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要寫這篇的時候,毛衣一直在門邊喵喵叫,他想要去後院玩。
而我在邊打字邊吃早餐,跟他說:你等我吃完好不好?
毛衣在後院悠(巡)晃(邏)了半小時,我也在外頭動動身體了半小時,他進屋裡後就不叫了。
2020年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一年,在疫情中我搬到德州開始在喜歡的領域工作,透過以前研究所教授牽線,認識了一位來自印度、之後會來美國讀書的朋友Ahana ,在實驗室受大學姊Lisa照顧,在社區和老爺爺的孫子成為朋友,還有領養了Maui。
當時我是才入職五個月的菜鳥,但因為疫情,那五個月漫長的像一世紀。記得和朋友視訊,我還說可以一直待在家好像蠻好的,可以做很多事,但等到下一次視訊時,我已經懂了朋友說被關在家裡的焦慮和憂鬱。
在實驗室,大家都戴著口罩,鮮少說話,也看不見對方的臉。
在家,我幾乎不說話,每天的生活一直循環重複,和家人視訊時,一半以上都在抱怨。
忘記是因為什麼讓我開始有養貓的念頭,百分之九九應該是因為之前住在南卡羅萊州叔叔家時,認識一隻我最愛的貓Ariel(後來我也把車子取名Ariel)
在思考養貓這件事,早上蹲馬桶時,我一直看見一隻貓在我面前走來走去,陪我。
我看了youtube和各種新手養貓的文章,終於在九月的第一個禮拜六,戴上口罩去寵物店採買了一大堆東西,回家在廁所裝好貓砂盆後,帶著一條毯子去收容所。
那天下午收容所有好多人在外面排隊,後來發現那些人都是來看狗的,員工一聽到我是來看貓,直接帶我進去走到最裡面的房間。
長條形的房間有一面牆都是籠子,另一面牆是玻璃(讓外面的人可以看見裡面的人在幹嘛),我走進去後,毛衣的籠子就在我正前方,員工把他抱出來,我想:這貓也太大了吧!一問發現人家才剛結紮完,五個月大而已。
員工說,這隻貓是Climber,所以家裡要有跳台給他爬會比較好。
他問我要不要抱抱看,我說好呀,但當時我不會抱貓,Maui一下就爬到我的肩膀上,我舉著手臂動也不敢動。
他教我一隻手托屁股,另一隻手把他壓在身上,這樣他比較不會亂跑。
我照做後,看著毛衣的後腦勺,問了句:他看起來喜歡我嗎?
志工:應該喜歡吧,都給妳抱了。
我:好,那就是他了。
跟我說明了注意事項,收容所送了包乾飼料,說可以在七天內去免費看獸醫,要把Maui放進去箱子前,我從包裡拿出那條毛毯,墊在箱子裡。
付了25美元,填了線上表單,櫃臺好像連駕照也沒看,只確認我滿25歲,就讓我拎著箱子走了。
開回家的那段路,我每天上下班都在開,很熟,所以還能撥空偷看在副駕駛座狂叫的Maui。
到家後,我跟Maui先一起在廁所待著,因為看到許多文章說,貓咪剛到新環境會緊張,建議先從小空間開始熟悉。他一直叫一直叫,踩在我腿上任我摸,不過十分鐘,他就決定要出廁所了。
Maui叫一叫聽起來很像毛衣,於是他的中文名就是毛衣了。
我後來才知道海洋奇緣裡巨石強森配音的半神,叫Maui,Maui也是夏威夷一座島的名字(2024年終於去茂宜島朝聖,但我叫他毛衣島)。
毛衣點亮了我的生活,在養他之前,就決定之後要訓練我的貓貓出去散步,而如此大膽好奇的他,帶著我在疫情期間出去看世界。
毛衣喜歡待在我身邊,但不喜歡太靠近,最多只給我抱緊大概一分鐘(?),卻會在我不省人事(睡覺)時踩在我腿上做麵包(踏踏)、或是靠著我的腳睡覺。
他的確愛爬高,樹啊、櫃子啊、門上、衣櫥架子都爬過。超級優雅,會自己避開桌上和櫃子上擺的東西。
喜歡用我用過的,領養他時買給他的床有兩年都沒睡過,直到我拿來當看電視時坐的屁墊,他才終於想起這個床的存在。
某一天忽然就喜歡被拍屁屁、某一天忽然就不叫我起床了,他以光速般成長,現在是隻踏在我胸上會讓我窒息的巨貓。
我無法說明我有多愛他,他是我的歸屬,而當他對我緩慢眨眼時,我知道我也是他的。
曾經看到的那個陪我蹲馬桶的貓影子,謝謝你帶毛衣來到我身邊。
我在寫這篇的時候,一直跑去煩躺在沙發上的毛衣、聞聞他,他一臉嫌棄但是也沒閃,只是默默清理被我聞過的地方,然後繼續睡覺。
而他躺著的沙發上,就蓋著當初帶去收容所的那條毛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