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夠好的工作》這本書時,作者指出,如果你不定義工作,就會讓工作定義你。如果你不為工作設定底線,例如堅持準時下班或其他原則,那別人就會覺得你可以無條件加班,或放假時也能處理工作的事。
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工作,我覺得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也都通用。在感情中,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能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那你的情人就會替你決定——決定你的穿著、你的生活,甚至是你的一切。又或者在友情當中,別人只把你當工具人,這些問題的根源都是因為你沒有定義自己,沒有原則,不知道哪些事情該拒絕。以我自身的經歷來說,在感情方面,我真的是沒有原則到不行。對方可能對我沒興趣,回訊息很慢,我明明不喜歡這樣,但為了維持這段關係,我還是繼續保持聯繫。結果,我成了別人的備胎,而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我能幫自己設好原則、定義好自己,那麼在工作中遇到這種待遇都知道要趕快逃離,為什麼在感情上卻總是想不明白呢?反觀在工作上,我倒是人間清醒。網路上常開玩笑說「00後整頓職場」,可能因為年紀接近,性格上也多少有點相似(不過對我來說,00後還是比較厲害)。我的主管不管你下班了沒,訊息只要稍微晚回一點,電話就會立刻打來。還好我一開始就堅守原則,一方面也研究了一點勞基法(這真的很重要,大家都應該了解),對於這種行為,我就大膽地選擇不回應。
要妥善定義自己,其實還是得足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能接受什麼。更重要的是,不對他人感到愧疚,不討好、不迎合,也不該為了維持關係而不計代價。在定義自己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在建立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