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年,亨利二世的次子幼王亨利(Henry)雖已被加冕為國王,但因亨利二世死抓著大權不放,於是對亨利二世產生不滿,從而發起叛亂。幼王亨利的稱叛得到母親埃蓮諾在背後支持,若弗魯瓦二世也與三哥理察(Richard)參與叛亂。然而這場歷時一年的內戰,最終還是以亨利二世的勝利收場。1174年,若弗魯瓦二世與他的兄弟們與父親亨利二世達成和解,於吉索爾達成休戰協定,亨利二世寬恕了他的兒子們。
1181年7月,若弗魯瓦二世和康士坦斯終於完婚。與布列塔尼女公爵康斯坦斯成親,婚後他成為布列塔尼公爵和里士滿伯爵,然而若弗魯瓦二世雖然成為布列塔尼公爵,但始終未能親政。1182年,作為英格蘭共治國王的幼王亨利再度因為父親不肯放權而益感失望。同時,統治阿奎丹公國的理察也不滿當地貴族利用他們兄弟間的緊張關係漁利。若弗魯瓦二世自己也對無法掌握布列塔尼公國的實權感到不快。於是因為爭奪權力與兄弟間的不和,金雀花家族再次爆發內戰。這次若弗魯瓦二世加入幼王亨利一方,以威脅理察屈從他們。為了安撫諸子,冷卻家族內部的壞氣氛,亨利二世被迫出面干預,然而內戰仍是不可避免地於1183年爆發,若弗魯瓦二世作為幼王亨利的盟友,十分賣力地對他的三哥理察作戰。內戰初始,亨利二世與他的兒子們在安茹的米拉貝爾會面,命令三位兒子宣誓應服從他,並永不復叛。宣誓後不久,幼王亨利於1183年6月去世。亨利二世因此重新分配諸子的領地,然而這又使得理察感到不滿,若弗魯瓦二世於是抓緊機會,聯合其幼弟約翰(John)對付理察。亨利二世於是以武力介入,對與若弗魯瓦二世結盟的城堡與土地發起猛攻,亨利二世與理察最後將所有參與叛亂的城堡奪下。
若弗魯瓦二世與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奧古斯都(Philippe II Auguste)十分友好,他在巴黎的法蘭西宮廷度過了一段時間,菲利普二世甚至讓他擔任他的膳務總管,雖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英格蘭王族不滿而授予此職。菲利普二世與若弗魯瓦在1183-1184年的反叛亨利二世中曾結盟過。
1186年夏季,若弗魯瓦二世正因為前次叛亂失敗,而流亡到菲利普二世位於巴黎的宮廷。然而野心未死的若弗魯瓦二世仍打算與菲利普二世合謀,再次反抗亨利二世。由於多次參與了針對其父亨利二世的叛亂,因而若弗魯瓦二世在其當代的評價並不高,威爾斯的傑拉德(Gerald of Wales)便批評他:「他表現得比他的內在還要親切;他的舌頭比油還要滑溜;他甜美而有說服力的口才使他能夠化解最牢固的聯盟,並以他的言語能力來腐蝕兩個王國。為了自己的野心,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凡事表裡不一,是個偽君子與騙子。」然而若弗魯瓦二世這次的謀叛最後未及實行。
1186年8月19日,向來熱衷參與比武的若弗魯瓦二世因為在巴黎參與一場比武賽事中,意外墜馬,不幸遭馬匹踐踏身亡,年僅28歲。另有一說較充滿戲劇性,真實性也不高。傳說若弗魯瓦二世正在與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謀劃再次叛亂,並吹噓自己的軍事能力時,忽然因為劇烈胸痛而身亡。由於若弗魯瓦二世最後是在巴黎辭世的,因此他的屍體並沒被送回金雀花家族的領地安葬,而是被安葬在巴黎聖母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