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列塔尼公爵夫人法蘭德斯的讓娜(Jeanne de Flandre)大約生於在1295年,是訥韋爾伯爵路易一世‧德‧當皮埃爾(Louis I de Dampierre)與勒泰勒女伯爵讓娜‧德‧勒泰勒(Jeanne de Rethel)的長女。1329年,法蘭德斯的讓娜嫁給了蒙福爾伯爵讓二世‧德‧蒙福爾(Jean II de Montfort),自此他便被捲入了布列塔尼公爵家族的內爭之中。
由於布列塔尼公爵阿爾蒂爾二世(Arthur II)結過兩次婚,分別與第一任妻子利摩日女子爵瑪麗‧德‧利摩日(Marie de Limoges)生下三子,與第二任妻子蒙福爾女伯爵尤蘭德‧德‧德勒(Yolande de Dreux)生有一子五女。法蘭德斯的讓娜的夫婿讓二世‧德‧蒙福爾,便是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布列塔尼公爵阿爾蒂爾二世死後將布列塔尼公爵位傳給與第一任妻子瑪麗‧德‧利摩日所生的諸子,因此長子「好人」讓三世(Jean III le Bon)便因此成為布列塔尼公爵。由於「好人」讓三世一直沒子嗣,同胞弟弟們也都比他早死,因此他便只能從異母弟與同母弟弟的女兒中,挑選一人作為其繼承人。因為布列塔尼公爵讓三世並不喜歡異母弟讓二世‧德‧蒙福爾,因此他處心積慮地想排除讓二世‧德‧蒙福爾的繼承權,並選擇同母弟彭提維伯爵居伊七世‧德‧利摩日(Guy VII de Limoges)之女讓娜‧德‧彭提維(Jeanne de Penthièvre)為繼承人。然而到了1340年,布列塔尼公爵讓三世與蒙福爾伯爵讓二世‧德‧蒙福爾達成和解,並且給予其繼承布列塔尼公國的權利,因而種下引發布列塔尼公爵繼承戰爭的種子。1341年4月30日,布列塔尼公爵讓三世去世,蒙福爾伯爵讓二世‧德‧蒙福爾與讓娜‧德‧彭提維的丈夫查理‧德‧布洛瓦(Charles de Blois)均主張自己應當繼承布列塔尼公爵大位,因此雙方各自援引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正式為爭奪布列塔尼公國而戰。
1341年11月,讓二世‧德‧蒙福爾在兵敗於尚托索戰役後,遭南特市民出賣,淪為查理‧德‧布洛瓦的階下囚。查理‧德‧布洛瓦本以為這場繼承戰爭就此可以告一段落,但性格剛烈的法蘭德斯的讓娜卻不打算拱手讓出布列塔尼公國的繼承權,於是他便宣布以其幼子讓四世(Jean IV)的名義,繼續領導蒙福爾派,與布洛瓦派繼續周旋。為了掌握先機,法蘭德斯的讓娜率先派出軍隊佔領雷頓,法蘭德斯的讓娜更前往埃內邦坐鎮。

1342年6月,查理‧德‧布洛瓦發兵包圍法蘭德斯的讓娜據守的埃內邦,試圖將之俘獲,以粉碎蒙福爾派的抵抗。法蘭德斯的讓娜見狀,立即全副武裝地騎著高頭大馬,沿街號召埃內邦市民,召喚他們參與防守。隨後法蘭德斯的讓娜又糾集城中的婦女,將石頭送上城牆,並對來犯的敵軍投擲這些石頭與裝盆的石灰。當法蘭德斯的讓娜從城樓上觀察敵情時,發現敵營防備甚為鬆懈,於是他便不失時地親率300名騎兵,趁著夜色,出城劫營。另一方面,查理‧德‧布洛瓦由於疏於防備,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猝不及防的布洛瓦派軍隊一下子就陷於混亂,無法阻止法蘭德斯的讓娜的襲擊,導致營地遭到突襲,輜重被燒毀。法蘭德斯的讓娜於是獲得了「霹靂火讓娜(Jeanne la Flamme)」的綽號(案:Flamme有「燃燒」、「火燄」之意,本想譯為「火燄女」,不過考慮後還是譯作「霹靂火」,因為這樣感覺比較威風)。

待布洛瓦派反應過來,查理‧德‧布洛瓦便派出軍隊截斷法蘭德斯的讓娜回城之路。法蘭德斯的讓娜知道已無法返回埃內邦,於是便率領所部迅速轉往布列斯特休整,並派人向英軍求援。查理‧德‧布洛瓦隨即派部分軍隊追擊,然而法蘭德斯的讓娜在退入布列斯特之後,趕緊召集當地支持者參與軍隊,將追蹤而來的敵軍擊敗後,法蘭德斯的讓娜便又在5天後率領援軍躲開布洛瓦派軍隊,秘密潛入埃內邦,增強了守備的軍力。

查理‧德‧布洛瓦見幾次攻城計劃失敗,因此打算以包圍的方式,斷絕埃內邦的補給,使埃內邦的守軍因糧盡而不得不向之投降。法蘭德斯的讓娜死守多日後,布洛瓦派遣人勸降法蘭德斯的讓娜,但法蘭德斯的讓娜卻發現遠方已能見到由英軍艦隊的帆影,於是他便拒絕說降。不久,沃爾特‧曼尼(Walter Manny)率領的英軍便進抵埃內邦,在英軍的協防下埃內邦的防務獲得了加強,糧草也得到補充。查理‧德‧布洛瓦見已不可能單靠圍困就讓埃內邦屈服,因而只能解圍而去,但查理‧德‧布洛瓦並未放棄奪取埃內邦,他轉而試圖以佔領布列塔尼公國其他城鎮的方式來孤立埃內邦。
面對查理‧德‧布洛瓦的新戰略,法蘭德斯的讓娜並不打算坐以待斃,他立即動身前往英格蘭王國,面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向其求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因此派出艦隊前往布列塔尼公國,途中英軍艦隊在海上與支持布洛瓦派路易‧德‧拉‧塞爾達(Luis de la Cerda)率領的卡斯提爾艦隊遭遇。在激烈的海戰中,路易‧德‧拉‧塞爾達的士兵試圖登上法蘭德斯的讓娜的坐艦,法蘭德斯的讓娜手舞利劍,親自率領艦上的水手與騎士與敵軍進行肉搏戰。最終,英軍艦隊將路易‧德‧拉‧塞爾達的艦隊擊敗,並在瓦訥附近登陸。法蘭德斯的讓娜也隨後率軍奪取瓦訥,並進一步包圍雷恩,從而打破查理‧德‧布洛瓦對埃內邦的包圍計劃。
自埃內邦解圍以後,法蘭德斯的讓娜便退出一線戰鬥,蒙福爾派的作戰也交由英軍統一領導。不過這場戰爭由於雙方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因此在1343年1月19日,經由教皇克萊門六世(Clement VI)的調處,雙方於馬萊斯特魯瓦簽署停戰協議,達成休戰,被俘多時的讓二世‧德‧蒙福爾因此在1343年3月27日重獲自由。法蘭德斯的讓娜則帶著兩名孩子前往英格蘭王國,並接受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安排,居住在埃克塞特的城堡之中。此後,自4月起,法蘭德斯的讓娜又移居到倫敦。
1347年,英軍在戰鬥中俘獲查理‧德‧布洛瓦,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為了在布列塔尼公國樹立自己的權威,因此將法蘭德斯的讓娜軟禁於提克希爾城堡,法蘭德斯的讓娜被迫在此度過餘生,但他始終不忘維護兒子對布列塔尼公國的合法權益。
1364年,其子讓四世在約翰‧昌多斯(John Chandos)率領的英軍支持下,於奧雷會戰中擊敗布洛瓦家族,將查理‧德‧布洛瓦擊殺於陣中,迫使查理‧德‧布洛瓦的遺孀讓娜‧德‧彭提維於1365年4月12日簽署《蓋朗德條約》,承認讓四世是布列塔尼公國的唯一合法公爵。法蘭德斯的讓娜最終於1374年2月14日去世於提克希爾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