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盡柑來遇見你》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韓國最大的離島—濟州島,透過打動人心的劇情與充滿懷舊氛圍的主題,成功吸引大眾關注,討論熱度持續攀升。但除了感人的故事之外,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編劇與導演在認真講好故事的同時,也用心地呈現了濟州島獨特的人文與地理特色。若您尚未察覺,不妨透過我的文字一起來體會。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斟酌觀看
濟州島的「三多」
過去,濟州島又被稱為「三多島」(삼다도),意指「風多、石多、女人多」。
風多

濟州島四周無高山屏障,長年受強勁海風吹襲。此外,濟州位於颱風帶,每當颱風季來臨,漁民無法出海,影響生計,甚至可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因此,濟州島民對於颱風總是嚴陣以待。
石多

濟州島是由火山活動形成的火山島,島上遍布玄武岩與火山石,因此當地的傳統家屋與本島的韓屋有很大不同。本島的韓屋主要以木材建造,而濟州島本地的林木資源較少,加上為了抵擋強風,當地人就地取材,以石頭搭建房屋。這些石頭建築在劇中隨處可見。
女人多

由於早期濟州島的男性多從事漁業,經常出遠洋甚至遇險,導致男性平均壽命較短,女性人口長期多於男性,最顛峰時,女性人口數曾比男性多出 20%。這點在劇中也能窺見一二,無論是梁寬植還是吳愛純,家中最大的長輩都是祖母,男性長者的身影較為稀少。不過,自 2008 年起,濟州島的男女比例已趨於平衡。
濟州島的「新三多」
現在若以觀光客身份來到濟州島,您還會發現濟州島已經有了「新三多」。
橘子多

1960 年代,韓國政府推動糧食增產政策,發現濟州島的風土適合種植柑橘,於是鼓勵島民種植。直至今日,韓國市場上超過九成的橘子來自濟州島,其中最知名的品種便是頭頂凸凸的「漢拏峰」(한라봉)。產季時,許多餐廳和民宿門口常擺滿柑橘,供人隨意取用,而遊客也幾乎都會購買橘子相關的紀念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苦盡柑來遇見你》的原名《폭싹 속았수다》是濟州方言,意為「辛苦了」,而台灣譯名補捉了濟州島盛產橘子的地方特色,譯為「苦盡“柑”來」。
石頭爺爺多

這些遍佈濟州島的石像,就是劇中吳愛純一開始說,與其跟梁寬植在一起,不如跟「石頭爺爺」(돌하르방)一起生活的石頭爺爺。

據考古推測,它們最早出現在朝鮮時代中期,主要用來驅邪、守護村莊。如今,無論是明信片、紀念品還是巧克力包裝,都能見到石頭爺爺的身影,成為濟州島最具代表性的符號。
中國人多

濟州島是韓國唯一對中國免簽的地區,吸引大量中國觀光客。此外,韓國相對寬鬆的投資移民政策也讓許多中國人選擇來此定居或進行商業活動。我在釜山 long stay 時認識了一位來自重慶的朋友,他到濟州島旅遊後的感想是:「早就聽說濟州島的中國人多,但沒想到竟然這麼多!」
濟州島的「三無」
濟州島除了有「三多島」的別稱,同時也被稱為「三無島」(삼무도),意指「無賊、無門、無乞丐」。
無賊

寬植的媽媽在劇中到釜山找兒子時,提到了濟州島的第一無:「無賊」。過去,濟州島社會單純且封閉,島民彼此熟識且信任,加上對外交通不便,竊賊幾乎無所遁形,因此偷盜事件極為罕見。
無門

在劇中,愛純家門口不斷入鏡的三根橫木,應該讓觀眾印象深刻吧!
由於沒有偷盜的顧慮,自然也就不需要大門了,早期的濟州島,人們會用名為「正欄」(정낭)的三根橫木來取代大門,同時表示家中狀況:
- 三根橫木掛起:主人出遠門,長時間不在。
- 掛上兩根,垂放一根:主人晚些時候回來。
- 掛上一根,垂放兩根:主人短暫外出,馬上回來。
- 三根都垂放:主人在家,歡迎來訪。
如今,在濟州島的民俗村及許多特色民房、民宿與店家,仍能看到這種傳統設計。
無乞丐

濟州島的傳統社會以農漁業為生,只要有勞動能力,即使生活艱辛,也能靠採集維生。同時,因資源缺乏的關係,濟州島民之間發展出深刻的互助文化,例如喪夫的海女們住在一起相互照應,年輕力壯者供養無法工作的長者,鄰里共同照顧孤兒等。因此,即使貧困,也不會有人流落街頭乞討。這種互助精神,在《苦盡柑來遇見你》與《我們的藍調時光》中皆有所呈現。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濟州島的生活方式雖然已經改變,但《苦盡柑來遇見你》透過細膩的台詞與畫面,悄悄地呈現了濟州島過去獨特的「三多、三無」文化。
最後,順帶一提,韓國最受歡迎的礦泉水品牌「三多水」(삼다수)正是來自濟州島,而 主演《苦盡柑來遇見你》的IU 也曾擔任該品牌的代言人,也算是一個有趣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