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行啊!在社群發文,又不是在參加作文筆試
想練好寫作,就要發文。
寫不好還 po 文甚至是「必須的」,只要後面持續進步,就行了。
先咬牙貼出不怎樣的破爛貼文,再持續更新、成長,才是邁向強大的進步之路。
停在原地追求完美,然後拒不更新,就只是出一張嘴的拖延主義。
▋堅持品質 vs 光說不練
每個人都能宣稱自己眼光超高、計畫嚴密,所以寫一篇文必須磨。
但問題是,遲遲沒動作的人,眼光也很高、計畫也要完美周詳呀!
那這樣,「堅持品質」和「光說不練」有什麼差別?
不管什麼差別,結局都一樣:沒發文。
創作者賽局的規矩是這樣的:創作者必須是「在創作的人」,不能是高眼光卻不創作的人。
不執行而堅持「偶包」,就像在腦中反覆演練姿勢優美,卻根本不會騎車的人,只是幻想自己「有在練」。
寫作和腳踏車一樣,想進步就必須實際練習,實際練習就是「下去做」,一步一步往前踏。
既然是練習,剛開始肯定會爛爛的、肯定不滿意呀。
▋缺乏數據驗證的評價,沒有參考價值
「覺得作品爛」本身其實是個邏輯矛盾 —— 很爛,誰說的?
在社群發文又不是參加考試。你的觀眾是讀者群,不是打分數的評審老師,更不是你自己。
內容價值到底是好是壞?在確實發文之前,沒人知道。
價值高低是讀者決定的,不是作者自認。
在臉書有個標點符號亂用、貼文幾乎拼貼文字的創作者這樣寫:
→ 「各位...檳友...你好...」
每篇文都這種風格。
它是粉專「財哥專業檳榔攤」,有 14 萬粉絲、700 多則好評,受到各大媒體報導。
這樣的經營成績和文字辨識度,你會說他沒價值、沒資格發文?
不會吧。
換個角度來說,這種凌亂文字拼湊都能發了,你還怕寫不過人家?
➤ 覺得寫很爛,所以不發文的矛盾陷阱:
• 堅持品質才發文 →
• 品質怎麼看?用數據看 →
• 數據怎樣?不知道。因為沒發文就沒數據 →
• 那為什麼還不發文?因為要堅持高品質才發⋯⋯
就這樣,永遠卡關。
▋不敢發,就沒有千萬暢銷書
有本書叫《幹!管它的》,英文標題就放個 F 開頭髒話,賣破 1,600 萬本。
(不管賣什麼東西,你只要賣 1,600 萬份就財富自由了)
這本書是作者 Mark Manson 在自己部落格充滿挑釁、無心插柳寫的一篇爭議文。
連他自己都沒料到,冠上髒話的發文竟然流量爆炸,再出版成全球暢銷的「勵志書」。
這本書被犀利讀者的 1 星負評寫說:「根本打烊後的酒吧醉漢在教人怎樣面對生命。」
想不到,這正是 Mark Manson 追求的寫作氛圍,這則也是作者覺得最精準的評論。
數位寫作權威 Nicolas Cole 說:「不發文,我不會知道一哪篇文會表現好。你也不會知道。」
不發文,就沒數據來判斷好壞;
不發文,你猜得贏這些寫作大神嗎?
▋只有好作品才發文?等於打臉所有創作強者
創作的贏家不是空降出現,他們都有「進步軌跡」。
這道進步「軌跡」甚至才是強者之所以強的原因。
➤ 錯誤的寫作心態:
• 內容 1 – 表現爛
• 內容 2 – 表現爛
• 內容 3 – 表現亮眼
結論 → 內容 1、2 是爛貨敗筆,一開始就不該存在這世界 ❌
正確寫作心態:
• 內容 1 – 表現爛
• 內容 2 – 表現爛
• 內容 3 – 表現亮眼
結論 → 我不知道 123 誰好,但正因為有了 1、2 嘗試,我才掌握 3 的價值 ⭕
拜託,連最強文案權威 Joe Sugarman 都說:「成功,來自巨量的失敗嘗試。」
連頂尖作家歷經失敗,想跳過 1 和 2 直接「真空發文」打敗大神?最好有這麼神啦。
▋持續發文,並不是持續亂寫的免死金牌
堅持發文並不是說「這樣喔!那每篇文都來寫爛、亂發吧~」
練習寫作、趕緊發文的重點,是收集數據、洞察讀者喜好。
得到情報、掌握讀者反應之後,就是持續創作練習了。
➤ 流量最高的 3C 科技頻道《MKBHD》
他在最早上傳的影片裡還是個小朋友,內容是和 3C 完全無關的高爾夫揮竿練習。
現在,他是伊隆 · 馬斯克、馬克 · 祖克柏、蘋果公司新產品的指定開箱評測家。
➤ 3.73 億訂閱的 YouTube 最強頻道《MrBeast》
倒回 10 年前,頻道裡全是他小屁孩時期聊電動的小廢片。
但其中大爆炸的一支影片叫「給 5 年後的我」。
內容是 8,726 訂閱、還是高中生的 MrBeast 對著鏡頭祈禱:「拜託拜託,5 年後的你一定要破百萬訂閱喔。」
就因為這樣的「軌跡」,9 年前拍好的影片,觀看數飆到 1.3 億。
因為回去觀看這支「菜鳥影片」的人,都是看到他成為頂尖創作者回來朝聖的觀眾。
他的內容價值,本身就包含隨時間進步的成長軌跡。
進步,就代表要先有不滿意的作品,再出佳作。
▋貼文寫爛,還能發出來嗎?
能啊!發出來,然後持續進步,這才是正確路線。
我在直播寫作課的時候,秀出好幾年前連 20 個讚都不到的貼文。
如果你問我:「對那時候作品滿不滿意?」
當然超不滿意呀!
但我如果那時候因為這樣不發文,後面怎麼可能進步、怎可能累積成果?
在社群發文不是參加語文考試,你不是來考高分的,你是來持續創造價值的。
持續發文,就對了。