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選中的我們|從香港,到台灣,我們不能忘記自由的代價
「當時想像警方衝入嚟,就會上演六四屠城翻版。」11.18

書籍封面
2019 年,我大三。那一年,香港正處於動盪的黑海中,等待聲援。
記得那時,校園的公告牆上出現了「連儂牆」。一開始只有幾張便利貼,簡單幾句話,隨著新聞媒體、社群的報導,便利貼如雪片一樣越來越多,直到覆蓋了那整面牆。筆下的一字一句都是台灣人對香港人的聲援及對自由民主的渴望
或許,你還記得當時香港人對我們說的話嗎?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他的黃雨衣成了反送中的符號:梁凌杰
第一位以生命做控訴的抗爭者:「不需任何儀式和墓位,不想留任何東西在香港」
2019年 6月 15日,梁凌杰身穿黃色雨衣,並在鷹架掛上寫有「全面撤回反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月娥下台,Help Hong Kong」的橫幕條。他說:「不需任何儀式和墓位,不想留任何東西在香港。」這句話無比沉重,他知道,只有這麼做,才有可能讓世界看見,讓歷史被留下記錄,喚醒香港人的意識。
《我們的最後進化》:香港不是失敗,而是民主的犧牲
《我們的最後進化》,是一本由21位記者、學生、文字工作者與攝影師所組成的團隊「傘下的人」所共同完成的作品。沒有煽情的文字,沒有政治的立場,唯一有的是一篇篇真實的記錄,配上當時現場的照片,讓人讀起來是如此痛心,而撕裂的情緒找不到出口。裡面有民眾、學生的逃亡、有面對港警黑棍的恐懼、有對抗不公不義的勇氣,也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拉扯與選擇。我想,那場運動是一群人想守住本來就該有的東西——自由、尊嚴,以及說真話的權利。
鄭南榕說:「我主張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
他曾說過:「我不是為了死,而是為了自由而活。」在台灣戒嚴時期,中國國民黨威權統治下,被禁止、被剝奪的言論自由。鄭南榕為了捍衛《自由時代》,以對抗中國國民黨體制和爭取言論自由為志。他認為,言論自由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有了言論自由才有其他自由。而這樣的自由,來得太不容易。我們不能忘,也沒資格忘。
香港人所經歷的,就像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過去;而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也有可能一夕之間變得不再穩固。香港自 2019 年開始,逐漸崩塌,最終在 2024 年《基本法》第 23 條的通過後,言論自由徹底被掐斷。
新聞不再自由、學生不再敢大聲、標語變得危險,一個名字、一首歌,都有可能被定罪。
滅火器主唱楊大正:「當台灣人很辛苦,但我們很驕傲」
我常在想,我還記得多少?我還可以怎麼做?
還記得那場破百萬人的上街行動,街頭上的黃色安全帽、雷射筆、煙霧彈、雨傘嗎?還記得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時,那群人眼中的堅定與不安嗎?我們曾經站在自由的一邊看著香港,想著:「這或許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但事實不斷地在向我們證明,民主自由是需要不斷被守護的!
如果《被時代選中的我們》是香港人民未能成功爭取民主的紀錄;而《我們的最後進化》則是香港人民在失去自由的過程中所寫下的日誌。隨著《基本法》第23條的通過,香港人將逐漸陷入沉默,而世界不再有香港,只有那個被稱為“特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