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彙表
- 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具有實質價值的有形或無形資產,如房地產、債券、商品、紅利點數等。
- 代碼化(Tokenization):將現實世界資產的權益轉化為區塊鏈上的數位代幣的過程。
- 區塊鏈(Blockchain):一種分散式的、公開的、不可篡改的資料庫技術。
-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自動執行的電腦程式,通常用於在區塊鏈上執行合約條款。
-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系統,旨在提供開放、無需許可的金融服務。
- 穩定幣(Stablecoin):一種加密貨幣,其價值與一種穩定資產(如法定貨幣)掛鉤,旨在降低價格波動性。
- USDC(USD Coin):一種與美元 1:1 掛鉤的穩定幣,由 Circle 發行,並受到監管。
- 流動性池(Liquidity Pool):由流動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s:使用者將你自己的虛擬資產,存入智能合約中的資金集合),用於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交易。
- AMM(Automated Market Maker,自動化做市商):一種基於演算法的交易機制,用於在流動性池中自動調整資產價格。
-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組織形式,其規則和決策由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並由社群成員共同管理。
- 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在區塊鏈上運行的應用程式,不受單一機構控制。
- TVL(Total Value Locked,總鎖定價值):衡量鎖定在 DeFi 協議中的加密資產價值的指標。
- EMI (Electronic Money Institution, 電子貨幣機構): 在歐洲經濟區和英國受監管的一種機構,有權發行電子貨幣。
- EPI(Electronic Payment Institution,電子支付機構):在臺灣受監管的一種機構,多樣業務種類,但無法跟傳統銀行一樣做資金的期限轉換,有權發行電子貨幣。
- MPI(Major Payment Institution,大型支付機構):在新加坡受監管的一種機構,多樣業務種類,但無法跟傳統銀行一樣做資金的期限轉換,有權發行電子貨幣、數位代幣Digital Payment Token
- MSB (Money Services Business, 貨幣服務業): 指提供貨幣傳輸、貨幣兌換等服務的企業,通常需要符合相關監管要求。
- MTL (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 貨幣傳輸許可證): 在美國受監管的一種機構,貨幣傳輸者需要獲得州級的許可證才能合法經營。
- 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央行數位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位形式的國家法定貨幣。
- Web3: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一代互聯網,強調去中心化、用戶自主和數據所有權。
- Always-On Treasury: 建立在穩定幣基礎上的財務管理系統,可實現全天候即時交易。
- 去風險化 (De-risking): 金融機構為了降低風險而終止或限制與特定客戶的業務關係。
- 預存資金 (Pre-funding): 銀行預先在不同國家的帳戶中存入資金,以加速跨境支付。
- 淨利息收益率 (Net Interest Margin): 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指標,指銀行從貸款中賺取的利息與向客戶存款支付的利息之間的差額。
- 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 (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銀行只需要保留一部分存款作為準備金,其餘部分可以用於貸款的制度。
- 嵌入式金融 (Embedded Finance): 將金融服務整合到非金融產品或服務中,以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