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的把書看完了
認真說起來這是一本相當流暢又好看的小說,至於花費那麼久的時間的原因在於我總是忍不住停下來遐想著那樣的時空背景與兩位千鶴之間的情感,成熟的文筆所醞釀出來的感情總讓我無論在閱讀時還是在停歇時都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翻滾
有好幾度我不確定是我本來個性就像青山千鶴子還是因作者楊双子老師的文筆而整個人被代入其中,之前曾看有人分享心得對於青山的天真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受不了,然而盲點之所以稱為盲點的原因不就在於此?
故事的走向從原先的輕鬆與歡樂慢慢地隨著發展揭穿更多不同於表面平靜的浪滔與苦澀,如同過來者若沒有體驗了解抑或細思歷史就難以體察此時此刻的「我們」是多麼不容易的存在
那個時空的背景遙想著曾發生在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身上的故事,讀到轉折處咖哩飯、壽喜燒,再到結尾的蜜豆冰以後記心中不免感傷,無論是屬於青山的粗魯莽撞還是小千的內斂細心我都相當喜歡,青山的自以為是是發自真心的耿直,因此打動王千鶴的心也更加使小千心傷
若非王千鶴決心如此青山也可能很晚或是終其一生都不明白侵略者的傲慢,這像是從出生那刻就決定兩人注定如此的結局,心中的感受也因讀到小千的後記也愈發苦澀
如果、如果,那麼多的假設,然而要是她們之間不是如此那麼就只會是作家與通譯爾爾了。
-紀錄書中喜歡的段落及短心得
p41-文詞見不經意流露出的可愛「是鰻魚飯喔!」
我因為錯愕而全身僵硬,高田夫人卻彷彿拆開禮物似的,露出孩子般開心的笑顏。
「這是本島的野生鰻魚,可比天上美味!我最喜歡鰻魚飯了,千鶴子老師也喜歡
吧?」這種時候,我該說什麼才好呢?
「—是呀,最喜歡了。」
「哎呀,您都喜極而泣了呢。」
「是呢,嗚嗚。」
新日嵯峨子的跋大大影響觀看的感受,因為習慣問題先看了跋,進入正文後總是左思右想的推敲著。
青山天真豪爽的個性與王細膩而順服的模樣,這些並不僅歸因於個性,其出生環境以及身分差一步一步堆砌著兩人如今的樣貌。
之前曾看書評裡對於青山過於莽撞天真的樣貌而心生厭,我倒是覺得老師將角色的性格捏造的立體又生動,且以第一人稱角度慢慢將全然片面的王千鶴雕琢的越來越立體的過程可以說是相當有趣。
說實話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甚至也跟著青山一起被小千吸引,在麻薏湯這個章節時,當青山終於猜到了王千鶴想成為的職業時,王千鶴這個角色愈發立體可愛了起來,也是到了這段我回頭去看書封底裡角色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p130
「啊,真是抱歉,馱菓子早就全部進到您肚子裡了呢。哎呀,該怎麼辦才好,為今
之計只有趕緊抵達晚宴所在的餐廳了吧!」
「小千這是在挖苦我吧。」「呀,如果是的話呢?」「唔—-」
「如果是的話,那也是因為品格高尚的青山小姐,可以容許您的通譯這麼做呢。能
夠待在這樣的青山小姐身邊,真是太幸運了。」
「啊啊,說這種話太狡猾了,這樣一來我就無法抗議了哪。」
p134
小千問的是好問題。前兩年,我曾經短暫旅行北海道與沖繩。北海道的愛努族,沖繩的琉球族,族人獨有的生活方式逐漸消失了。兩地的開拓,僅僅是明治初年的事情!日之丸大日本帝國,天皇的子民,都是大和民族——這是帝國的想望吧
p135
青山小姐說的沒錯,再也沒有人記得本島人的生活方式,那種日子是會到來的。
可是無從悲嘆呀,清國時代福佬人也是這樣對待原住種族的,人世荒,就是這樣吧。唯有降臨在自身的時候才會感到痛苦,真是太殘酷了。
p165
「只是小千,或許應該這麼說,肉臊和生魚片都很美味,長衫與和服都很美麗。對我來說,世問萬物,本質是最重要的。這個世界上,肯定存在不懂肉臊與長衫之美的人,可是,理解這份美麗的人也是存在的。」
小千默默將手提包掩在臉頰上。
「為什麼是這個反應呀?」
「因為這樣太狡猾了,青山小姐是知道說什麼話會討人喜歡的吧..…」「所以小千喜歡囉?」
我取下小千摀在臉上的手提包。
眼前的小千,應該說是什麼表情呢。
肌膚浮上薄薄紅暈,臉頰堆擠出酒窩,卻不是甜蜜的能面。
也不是嗔怪時帶有幾分嬌俏的嫵媚微笑。
是了,是在柳川小屋的廚房土間裡,那種逐渐柔軟放鬆了、有如冰霜融化的表情。
也像是列車經過下淡水溪鐵橋那時,小千眼睛裡帶著真正的溫柔笑意。
我簡直只能傻笑了,一把勾住小千的手臂。
「您是哪裡來的無賴呀!」
小千以肩膀推擠我,我以手肘推擠小千。
p179
—臺南鐵道飯店的套房裡面,殘留在玻璃杯裡的冰塊。
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想到了那個情景。冰塊發出小小的冰裂聲。
那個時候送來的果汁也是冬瓜茶。
甜蜜的滋味,直到此刻才湧現出來。
冬瓜茶
故事裡穿插的推理片段,以冰塊作為象徵的情誼身為作者最喜歡的事情莫過於鋪陳劇情時讀者被自己所刻意埋入的表徵給誤解,沿著線一點一點揭露最後一把掀起的答案令人歡快!前段在車站飯店裡迸裂的冰塊聲原以為是情誼的裂痕,豈料結尾那迸裂聲又響起,那不是傷痛,而是流露出微小而甜蜜的曖昧氣息。
p183小千真的好可愛,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僅用幾個對白就展現人物都魅力呢?
「說的也是呢。只是,很久不見土人參了,總覺得就這樣吃掉很可惜呢。」小千倒著頭看我,微微一笑,「這是我童年時代第一種認得的植物哦。」好像是在對我撒嬌似的
p208
小千凝視我。
我回望小千。
秋風穿透小屋的障子發出咻咻聲。
屋內的咖哩,屋外的桂花,香氣混雜。
小千的臉頰浮現酒窩,微笑嘆氣說真是拿您沒辦法啊。
「那麼,就請容我接受青山小姐的禮物了哦。」酒窩深邃,聲音甜蜜。
變化很細微,但確實是有所變化。
我眨了幾次眼睛才敢確認。
—小千,又戴上那張甜美的能面了。
從咖喱飯到壽喜燒
咖喱至英國當時的殖民地印度而來,而後又隨歷史演進漂流到當時日本的殖民地—臺灣
故事至此章節點出疑惑並且一一揭開,像小千那樣舉止得宜進退有度且博學之人,她的身世宛如面紗看似清晰卻又隔著一段自我防衛的禮貌距離,青山幾度探究幾度被吸引,而後王千鶴那精美的能面又輕巧的套上了她美麗的臉。
現在的您是不會懂的,因為這是您的盲點。
或許有那樣的未來我能找到合適的措辭說給您聽。
難道就沒有我們是朋友的未來嗎?以為好不容易綻放的笑容能盛開著,苦澀的滋味卻從舌根的深處隱隱竄出,直教人和青山千鶴子一班苦思卻也尋不著答案。
兜麵
最後的道別與告白,該說是停不下來還是無法喘息又或者說混合著兩種感受之間。
好想好想看下去卻又膽怯著之後,邊微微喘息邊擰著眉頭,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入青山千鶴子的提心吊膽裡,那是什麼呢?敏銳又笨拙的人啊所苦思不出的答案,由那個特別的人帶著苦澀的面孔說出的最後的告白,原來我們終究是個自以為是的人。
我覺得關係是沒有絕對的答案的,近或遠、親或疏,不去做青山便從來不會也不能走進小千的心,然而能走到哪裡並不是其中一人所能輕易決定的,青山的天真與小千的細膩,這不是所謂全然相反抑或天生絕配,只是一人蠻勇的向前過頭另一人別過了頭把輕握自己的手撥開反方向的離去罷了。
p302
午後開始伏案寫作。
沒有食慾,只好抽菸。幾年前為了應酬習得的,平時毫無菸癮,如今一天能抽掉半包菸。不過,一根菸往往只吸了第一口,餘下的都在指間燒盡,灰儘觸得稿紙四處破洞。
我在破洞裡寫字。
p318呼應p135王千鶴所言
我不贊同的,並非讚揚帝國與否,而是青山老師隨心所欲的發言。即使平時不宣之於口,青山老師無意配合南進政策,這樣的舉措已然展現您對帝國的不以為然。然而在個人偏好的事物上,您卻立場一變,轉而對帝國政策予以讚揚。歸納而言,政策遭受批評或者讚揚,其實並非帝國之失或者帝國之功,只是服膺您個人的喜好罷了
p367
我認為從一九五四年到二零二零年,這本書自始至終,都是出於自身對生命軌跡的威觸,期盼完整補齊這段臺灣島之上、歷史命運之下,無法言語道盡的真摯情誼。
至於為什麼青山千鶴子不是集結當年的臺灣遊記,而是以小說形式重寫?再者,遊記/歷史是否更加「真實」?而小說/文學是否相對「虛構」?我無意以論文回答這個問題,姑且容許我抒情地這樣說吧:小說是一塊琥珀,凝結真實的往事與虛構的理想。它耐人尋味,美麗無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