示,「但這種狀態不是每次都能做到,得建立在紮實的準備之上。」她的練琴習慣頗有規律,喜歡中午過後練習,對她而言,這時段的狀態最佳,「我不是早起的鳥,」她笑說,「而且我喜歡連續、不被打斷的練習時間。」

面對繁重的音樂會曲目安排,她認為合理的時間分配至關重要,「多年經驗讓我知道如何根據自己的能力,分擔壓力。」她表示,「辛苦是難免,但不能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承擔過多新曲目。」

忠於原譜與情感的平衡,帶著自己的個性飛翔

作為一位演奏家,如何在忠於譜面與抒發個人情感之間找到平衡,是一個永恆的課題。陳薩認為,這取決於曲目與演奏者的理解,「像貝多芬的作品,你需要更關注結構和和聲,個人詮釋要適度;但像印象派的音樂,色彩和變化可以更靈活。」

她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學習不同作品就像長出羽毛,當羽毛豐滿時,你就能帶著自己的個性飛翔。」

raw-image


台灣音樂會:人間的地獄與天堂

此次台北音樂會,陳薩精心挑選了柴可夫斯基《四季》與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這兩首作品就像人間與天堂與地獄。」她表示,《四季》描繪了人世間的冷暖與情感,而《b小調奏鳴曲》則深入精神世界的衝突與掙扎,「它既有天使與魔鬼的對抗,也有內心的吶喊,對我來說,這場演出非常飽滿且多維度。」

這趟來台,陳薩也會在台北舉辦的大師班,陳薩希望在有限時間內給學生實質建議,「我想告訴他們我聽到的感覺,給一些感性或技術上的幫助。」她表示,希望年輕音樂學子,無論走哪條路,都能帶著新鮮感和好奇心,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欣恬的藝文筆記。Artsy Tea Talk
38會員
141內容數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你也相信文字報導的力量,歡迎持續關注我的粉專和文字。我會盡我所能地訪問、盡可能地寫,願字裡行間的一切,有天成為你願意一再造訪的天地。
2025/04/25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Thumbnail
2025/04/25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Thumbnail
2025/04/25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Thumbnail
2025/04/25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Thumbnail
2025/04/23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Thumbnail
2025/04/23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珍一直感覺到與音樂有種超凡的聯繫。每當她在吉他上彈奏音符時,她的靈魂似乎與琴弦融為一體。她的作品不僅僅是歌曲,而是將情感與夢想交織在一起的橋梁。一天傍晚,珍在暮色的天空下撥弄吉他,她注意到周圍的空氣開始閃爍,夕陽的柔和色彩似乎與她的音樂融為一體。
Thumbnail
珍一直感覺到與音樂有種超凡的聯繫。每當她在吉他上彈奏音符時,她的靈魂似乎與琴弦融為一體。她的作品不僅僅是歌曲,而是將情感與夢想交織在一起的橋梁。一天傍晚,珍在暮色的天空下撥弄吉他,她注意到周圍的空氣開始閃爍,夕陽的柔和色彩似乎與她的音樂融為一體。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只能說我太久沒有練習箏藝了,看到校園的箏社可以有這樣的成果,覺得非常驚艷。 為了自己六月的義務演出,苦思曲目不成,想要聆聽音樂會找靈感,順道重新浸潤在國樂古箏的氛圍當中,重新激勵一下自己能夠再認真把箏藝找回來。 從節目表中就可以一窺箏藝等級的究竟,有不少高段的曲子都在節目表中出現,諸如雪
Thumbnail
只能說我太久沒有練習箏藝了,看到校園的箏社可以有這樣的成果,覺得非常驚艷。 為了自己六月的義務演出,苦思曲目不成,想要聆聽音樂會找靈感,順道重新浸潤在國樂古箏的氛圍當中,重新激勵一下自己能夠再認真把箏藝找回來。 從節目表中就可以一窺箏藝等級的究竟,有不少高段的曲子都在節目表中出現,諸如雪
Thumbnail
經過十五年的沉澱後,在靈性成長、身心平衡有了顯著成長與深刻體悟的她,除了帶來最新作品《遙望雪士達山 - 水晶聲波琴療癒》之外,也要來和我們聊聊她與水晶琴之間緊密連結的故事!
Thumbnail
經過十五年的沉澱後,在靈性成長、身心平衡有了顯著成長與深刻體悟的她,除了帶來最新作品《遙望雪士達山 - 水晶聲波琴療癒》之外,也要來和我們聊聊她與水晶琴之間緊密連結的故事!
Thumbnail
《石州慢·和趙見獨書事,見獨善鼓琴》宋 王之道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iat。(迥hing6) 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piat。(昵nit8) 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Tiat8(thiat)。(漫 buan7/ban7,逐tiok8/tik8) 彷彿江上移舟,聽琵琶悽切
Thumbnail
《石州慢·和趙見獨書事,見獨善鼓琴》宋 王之道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iat。(迥hing6) 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piat。(昵nit8) 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Tiat8(thiat)。(漫 buan7/ban7,逐tiok8/tik8) 彷彿江上移舟,聽琵琶悽切
Thumbnail
國家交響樂團2024年歐巡德國場的第一場布倫什外格,會後獲得《布倫什外格報》評論,形容其以輝煌的表演征服了布倫什外格,內文提及小提琴家黃俊文選擇了廣受歡迎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其演奏細膩芬芳,沒有誇張的開場白和標誌性的旋律表現,而是著重在力度和音色的細微差別。」 《布倫什外格報》提及
Thumbnail
國家交響樂團2024年歐巡德國場的第一場布倫什外格,會後獲得《布倫什外格報》評論,形容其以輝煌的表演征服了布倫什外格,內文提及小提琴家黃俊文選擇了廣受歡迎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其演奏細膩芬芳,沒有誇張的開場白和標誌性的旋律表現,而是著重在力度和音色的細微差別。」 《布倫什外格報》提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