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明日的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晨光初綻時分,我在維多利亞港畔目擊一幀奇景:白髮翁嫗執著收音機,在觀景台跳華爾茲。老翁的皮鞋與老嫗的繡花鞋交替摩挲地磚,像兩支飽蘸歲月的毛筆,在水泥紙箋上寫意暈染。收音機沙沙流淌〈藍色多瑙河〉,竟與貨輪汽笛混成奇妙的變奏——這便是香港式荒誕劇場最動人的幕間曲。

人類何時學會以肢體與虛空對話?雅典衛城殘柱上的酒神祭浮雕猶在顫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胡旋舞樂天衣帶仍飄千年風沙。十六世紀佛羅倫斯美第奇宮廷的假面舞會,貴族們戴著瘟疫醫生面具跳死亡之舞;江戶時代京都八坂神社的巫女,旋轉時振袖翻飛若八重櫻吹雪。舞蹈原是文明最古老的密碼,以骨節為楔形文字,用肌腱書寫史詩。

我在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見過最震撼的舞俑。那尊赫梯帝國陶像殘缺雙臂,卻在斷肢處迸裂出驚心動魄的張力。導覽員說:「古人相信舞蹈能取悅神明,使日月星辰不致墜落。」忽然明白秦始皇陵兵馬俑何以皆作跪射姿——原來華夏先祖早將征伐化為儀式之舞,弓弦震顫便是大地心跳。

十七世紀凡爾賽宮鏡廳,路易十四自詡太陽王跳芭蕾獨舞。水晶吊燈折射千面君王,卻照不亮廊柱陰影裡顫抖的農奴少女。這讓我想起九龍城寨拆除前夜,天台木屋區最後的舞廳。霓虹燈管漏電閃爍如垂死星空,上海裁縫與越南船民相擁跳恰恰,鞋跟踢踏聲淹沒推土機的咆哮。生存的尊嚴,往往在瓦礫堆上綻放得最為熾烈。

日本能劇大師世阿彌有偈:「秘すれば花」。真正的舞者懂得將雷霆藏於雲袖,讓靜默成為最磅礡的休止符。猶記在柬埔寨吳哥窟,看見地雷受害者組成的殘障舞團。他們以義肢擊打象皮鼓,斷臂在空中劃出比飛天更驚豔的弧線——原來創痛經藝術淬煉,竟能昇華成超越肉身的完美。

古波斯詩人魯米在旋轉舞中窺見宇宙真理:「我們都是墜落凡塵的星辰,通過舞蹈重溫飛翔的記憶。」今夜中環蘭桂坊,金融才俊與外傭在同首電子樂中擺動身軀。威士忌與椰汁潑灑成後現代抽象畫,高跟鞋與膠拖鞋踩碎階級藩籬。這座城市的魔幻正在於此:當〈獅子山下〉邂逅雷鬼節拍,所有界限都開始搖搖欲墜。

我曾在戰火中的喀布爾採訪地下舞蹈教室。罩袍少女們冒死練習現代舞,黑紗隨肢體伸展如涅槃鳳凰。她們說:「當我們跳舞時,火箭炮聲會變成伴奏鼓點。」去年收到其中一位女孩的電郵,附上她在巴黎歌劇院演出的照片。謝幕時她將阿富汗披肩拋向觀眾席,那方殘破的布幔竟化作漫天飛舞的和平鴿。

明日的舞該是甚麼模樣?或許如喜馬拉雅山巔的經幡舞,或許如NASA太空站裡的無重力華爾茲。但更可能像九龍塘舊樓天井,那位每天清晨對著晾衣竹竿跳佛朗明哥的瘋婦。她將曬衣夾當作響板,把床單旋成血色波浪。清潔工說她是文革時逃港的芭蕾名伶,我卻寧願相信她是被貶謫的舞神——用半世紀孤獨,為這座城編寫最哀豔的安魂曲。

深夜翻讀《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篇忽現新解:那屠夫運刀時的進退周旋,何嘗不是與天地共舞?我們都在時光的砧板上起舞,以傷痕為步法,用遺忘編舞譜。此時維港對岸的摩天輪正緩緩轉動,每節車廂都是鑲嵌夜空的音符。忽然懂得老翁老嫗晨舞的深意——他們踩著生鏽的舞步,實則在鋼鐵森林中召喚原始祭儀,為明日保留最後的火種。

終究想起敦煌藏經洞那卷失傳的《破陣樂》舞譜。專家說譜中符號暗示某種螺旋舞步,能令人進入冥想狀態。我卻私心相信,那是古人留給末世的錦囊:當所有語言失效時,就讓身體自由舞動。畢竟五千年前蘇美爾人已在陶罐描繪環形群舞,那原始而永恒的姿態,早預言了人類最終的救贖——在廢墟中牽手成圓,以舞步丈量希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昊天藍博士の奇異宇宙
8會員
340內容數
問道牛劍,融會東西方學術精華,以跨文化視野剖析玄學哲思,善於化易道奧義為策略管理之智鑰。歷年遊學並旅居英美澳加中港台泰等地,為跨國企業與頂尖學府提供戰略諮詢,解難決疑。
2025/04/29
重慶江津的深山裡,六千級石階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五十年前私奔的戀人用鶴嘴鋤在絕壁刻下愛情密碼,如今青苔已悄然爬滿石棱。我站在第三千六百級台階,忽見香港中環的半山電梯在記憶深處緩緩升起,鋼鐵蜈蚣在玻璃幕牆間吞吐著西裝草履的工蟻。
Thumbnail
2025/04/29
重慶江津的深山裡,六千級石階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五十年前私奔的戀人用鶴嘴鋤在絕壁刻下愛情密碼,如今青苔已悄然爬滿石棱。我站在第三千六百級台階,忽見香港中環的半山電梯在記憶深處緩緩升起,鋼鐵蜈蚣在玻璃幕牆間吞吐著西裝草履的工蟻。
Thumbnail
2025/04/16
深冬的香港,太平山頂飄起霰粒。細雪撞在維港玻璃幕牆上,碎成萬千晶塵,像銀座酒吧打翻的水晶杯,又似聖保羅大教堂彩繪玻璃迸裂的琉璃星屑。我立在凌霄閣觀景台,看這座慣於吞吐熱帶氣旋的城市,竟被北緯二十三度的雪吻得手足無措。
Thumbnail
2025/04/16
深冬的香港,太平山頂飄起霰粒。細雪撞在維港玻璃幕牆上,碎成萬千晶塵,像銀座酒吧打翻的水晶杯,又似聖保羅大教堂彩繪玻璃迸裂的琉璃星屑。我立在凌霄閣觀景台,看這座慣於吞吐熱帶氣旋的城市,竟被北緯二十三度的雪吻得手足無措。
Thumbnail
2025/04/08
午夜三刻,老式座鐘的銅鎚在玻璃罩裡盪了最後一聲,像安魂彌撒的尾音墜入虛空。我推開琴室木窗,聽得港島北岸的霓虹正與維港波濤合奏一首變調的狂想曲——海風捲碎紅磡碼頭的起重機轟鳴,中環寫字樓的玻璃幕牆將月光折射成散落的詠嘆調,叮叮車軌道摩擦聲裡竟藏著肖邦《降E大調夜曲》的切分音節奏。
Thumbnail
2025/04/08
午夜三刻,老式座鐘的銅鎚在玻璃罩裡盪了最後一聲,像安魂彌撒的尾音墜入虛空。我推開琴室木窗,聽得港島北岸的霓虹正與維港波濤合奏一首變調的狂想曲——海風捲碎紅磡碼頭的起重機轟鳴,中環寫字樓的玻璃幕牆將月光折射成散落的詠嘆調,叮叮車軌道摩擦聲裡竟藏著肖邦《降E大調夜曲》的切分音節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抱著七弦琴訴說遙遠 那些光年以前與之後 你說想要一雙飛鞋 就能跳躍
Thumbnail
你抱著七弦琴訴說遙遠 那些光年以前與之後 你說想要一雙飛鞋 就能跳躍
Thumbnail
某個海頓奏鳴曲被彈到忘譜的 樂句 你的聲音悄悄地...... 悄悄地爬進我耳裡
Thumbnail
某個海頓奏鳴曲被彈到忘譜的 樂句 你的聲音悄悄地...... 悄悄地爬進我耳裡
Thumbnail
榮幸可在藍屋發生這件事情!!!原本只是一個朋友聚聚玩玩音樂吹水吃喝的聚會, 現在卻變成有野學有野聽有野睇的活動了!!!!! 各界人士可隨意WALK-IN, 坐坐, 企企, 聽音樂講音樂, 享受爵士的快樂!!!!!! 日期: 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時間: 晚上7點半 地點: 香港故事館
Thumbnail
榮幸可在藍屋發生這件事情!!!原本只是一個朋友聚聚玩玩音樂吹水吃喝的聚會, 現在卻變成有野學有野聽有野睇的活動了!!!!! 各界人士可隨意WALK-IN, 坐坐, 企企, 聽音樂講音樂, 享受爵士的快樂!!!!!! 日期: 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時間: 晚上7點半 地點: 香港故事館
Thumbnail
如同往年琴鍵依然向著心裡敲擊
Thumbnail
如同往年琴鍵依然向著心裡敲擊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ldvzLuqQE昨天早上錄音鋼琴的部分, 今天早上錄音單簧管(+配鋼琴YT影片)的部分 再用威力導演轉檔上傳到YT (夏川里美)的 淚光閃閃 改編曲 (也是沖繩民謠) 最近「早上清晨」的天氣很涼爽, (像極了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ldvzLuqQE昨天早上錄音鋼琴的部分, 今天早上錄音單簧管(+配鋼琴YT影片)的部分 再用威力導演轉檔上傳到YT (夏川里美)的 淚光閃閃 改編曲 (也是沖繩民謠) 最近「早上清晨」的天氣很涼爽, (像極了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昨日從陽台向外拍了一張相片,午後接近黃昏的陽光。 腦中閃現一段德布西的音樂片段。是那種特別的黃顔色光,無端興發起想找那一段自己都記憶不清的旋律。找了很久都找不着。我後來終於找到,而且是很棒的版本。
Thumbnail
昨日從陽台向外拍了一張相片,午後接近黃昏的陽光。 腦中閃現一段德布西的音樂片段。是那種特別的黃顔色光,無端興發起想找那一段自己都記憶不清的旋律。找了很久都找不着。我後來終於找到,而且是很棒的版本。
Thumbnail
春寒料峭的三月初,總是讓人昏昏欲睡,那種要冷不冷、要熱不熱的天氣,整個人就像要綻放的花朵,卻懶到時間到了,卻還沒綻放,或者說,根本不想綻放。 因為在演藝廳當志工的關係,我經常在值勤之餘,很開心可以學到很多古典音樂或者藝文表演相關的知識,更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到心儀的演奏家和演出團隊,有時候還會
Thumbnail
春寒料峭的三月初,總是讓人昏昏欲睡,那種要冷不冷、要熱不熱的天氣,整個人就像要綻放的花朵,卻懶到時間到了,卻還沒綻放,或者說,根本不想綻放。 因為在演藝廳當志工的關係,我經常在值勤之餘,很開心可以學到很多古典音樂或者藝文表演相關的知識,更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到心儀的演奏家和演出團隊,有時候還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