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日記|無聲勝有聲】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其實,在所有的音波中,最療癒的聲音居然是靜默,也就是中國人說的『盡在不言中』、或『無聲勝有聲』。在瑜珈中,最高階的聲音也是『靜』。在靜甯中其實不是完全的死寂,而還有很多自己內在的聲音,以及細碎的外在的聲音。就像『空無』並不是真正的零,凡是皆無,而是很多事情、頻率和能量還未被顯化前的狀態。


只是,現代人太忙,即便是耳朵也沒一刻停歇。難得耳朵清靜點,也會無所適從,甚至體會不出靜中之美、靜的玄妙之處。


要能對比出安靜,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連串的音波之後,嘎然而止,聲波還在空間迴盪,但耳朵能聽到的音量卻愈來愈小,以至於無。不過,身體內還泛著振動,一波波像是浪潮一樣地在體內震盪。這時出現身體與耳朵的頻率的反差,讓我們的感受更深,也容易激化出不一樣的想法、感覺。


而且,耳朵在覺受音樂與安靜這兩個相反的聲音歷程後,心裡會出現更沉靜、更放鬆的內在旅程。這是千金難買的經驗。有的人會在這時進入似睡非睡的狀態,有人放鬆到感覺飄在宇宙空間中,有人覺得身體緊繃的地方被解開了……不一而足。但若是保持身體放鬆的狀態時,這個短暫的寂靜是非常可貴的靜止、靜心與凝靜狀態,造成身體更放鬆、心情更平靜。」


— 《聲音療癒練習》


/


這段話,讓我想起了音樂演奏之中的留白與呼吸。


記得小時候上鋼琴課時,老師都會特別和我強調有些樂句之間的呼吸。


那個呼吸,和一般平常的呼吸不太一樣(一時之間有點難形容)。比較像是我們在說一個故事時,會有起承轉合,而當要進入到下一個段落前,會有短暫的靜止(凝神不動),接著才又用一個明顯的呼吸開啟新的樂句。


那時候還不是非常明白其中的意義,只覺得自己好像只是依樣畫葫蘆,模仿老師的動作與神情。


一直到後來才慢慢地領悟到,留白的安靜所帶來的張力與魅力。


/


無聲,是醞釀、是休憩、是讓餘韻得以迴盪的空間。如果在所有的時間都塞滿了聲音,就好像不斷地被無形聲波轟炸,反而沒辦法讓人放鬆。


這在頌缽時也曾讓我有深刻的體驗。當時和同學一起練習敲團缽時,我們總擔心聲音很快會消逝,於是敲得十分密集,結果躺著的同學後來給了很驚恐又中肯的回饋-「剛剛那個音場好可怕」XD。


想給的太多,抑或是漲滿聲音的空間,對接受者而言,反而是種負擔。


好微妙呀,這不論是在頌缽、音樂、還是「給予」的心態,概念都是相似的。


(舊文整理轉載,記錄於2022年4月9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煦煦如聲|聲音療癒.身心探索
4會員
57內容數
記錄分享頌缽、身心探索筆記,包含個人體驗、上課進修、閱讀心得,還有生活中的札記體悟。
2025/03/28
這陣子因某些議題時不時陷入覺得自己亂糟糟的低落狀態,但今天因客人的暖心及真誠回饋,似乎有了更多的勇氣與動力。 也突然讓我發現,不只是客人會抱持著期待,連我自己,是不是也對對方抱有既定期待呢? 期待很正常,也激勵著自己持續調整修正,但過度期待,容易放大了挫敗的感受,或看不清事件的真相;
2025/03/28
這陣子因某些議題時不時陷入覺得自己亂糟糟的低落狀態,但今天因客人的暖心及真誠回饋,似乎有了更多的勇氣與動力。 也突然讓我發現,不只是客人會抱持著期待,連我自己,是不是也對對方抱有既定期待呢? 期待很正常,也激勵著自己持續調整修正,但過度期待,容易放大了挫敗的感受,或看不清事件的真相;
2025/03/28
「走過來的路上,發現四周沒那麼多高樓,瞬間有種搭一下下火車就能來到不那麼都市的地方的感覺⋯⋯在市區捷運都很近很方便,也很少有機會這樣走走路曬曬太陽。」 飛飛來工作室的那天,這段話其實讓我十分深刻。(我用字描述可能沒那麼精準,但大概是這個意思) 怎麼說呢?大概是因為平常如果朋友來拜訪,
2025/03/28
「走過來的路上,發現四周沒那麼多高樓,瞬間有種搭一下下火車就能來到不那麼都市的地方的感覺⋯⋯在市區捷運都很近很方便,也很少有機會這樣走走路曬曬太陽。」 飛飛來工作室的那天,這段話其實讓我十分深刻。(我用字描述可能沒那麼精準,但大概是這個意思) 怎麼說呢?大概是因為平常如果朋友來拜訪,
2025/03/28
參加了一場泛音詠唱的表演,整場我幾乎大多時間都閉著眼睛聆聽,彷彿透過聲音去到了不同地方。 關掉了視覺的感官,聲音有時候會出現不同的形狀和畫面。當專注在「個人」的聲音時,某些聲音就像一個具有彈性的圓,一圈又一圈;而當加入了其他人的聲調,就延展成了更大的畫面,其中有一段,我浮現了河邊的畫面
Thumbnail
2025/03/28
參加了一場泛音詠唱的表演,整場我幾乎大多時間都閉著眼睛聆聽,彷彿透過聲音去到了不同地方。 關掉了視覺的感官,聲音有時候會出現不同的形狀和畫面。當專注在「個人」的聲音時,某些聲音就像一個具有彈性的圓,一圈又一圈;而當加入了其他人的聲調,就延展成了更大的畫面,其中有一段,我浮現了河邊的畫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世人哪,你們每天側耳聽而不聞,張口說而無聲,更不願接受任何和解,硬著頸項,至死方休。我們的世界已經變成何個模樣?
Thumbnail
世人哪,你們每天側耳聽而不聞,張口說而無聲,更不願接受任何和解,硬著頸項,至死方休。我們的世界已經變成何個模樣?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又繁忙的日常裡,是不是經常覺得無法喘息呢?有些人透過運動來排解煩悶,也有些人透過閱讀來逃避現實,還有一些人透過音樂,為自己打造一處將內心安放之地,在音符流動的時間裡靜靜尋找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又繁忙的日常裡,是不是經常覺得無法喘息呢?有些人透過運動來排解煩悶,也有些人透過閱讀來逃避現實,還有一些人透過音樂,為自己打造一處將內心安放之地,在音符流動的時間裡靜靜尋找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在這樣變動的時代裡,我們聽見了人們渴望自我成長,卻也需要放緩身心壓力的聲音;帶著這樣的了解與企圖,我們開始企劃、製作了一系列以水晶靈動的音符傳遞美好、和諧生活的「清音樂」,並熱切期待著要以這股「清流」,為每個有所追求的心靈,綻放出朵朵清麗的出水芙蓉。
Thumbnail
在這樣變動的時代裡,我們聽見了人們渴望自我成長,卻也需要放緩身心壓力的聲音;帶著這樣的了解與企圖,我們開始企劃、製作了一系列以水晶靈動的音符傳遞美好、和諧生活的「清音樂」,並熱切期待著要以這股「清流」,為每個有所追求的心靈,綻放出朵朵清麗的出水芙蓉。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經常尋找各種方式以緩解壓力和焦慮。有些人選擇運動,有些人則轉向藝術或音樂。但你有沒有想過,單純的聲音也能帶來深層的放鬆和治療呢?這不是關於任何聲音,而是特定的、能夠與我們內在頻率共鳴的聲音——頌缽音浴。這項古老的治療方式源自喜馬拉雅,已經被證實能夠提升身心健康。本文將引領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經常尋找各種方式以緩解壓力和焦慮。有些人選擇運動,有些人則轉向藝術或音樂。但你有沒有想過,單純的聲音也能帶來深層的放鬆和治療呢?這不是關於任何聲音,而是特定的、能夠與我們內在頻率共鳴的聲音——頌缽音浴。這項古老的治療方式源自喜馬拉雅,已經被證實能夠提升身心健康。本文將引領
Thumbnail
日子雜念亂章序 若明瞭美麗無處藏 眼耳鼻舌身意識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揭萬象 善用耳聆聽清淨心 持靜心望向光明♡ 繼上一篇〔鼓|心之顫動〕 我熱愛鼓及各種鼓聲意境 |空靈鼓| 是結合音樂的鼓聲 清亮而優雅的打擊樂音 醒了腦也喜樂心♡ https://www.youtube
Thumbnail
日子雜念亂章序 若明瞭美麗無處藏 眼耳鼻舌身意識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揭萬象 善用耳聆聽清淨心 持靜心望向光明♡ 繼上一篇〔鼓|心之顫動〕 我熱愛鼓及各種鼓聲意境 |空靈鼓| 是結合音樂的鼓聲 清亮而優雅的打擊樂音 醒了腦也喜樂心♡ https://www.youtube
Thumbnail
在21世紀,頌缽已經成為聲音按摩、聲音治療和平衡脈輪、瑜伽等場合,深受人們喜愛的特殊樂器。有人說,當頌缽靠近人體時,體內最細小的原子也會隨著頌缽的音波震動而變化,包括我們的意念思維。
Thumbnail
在21世紀,頌缽已經成為聲音按摩、聲音治療和平衡脈輪、瑜伽等場合,深受人們喜愛的特殊樂器。有人說,當頌缽靠近人體時,體內最細小的原子也會隨著頌缽的音波震動而變化,包括我們的意念思維。
Thumbnail
窗外的鳥鳴聲不絕於耳 ......靜靜地聽著 與敲擊著的鍵盤聲合奏成單音組和絃 呼吸與鳥鳴其實都在 因太理所當然而忽視了現在 鳥鳴聲突然聽不到而尋伺著 當再出現鳥鳴聲又靜靜地聽著 呼吸也不見了 鳥鳴聲現近於窗台外對語 回顧 似有覺察的一絲明朗釋懷 也有沉沉的一點不解默然 當下
Thumbnail
窗外的鳥鳴聲不絕於耳 ......靜靜地聽著 與敲擊著的鍵盤聲合奏成單音組和絃 呼吸與鳥鳴其實都在 因太理所當然而忽視了現在 鳥鳴聲突然聽不到而尋伺著 當再出現鳥鳴聲又靜靜地聽著 呼吸也不見了 鳥鳴聲現近於窗台外對語 回顧 似有覺察的一絲明朗釋懷 也有沉沉的一點不解默然 當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