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

含有「抗戰」共 2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頒布《終戰詔書》,宣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盟軍在東京灣「密蘇里號」上舉行降書簽署儀式。這才是戰爭結束的國際事實。然而,中國大陸卻以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藉此將勝利與自身「正統性」掛鉤。
Thumbnail
你或許對蔣中正的名字耳熟能詳, 但你真的知道這個人,經歷了什麼嗎? 他不只是銅像,也不只是教科書上「國民政府」的那幾個字, 而是一個真正存在過、徹底改變華人命運的人。 今天這篇文,不談神、不談魔,我們只談這個人—— 蔣中正的一生。 【偏鄉少年,從小立志】 他出生在1878年
Thumbnail
抗戰究竟是8年或是14年?作者從法律觀點提供補充說明。
如果《被時代選中的我們》是香港人民未能成功爭取民主的紀錄;而《我們的最後進化》則是香港人民在失去自由的過程中所寫下的日誌。隨著《基本法》第23條的通過,香港人將逐漸陷入沉默,而世界不再有香港,只有那個被稱為“特區”的地方。
Thumbnail
本文描述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成因及克服方法,並分享作者自身經驗,希望能幫助更多人瞭解及走出自律神經失調的陰影。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23
謝謝您的分享❤️
本文探討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合作與對抗,指出合作主要集中在抗戰初期,並分析了雙方各自的政治盤算和戰略考量,以及在此期間雙方與日本之間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寧波二中校歌的由來及其旋律背景,指出校歌的曲調源自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並與抗戰精神的歌詞相結合。校歌不僅是校園文化的象徵,也是歷史的見證,文章還介紹了學校的悠久歷史,及其對於學生精神培養的深遠意義。
Thumbnail
慕風-avatar-img
2024/08/19
哇!好屌,用德國國歌的曲調當校歌。
老安的方格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9
慕風 是啊,不知道德國人發現他們的國歌成了一個中國高中的校歌,會有多驚訝。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醫生,我呼吸不到氧氣」 「小姐不要動喔,會有點痛」 我身上彷彿一個連結站一般,連結了點滴、儀器、以及我無盡無力 「並非是因為被疾病抽取了所有的力,而是對於一切的發生感到悲哀,極致無奈的痛」我並非難過,而是感到徬徨因為正當我認為一切的方向往好轉的地方前進時,當我看到光亮時「迴光返照」難道就是如此嗎?
Thumbnail
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無從選擇,你是出生在堆金砌玉卻無關愛的房子裡或是出生在蓬門蓽戶卻又充滿慈愛的家庭裡,早在今生到來之前就已經注定。每個人生來都帶著一種的原罪,這種原罪跟隨著一種看不見的束縛,但在每個人的前半生,卻又都注定要與這原罪的命運相互牽伴著,無法抽離。六叔母嫁予六叔之前,對於懷萱父母這樣的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